1909年,陈榘珍带领清兵入藏,藏官彭措见他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位藏族少女,小心试探:“君若喜欢,可赠于君相伴”。陈榘珍大喜,次日就收到了一个美妾。
后来,陈榘珍更是和这位美妾的爱情传为一段佳话,只是却还是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
“我做了一个梦,怕是活不久了,不能再陪伴你左右了,我走后你要好好……”
西原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而一旁的陈榘珍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放声大哭。
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陈榘珍和西原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清朝宣统元年,驻藏大臣联豫与帮办大臣温宗尧为了防止英国和俄国干涉西藏事务进行了西藏改革,然而百密仍有一疏,英俄两国还是“趁虚而入”,打乱了联豫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西藏写信请求清政府援助,1909年,陈榘珍奉命随同顺治皇帝的表兄弟钟颖带领数名清兵入藏。
也是因为这个契机再加上后来发生的藏政大乱,陈榘珍才有了后面的际遇。
为了平叛藏乱,陈榘珍率领一众清兵驻扎在西藏的工布江达,而当时此地的官员正是彭措。
陈榘珍是满族人,又是刚抵达西藏不久,所以在生活习性上面还不是很熟悉,而彭措作为当地的“东道主”,自然是要稍微尽一下地主之谊的。
1909年的一天,彭措看着远道而来帮助自己的陈榘珍,决定好好招待这位清朝的官员。
对于彭措的邀请和款待,陈榘珍自然是十分开心,在收到邀请之后,陈榘珍便欣然应允,并带着自己的一些随从前往。
宴会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很显然,陈榘珍是第一次参加藏族的宴会,他被藏族人民的生活震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宴会上,很多落落大方的姑娘跳着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她们所跳的舞蹈优雅又不失任性、张力,这是陈榘珍在满族姑娘身上从未见到的。
其中一位藏族少女应该是当天的“众星捧月”,看着活力四射的藏族少女,陈榘珍不由自主的夸赞了两句:“这样充满活力的女子在我们那里是很少见的。”
因为清朝的一些规矩,所以满族的很多姑娘都是比较重礼仪,毕竟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满族的一些大家闺秀因此显得很是拘束,虽然各有千秋,但是陈榘珍还是被震惊到了,看着他满脸的赞赏之色,彭措脑海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彭措看了一眼被陈榘珍夸赞的藏族少女,然后小心翼翼地开口试探道:“君若喜欢,可赠于君相伴。”
听到这句话陈榘珍很是诧异,他只是夸赞了一句,没想到竟换来彭措这句话,当即不知是接受还是该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没有英雄不爱美人,陈榘珍再次看了那位姑娘一眼,眼中的欣喜是做不得假的,虽然没有明说同意,但是也没有开口拒绝。
看着陈榘珍的反应,彭措心中暗暗有了思量,他连忙招手示意那个藏族少女上前,看到少女的容颜,陈榘珍再次惊为天人。
那少女浑身散发着生命力,不同于满族的一些大家闺秀,她的肌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不是特别白皙却十分细腻有光泽。
“此女是我的侄女,名叫西原。”
西原看了陈榘珍一眼,那眼中似有崇敬佩服之意,看着眼前的女子,陈榘珍自然是开心的,所以在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陈榘珍就收到了一位美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陈榘珍只是被西原身上的鲜活和美丽所惊艳,要说爱情是谈不上的,更何况当时的陈榘珍已经有了妻子,只是后来在西藏期间,陈榘珍渐渐认识了不一样的西原。
西原胆大心细、聪明果敢、坚韧不拔却又温柔体贴,终是西原身上众多的闪光点打动了陈榘珍,陈榘珍心中开始对西原刮目相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后来陈榘珍甚至在平定叛乱的时候都会贴身带着西原,他们二人一起“征战”,从那个时候起,西原便不再是一个妾侍,而是陈榘珍出生入死的伴侣。
只是人有旦夕祸福,西原当时不幸感染了荨麻疹,因为当时医术落后,西原最终没能扛过,卧床数天之后带着不舍离世。
后来,陈榘珍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湘西王,可心中却始终记挂着西原,这似乎成为了他后半生的执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