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黄克俭 1 ,邳莹 2 ,戴争鸣 3 ,刘克稳 1 ,黄丁诚 2

(1.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2.湖北省防雷中心,湖北;3.武汉强宝科技有限公司)

全文发表在《电子设计工程》2024.4

摘要: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为主要保护元件的电涌保护器(SPD)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为提高狭窄或孤立区域的低压配电线路雷电防护能力,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电源 SPD。该产品利用现行各非线性元件的特点,采用多器件、多通道组合成的一体化拓朴电路,分别对雷电进行有序吸收与释放,以达到工作稳定、通流量大、残压低的性能。该产品残压与通流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Uc为 385、420 V 的SPD,其残压分别下降百分之三十以上和百分之四十以上,最大通流能力可达110 kA。

关键词:电涌保护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低残压;有序吸收与释放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中,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应用最多[1- 7] 。采用压敏电压过低的MOV ,影响其工作的稳定性,采用压敏电压较高的MOV,又会对 SPD 的电压保护水平产生影响[8]。因此,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一般采用多级电源 SPD 防护,各级之间需满足一定的距离要求[9-14]。然而,对于狭窄或孤立区域的低压配电线路防护(如移动基站、高山或孤岛雷达或气象站等)无法设置多级 SPD,且这些地方一般多为雷电活动频繁区域。单独设置一级SPD 无法同时满足通流量大、残压低且响应时间快的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工作稳定、通流量大且残压低的高性能电源 SPD,以满足狭窄或孤立区域的电源系统防护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界中的雷电不可能消失

人类对技术进步的向往和冲动也不可能终止

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威胁

只能靠技术的继续进步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