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牌广告大家都知道,往往是一张大幅的海报,上面展示产品图/使用场景图,再附上一些文案,起到一个广告宣传的作用。

最近却刷到一个白酒广告闹了个乌龙,硬生生在静态的公交站牌广告的基础上,整出了一部连续剧。

太阳晒炸站牌玻璃

引发白酒被盗乌龙

事情是这样的:

有酒类品牌在菏泽市公交站投放了广告。与多数纯海报形式的广告不同,这则广告把站牌当成了产品的展示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近一些可以看到,透明玻璃隔起来的空间里,整整齐齐地陈列了三排样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234565850

有人说这广告打得挺有意思。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当你远远看到几排白酒的时候,会不会好奇心上涌,想要多看一眼?品牌所期待的曝光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然,光是多看一眼没啥稀奇。最关键的是,易碎的玻璃罩子,总计预估上千元的白酒,没有店员值守的公交站牌,这些环境因素叠加在一起,总是引人遐想的。

于是,不出意外的,公交站牌的玻璃罩子碎掉了,里面的白酒也不知所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辣评:已经被0元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白酒到底去哪儿了呢?

官方很快出面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没有被偷。但是玻璃被太阳晒炸了。

高情商:玻璃炸了;低情商:太阳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还澄清了另外一件事情:玻璃瓶里面装的不是白酒,而是蒸馏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网友分享的图片来看,玻璃罩子上一开始还贴有提示,瓶子里的确是蒸馏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到现在,瓶子里面装的是真酒还是假酒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凭借似真似假的白酒样品,这则广告顺利地让产品成为事件营销的主角,给围观者带来了有趣的谈资。

那些“危险”的户外广告

让人蠢蠢欲动又吸睛

这则白酒广告的玩法,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类似的广告。

去年在各大社交平台,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上海地铁拉手上的零食广告。

从网友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拉手的透明盒里面装了小零食,盒子打开的缝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把零食拿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大家对拉手广告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这个广告在透明盒子里面放零食,本身就制造了一种唾手可得的诱惑力,再加上乘客发现扶手可以打开的意外所得,直接把广告的讨论度上升了一个层次。

网友们纷纷好奇,这拉手里面的零食,到底能不能拿回家吃?要是不拿的话,零食就在里面放着不会过期吗?要是拿的话,拉手被弄坏了可怎么办?

品牌官方于是给出了回应:原本扶手设计是无法被打开的,制作的时候还特地进行了扶手加固。但如果意外打开了,那就把新鲜零食带回家,发篇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则大方的回应,像是在热情地分享自家的产品,也为品牌圈了一波粉。但没想到,正是这则回应,促使一部分乘客效仿,打开拉手获取零食。也许是发现了其中的公关安全隐患,品牌急转口风,将笔记内容修改为了“不建议接触或打开装置,可能将影响地铁相关运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举也引发争议。原本这是一次很好的营销机会,品牌借助这则广告扩大了知名度,最初的声明也塑造了一种乐于分享的人设,不少受众也因此对产品产生了购买欲望。然而,由于品牌方忽略了打开扶手这一举动所伴随的风险,导致部分乘客误解并且效仿这样的行为,二次修改回应虽然避免了对地铁运作的影响,但迅速调整的立场也让受众感到不满,直接削弱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我看来,这些把产品直接安置在户外广告中的设计,与其说是在考验人性,不如说是埋下了伏笔,一个可以包装成营销事件的伏笔,抑或是,一个危机事件的伏笔。

像是拉手里的零食,据说这样的广告投放到后期,拉手里的零食会越变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财大气粗的品牌而言,“0元购”也许是其次,毕竟要是因为这种事情上了趣闻,对于品牌而言无疑是一次扩大化的宣传。

只是其中也伴随着一些可以预见的风险,比如,可怜的公共设施会不会跟着遭殃,以及会不会带来某些食品安全问题?

说到最后:

回归创意本身,这些广告其实带来了共同的启示:当打破广告原有的框架以后,创意便走向海阔天空。

那些被认为应当摆在橱窗里的产品,有一天也可以闯入户外,成为广告内容表达的一部分。

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受众”,而是可以亲身参与同媒介装置的互动。

另外一个,懂得在广告中留下诱发点,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特别是面对那些注意力资源被手机里的各种社交媒体,以及各种待办事项挤占的路人,总要给出一些,能让他/她们在广告牌上,多停留一眼的理由。

作者 | 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