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铃锦 编辑/赵乾坤)半年前,凭借“花式”宠游客,有着“冰城”之称的中国最北省会哈尔滨成为开年以来中国首个“网红”城市。刚过去不久的那个冬日里,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以独具特色的冰雪资源和好客之道的点燃了“南方小土豆”们的出行热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们双向奔赴,共同谱写着一首婉转悠扬的冬日恋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于1月9日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 图源:新华社记者 张涛摄

半年后,黑龙江等省份正试图把握尚清晰的“冬日记忆”,继续凭借“温差优势”让游客夏天重返美丽的东北,实现由“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

今年夏季,哈尔滨推出了从4月至10月,历时7个⽉的2024“迷⼈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以“龙年游⻰江·冰城夏都览风光”为主题,突出“最北、最美、最清凉”城市特⾊。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已携全省⼗三市地、重点景区、涉旅企业已先后⾛进⼴州、上海、成都、贵阳、南宁、深圳、济南、长春等城市展开推介,集中展示哈尔滨多元的⽂化、流淌的音符、烟火的味道。接下来,黑龙江文旅推介团还将走进南京、重庆、长沙。

推介会活动现场,“龙江游礼车”有序排开,场⾯十分壮观。其中,冰雪主题车,⽤雪与冰打造了“网红大雪人”、冰雪⼤世界雪花摩天轮等微缩版景观,而冰雕师傅现场创作的亚冬会吉祥物冰雕作品,更是让现场市民惊喜不已。森林主题车满载着大小兴安岭的林海涛涛,小兔子与鸟儿在满眼的绿意中嬉戏玩耍,仿佛让人置身于大森林的怀抱。⾳乐主题车则以哈尔滨大剧院为灵感源泉,将鲜花与艺术完美融合,粉色钢琴在乐⼿的演奏下流淌着优雅的旋律,带领游客感受哈尔滨“音乐之都”的迷人风情。中俄文化主题车厢融合中俄文化交融的璀璨瑰宝,展现出黑龙江作为中俄交流重要窗⼝的独特魅⼒;东北⺠俗主题⻋厢则仿佛时光的隧道,红色大花棉被和热炕头,带游客重温温馨⽽淳朴的东北回忆。

今夏,黑龙江省推出龙江夏日“一城三线”旅游新玩法,将哈尔滨和森林线、湿地线、边境线珠连成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江游礼车” 图源:黑龙江文旅

伊春市文旅推介官说,伊春是森林覆盖率高达83.8%的“林都”,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之首。这里是“一座可以打包空气做礼物的城市”,是游人“森林里的家”。嫩江文旅推介官说,嫩江既是古驿路南线“奏捷之路”的首站,又是“北路驿站”的第六站,是连接黑龙江(瑗珲)、漠河和吉林两条驿道的重要驿站,形成了独特的墨尔根驿站文化,游客可以走进伊拉哈城址和黑龙江中央站等历史文化遗址,与历史长河来一场深度的对话。大兴安岭文旅推介官说,大兴安岭,是祖国最北的一方山河,“神州北极”是它的符号,“大美兴安”是它的容貌,诚邀游客在这“繁花似锦天”前往极地看极光。

冰雪虽消,音乐常在。赶在初夏前往冰城的广东游客韩女士已经在防洪纪念塔领略到亚洲唯一“世界音乐之都”的魅力。“早就听说哈尔滨是著名的音乐之城,没想到街上随处都能欣赏到音乐会。而且演出的音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容易就会被音乐所吸引。”韩女士说,哈尔滨现在的气温真是太凉爽了,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吹着江风,简直太惬意了!“这场音乐会真是‘尔滨’旅行的意外收获”。

冰雪也并非完全消失不见,依旧“宠客”的“尔滨”将于6月下旬推出“反季版”冰雪大世界,通过冰块的反季储存、利用,让“冰雪奇遇”不再是“季节限定”。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内所用冰均为采自松花江的存冰,用冰量总计达2万立方米。为了保证冰建施工环境和对成品景观的保护,馆内恒温处于-8℃至-12℃之间,白天施工雕刻、夜晚进行清理运输和新冰进场工作。梦幻冰雪馆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冰雕雪建的理念、技术和工艺,建造多个主题场景和体验项目。作为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梦幻冰雪馆是引领世界室内冰雪艺术发展的新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中的梦幻冰雪馆 图源:哈尔滨日报

同处东北的吉林省也先后赴内蒙古、四川、陕西举办推介活动,展示优质避暑休闲资源,并首次推出山水游、休闲度假游、边境游、民俗游、乡村游、文博游、演艺游、美食游、集市游、赛会游等“十游”产品体系。

为了让更多游客能够了解冰雪、爱上冰雪,自带“东北宠粉基因”的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专门开设了室内滑冰场和滑雪场,增添了全国唯一的室内雾凇景观长廊,将闻名世界的“吉林雾凇”景观移入室内,让游客即使在夏季也能够赏雾凇、戏冰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指出,冰雪只是引子,在地文化和真诚服务才是东北持续火出圈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夏季,东北地区仍然应当坚持文化的挖掘和真诚的服务;与此同时,深入挖掘森林、草原等特色资源,开展康养、研学、探险等主题旅游,并且寻找宣传爆点、保持社交媒体热度,通过小众玩家带动大众旅游跟进,让东北地区夏天旅游“热”起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