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砥平里,这个坐落在朝鲜半岛中间一个直径大约5公里的小小盆地,在这里曾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血战,给中国军队,美国军队和法国军队都留下了刻骨记忆,双方指挥官的指挥水平在这场战斗中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一:前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1月25日,美军集中了23万人发动了“霹雳作战”美第一军、美第九军在野牧里至骊州一线68公里的西线向汉城、礼峰山方向进攻,而辅助进攻的美第十军在骊州至平昌一线72公里的东线向横城方向进攻,新上任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的战术思想和前任沃克迥然不同,沃克喜欢让韩国军队打头阵,拿韩国人消耗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李奇微却使用美军打头阵,韩国军队则放到东线干些预备队、后方警戒和掩护交通等杂务,因为李奇微已经见识过韩国军队逢战必跑的本领了,还是用美国军队打主功更让他放心,李奇微这次计划使用“磁性战术”和中国军队拼消耗,通过不间断近距离接触,使中国军队没有时间补充消耗。

李奇微的大规模的反击让中国军队措手不及,行动一开始,李奇微就带上第五航空队司令官帕特里奇驾驶一架AT-6型教练机沿着两军接触线一直飞了三个多小时,在中国防线后方的村庄、小镇和谷地上空反复盘旋,但李奇微什么也没看到,别说人和篝火,雪地里连轮痕和大部队践踏过痕迹也没有,白雪覆盖的山峦河流寂静得可怕。但只要美军出现就会受到密集的火力杀伤,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五十军不惜一切代价在东线顽强阻击美军北进,而在西线,本来李奇微没有期待的美第十军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美第2师和韩国部队在没有什么激烈战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横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东线美军推进速度太快,于是形成一个突出部,突出部只有美军一个师和韩国三个师,彭德怀果断抓住这个战机,准备反击较弱的东线美军,如果反击成功就能缓解李奇微的攻势,但是,想反击必须先在西线挡住攻势凶猛的美军,否则西线防线垮了整个战线就崩溃了。2月5日,彭德怀电令38、50军一起死死地顶住东线美军,掩护邓华指挥的第39、第40、第66军向东移动,而第42军在东线阻击美军,到2月9日,东线美军的位置突了出来,美2师23团在批手里以北受阻,师部和另外两个团还在原州,韩国第5、第8师进至到横城以北,第7师、第9师和首都师落后在下珍富里、江陵,而志愿军第39、第40、第66军已经赶到横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战机来了,但美军在东线有两个突出部,分别是砥平里和横城,彭德怀三思后选择了先打砥平里,但命令发出后不久又突然改变了决定,他担心砥平里有美军八到九个营,如果不能一夜不能解决,利川和原州的英军一个旅和美军两个团来援,如果两天不能解决,水原美军也可抽出二至三个师来援,这样会打成消耗战,而横城是战斗力较弱的韩国第5、第8师,比较好打,于是1951年2月11日晚,志愿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发起了横城反击战,横城反击战一举打趴韩国第3、第5、第8师,韩国再发挥其逃跑天赋,导致东线美军全线动摇,各部纷纷后退,但这时战线上还有一支美军部队还停留在原来的阵地上。

二:砥平里防御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美军部队就是保罗·弗里曼上校指挥的美第2步兵师23团,他们2月3日就抵达了横城以南的砥平里,23团除了一个侦察队在砥平里附近的双连隧道受到伏击,派出去前去营救的F连也陷入包围中,幸好在投降的边缘时天亮才被救了出来之外,砥平里并没有发生过大的交火。这里只有一个被夷为平地的小镇,但这是一个交通枢纽,从原州到汉城的铁路由东向西而过,公路干线由南向北横穿而过,在这个几乎就没有路可走的国家里的这里的战略重要性不可估量,第23步兵团到达砥平里的第二天,法国军队一个营也到达这里,这时第23步兵团的位置已经超过了第8集团军主力24公里,李奇微命令保罗·弗里曼上校停下来等待后面的部队跟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月11日晚开始,砥平里的美军就听到砥平里四周连续不断的枪炮声,所有人神经高度紧张,彻夜准备迎击中国军队的进攻,但连续两天两夜砥平里都很平静,2月13日晨,周围的枪炮声停了下来。保罗·弗里曼上校已经知道横城方向的韩国第8师在迅速溃逃,保罗·弗里曼上校派出的侦察队报告说中国军队正在东、西、北方向集结,侦察机也报告说发现中国部队正从北面和东面接近砥平里,同时师部一支侦察队在砥平里以南六公里遭到中国军队的袭击,保罗·弗里曼上校明白自己被包围了,决心今天就逃离孤零零的砥平里,但他还要等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的批准,

阿尔蒙德是个只会向前冲的指挥官,他从未把中国人当作对手,常把志愿军称作“洗衣工”,他坚信中国人遇到美军就会落荒而逃,这种轻视直接导致了长津湖战役的惨败,但李奇微依旧让其担任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这时正在和李奇微打电话,他说:美军遭受重大损失都是软弱无能的韩国第8师逃跑仓皇造成的,该师士兵只要见到中国军队就头也不回地逃命了”。埋怨完他又坐直升机来到砥平里,保罗·弗里曼上校向他建议立即撤退,他也觉得再不跑就晚了,于是同意撤退,阿尔蒙德走后保罗·弗里曼上校立即着手制定撤退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李奇微知道后阿尔蒙德说:“你要是撤出砥平里,我就撤了你!,并亲自向保罗·弗里曼上校下令:不准撤退,坚守砥平里。李奇微认为中国军队的横城反击只是孤注一掷,并不会影响他的‘霹雳作战’,但如果放弃砥平里,美第九军右翼就会空虚,那他的‘霹雳作战’就完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确保砥平里,李奇微命令是:一、23团,死守砥平里,二、位于文幕里的第38团即刻增援砥平里,三、美第九军向砥平里与文幕里之间移动封闭第十军的空隙。

保罗·弗里曼上校只好奉命,他下令在直径为1.6公里的环形范围修筑阵地,将一营部署在207高地南端,二营部署在望美山,三营部署在202高地,法国营部署在西面最不利的地形上,阵地内共有6000人,6门155毫米榴弹炮、18门105毫米榴弹炮、20辆坦克,51门迫击炮和6辆M-16高射机枪,阵地前沿全部挖了壕沟和密集地布了地雷,一些地方还泼水制造出冰区,13日日落前,所有人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和十日食品,然后守在战壕里

三:攻击砥平里

中国军队也在策划攻击砥平里,2月12日,邓华要求40军军长温玉成和119师师长徐国夫于13日傍晚攻打砥平里,但事前没什么准备,本来以为砥平里的美军一定会逃跑,所以来自第39、第40、第42三个军的八个团是临时组织起来的能够机动的部队,负责统一指挥的是119师师长徐国夫,徐国夫对这些部队的情况一概不了解,而且缺乏通讯手段,很难协同,也没有看过地形,弄不好就得打乱仗,徐国夫要求给点时间了解敌情和地形,并与参战部队协商,顺便等119师的主力团355团回来,但邓华坚决不同意,认为砥平里的美军已经逃得差不多了,可能只有一至两个营,必须趁热打铁抓住敌人,否则敌人可能乘隙逃走,温玉成不了解情况,没有开声,徐国夫只有服从,他负不起放跑敌人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3日上午,徐国夫匆匆召集5个团长参加作战会议,但120师359团团长李林一没有来,125师的375团只来了个李文清副团长,李文清副团长告诉徐国夫敌人根本没有要逃跑,而且正在挖工事。徐国夫急忙让夏克参谋长上报情况,但没有得到回应,开完会徐国夫又得知配属的炮兵42团,因为马匹受惊暴露遭到空袭无法参加战斗了,而且他的356团也没按时赶到攻击地点,他手上现在只有357和359团,而且没有任何炮火支援,13日17点30分钟,357团三营七连首先对凤尾山发动攻击,由于三营只有两门迫击炮和4发炮弹,无力支援战斗,

三营七连完全靠轻武在美军前沿阵地前反复争夺,伤亡极其巨大也没能接近主阵地,连长殷开文和指导员王玉峋均已牺牲,357和359团各投入两个营一直打到天亮,没能占领一块阵地,损失严重。366团一路都未发现敌人,到达新岱、望美山、马山一线时天已经亮了,只能停止攻击。375团在401.1高地与119师失去联络,未投入战斗,第39军115师由于从西到东急行军绕了一个大圈子,直到12日下午15时才开始,343团和344团并肩参加砥平里战斗,343团打下第一个山头后就报告打到砥平里了,结果这只是砥平里外围一个山头,但从俘获的俘虏那里才知道砥平里有6000多兵力,团长王扶之赶紧上报,并做好防御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2军126师376团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在攻击中发现山谷中有一个有开阔地,有房舍,有公路,有铁路的小村子,无论按方位判断,行进时间计算还是地图都和砥平里一致,团长张志超毫不迟疑发动进攻,二营尖刀班冲进村庄一阵手榴弹,村子里的美军就逃跑了,张志超兴奋地上报已经占领砥平里,指挥部一听就命令向前运动的377团停止前进。126师师长黄经耀越想越觉得砥平里没有这么好打,于是问张志超公路是不是拐向西南?铁路是不是拐向东南?张志超回答公路和铁路是平行向南,黄经耀顿时明白张志超打下的是砥平里西北的田谷,立即命令376团赶快集中部队攻击砥平里,376团一营在7门山炮和23门迫击炮的支援下攻击了砥平里三次,但炮弹打光了,到天亮也没有任何进展,

一到白天,美军飞机就铺天盖地轰炸了一个上午,保罗·弗里曼上校也出动五路坦克和步兵向343团二营的马山阵地发起反击,守卫马山阵地的二营营长王少伯要求撤退被王扶之拒绝,他硬是守了一个白天,另一个方向的359团三营阵地在美军飞机来回地俯冲轰炸扫射下束手无策,因为电话线路就被炸断,七个电话员上去接通电话线全部阵亡,各营只能坚守阵地。14日夜晚,中国军队八个团全部到齐,从不同方向向美军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砥平里环形阵地周边到处是炮弹连续不断的爆炸闪光和中国士兵的冲锋影子,美军火力全开,在每一条接近路上形成弹雨之墙,战场上空满布由降落伞悬挂的照明弹和密集曳光弹光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午夜激战到达最高潮,中国军队攻下了美军二营G连防守的望美山,一排只剩下一个施密特中士还活着,三排也只剩下了六个个,二营营长爱德华严厉命令G连连长希斯进行反冲击,还没冲出多远就全部伤亡,一个只有一只手的士兵拉着胸部中弹的希斯往回拖,G连残存的几个人逃回了环形阵地。由于G连阵地失守,环形阵地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法国营在法国外籍军团的监察长拉尔夫·蒙克拉中将指挥下一边拦住逃跑的美国士兵,一边反冲击,眼看中国士兵就要冲进环形阵地,但这时天又亮了,中国军队无奈停止了攻击,李奇微在弗里曼上校一次又一次呼救下,命令38团北上增援,但很快受到阻击陷入胶着,李奇微亲自乘直升机飞进砥平里,要求再坚持一个晚上,并带走受伤的弗里曼上校,改由约翰·奇尔斯上校指挥

四:救援与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奇微认为,第十军的防线有很大的空隙,如果中国军队没有专注地攻击砥平里,而是猛烈攻击原州与阳平里之间的空隙,第十军的防线肯定会全线崩溃,不过中国军队横城反击已经十多天了,“礼拜攻势”的后勤已经耗尽,已经不具备发劢大规模攻势的能力,只能拿下专注地攻击砥平里,所以再坚持一个晚上就是胜利,李奇微手上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了,李奇微只有调动预备队美骑兵第一师五团,14日下午,美骑兵第一师五团团长是柯罗姆贝获上校不顾美军夜间不战斗的惯例,带领两个野战炮兵营,一个重型坦克连,两个中型坦克排,一个工兵连,一个卫生连和一个装载大量物资的车队从砥平里以南六公里北上增援。

三公里长的增援部队在狭窄的土路上慢慢前进,才前进了大约一公里就因为桥梁被炸毁停了下来,这时中国军队进攻最猛烈的时候,手臂中弹的弗里曼上校拼命向柯罗姆贝获上校呼救,但工兵用了一个晚上才修好桥。15日早晨,第五骑兵团刚过桥就受到公路两侧的高地的志愿军第39军的116师和第42军的第126师的阻击,依靠飞机的支援,第五骑兵团继续沿着公路向前推进,但在曲水里停了下来,一直打到中午也未进半步,李奇徽不停的责骂柯罗姆贝茨上校,柯罗姆贝茨上校也明白要不就冲到砥平里,要么上军事法庭,他一咬牙不管车队和炮兵,亲自率领一支坦克分队冲到砥平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15时,23辆坦克和三营L连160名士兵在所有炮兵和轰炸机支援下开始冲向砥平里,每辆坦克间隔50米,车队长达1.5公里,第二辆坦克搭乘了四名工兵,坦克连连长在第四辆坦克上,柯罗姆贝茨上校在第五辆坦克上,三营营长和L连连长在第六辆坦克上,最后是一辆收容伤员的卡车,车队冲过曲水里村时遭到了迫击炮的猛烈射击又停了下来,搭乘坦克的步兵跳下坦克逃跑,柯罗姆贝茨上校扔下逃跑的两名军官和几十名步兵继续从村庄中央的公路通过,一路受到公路两侧的攻击,柯罗姆贝获上校拒绝停下来还击的要求,高叫“往前冲!,冲过村庄之后只剩下了60名步兵,车队到了离砥平里两公里的隘口又受到狙击,坦克连连长希阿兹死亡,但车队还是冲过了隘口。

柯罗姆贝茨上校终于看到了砥平里外围的美军,虽然他只剩下十几辆坦克和23名步兵,也没有任何弹药了,但砥平里的美军好像得到百万援军一般欢呼起来,15日上午,39军军长吴信泉已经感到战局不利,这时邓华指挥部又要求参加砥平里攻击的三个师都归40军指挥,要求16日务必拿下砥平里,但砥平里有6000人,工事十坚固,火力十分猛烈,志愿军三个师才30多门火炮,根本攻不动,而且一作战部队开始断粮,美军38团和英军27旅也正在赶来。40军军长温玉成打电话给邓华明确表示,这场有协同的乱仗打不胜的,即便打下了也不可能站稳脚跟,必须立即退出攻击,邓华向彭德怀报告后,彭德怀同意退出攻击,15日下午18时30分,在知道美军第五骑兵团进入砥平里后,志愿军停止了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日夜,中国军队在大雪中打着火把在砥平里四周寻找阵亡官兵的遗体,然后抬着伤员和遗体向北转移,没有寻找到的遗体快被大雪掩埋了,此战仅四十军就伤亡1830余人,39军撤退时经过横城反击战中的鹤谷里战场,美二师九团的美军尸体和残破的坦克和汽车也横七竖八的躺在雪地和公路上。砥平里战斗之后,李奇微判断中国军队现在非常困难,立即迅速恢复进攻,不给中国军队休整时间,行动定名为:“屠夫作战”,中国军队在寒冷的雨水抵御美军空前猛烈的火力,在各个山头反复争夺,消耗美军时间,3月7日,美第二十五师开始横渡汉江,打到3月14日,中国军队放弃了汉城,撤退至肃川和元山以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彭德怀果断撤退,李奇微精心布置的汶山空降包围2.4万中国士兵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死伤了近百名美国伞兵,3月18日,李奇微又计划在春川城北侧实施空降作战切断中国第40、39军退路,但第40、39军在3月20日在夜色的掩护下撤退了,到了早上,美陆战1师和美骑兵1师就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这大出李奇微意料之外,他本以为中国军队会拼死战斗,于是亲自乘坐飞机到春川看看,到了春川上空,李奇微发现根本没有中国军队的踪影,他判断中国军队已经放弃春川,便决定降落看看,飞行员麦克-林奇把飞机降落在一条又长又直的街道上,两人跳出机舱,在李奇微的掩护下,麦克-林奇搜索了附近房子,然后来到一座桥上,这时由美骑兵1师师长帕默尔亲自率领的装甲巡逻队也赶到了,第四次战役就这么结束了。

五:结语

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军队不但顽强地迟滞了美军的进攻,还打出横城反击战的出彩战绩,但砥平里之战无疑是一场败战,对在前三次战役屡战屡败的美军来说是一剂强心剂,有“速胜”思想的邓华事后对此战承担责任,认为自己判断失误,决心有误,而作为美最高指挥员的李奇微无疑比志愿军东线最高指挥员的邓华判断准确,双方的中层指挥员都忠实的执行了命令,双方士兵也是拼了老命,如果不是火力相差悬殊,砥平里守军也活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