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黄青春

题图|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胖东来官网

胖东来被捧上神坛后,于东来正在“肉身成圣”。

从嘉百乐到步步高,从青海一家亲到永辉超市,知名商超老板踏破门槛请于东来去调改(从员工薪资、工作时间、选品到价格、服务全方面进行系统性调整)——因为经他“点化”的商超门店,无不“脱胎换骨”:

  • 6 月 19 日晚,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公布调改成绩:首日销售 188 万元,是之前的 13.9 倍;当日客流 12926 人,是之前的 5.3 倍。

  • 6 月 1 日,步步高长沙梅溪湖店公布调改成绩:5月总销售额4128.66万元(不含茅台销售),平均日销 133.18 万元,日均客流1.16 万人——该店调改前平均日销仅 15 万元,日均客流2000人。

  • 4 月初,据联商网报道,嘉百乐万力店调改后日均销售飙至 40-45 万元;嘉百乐恒基店在调改一周后日均销售额就从 12.5 万元增长到 22 万元。

于是乎,2024 年上半年,泼天热度让“零售学于东来”的风越吹越猛,甚至不乏中小企业老板把去许昌参观胖东来拔升到“朝圣”的高度,并由此衍生出“地接社”产业,专门接待胖东来访学。

胖东来摇身一变成为零售行业的“新图腾”,自然离不开消费者对其近乎狂热的追捧。按说商超卖的日耗品原本比拼的是价格与品牌,但胖东来正成为零售行业非典型走红样本——其不仅将购买场景转化成消费决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一跃成为地标性网红打卡点。

以两组数据为例:今年春节期间,胖东来三家门店(天使城、时代广场、生活广场)3天接待超116万人次,超过河南游客接待量第一的景区;“五一”期间,胖东来三家门店日均客流超31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八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外限流人群,图源:视觉中国

毫不夸张地说,每逢周末人群就会将胖东来时代广场围个水泄不通,前面的路也常需要交警来维持秩序——这并非追星现场,仅是胖东来一家门店的日常。

放眼整个零售行业,不乏比于东来有钱、有经验、有人脉的老板,为什么现在人人抢着要学胖东来?

事实上,作为一家区域属性极强的零售企业,胖东来凭借68岁创始人充满人味的经营理念频频上热搜,已然成为零售行业绕不过去的鲜明注脚,风头一度盖过互联网大厂。

“他(于东来)曾在公开场合说不喜欢茅台(排斥消费者狂热追捧茅台跟风炒作),现在却把胖东来做成了‘茅台’。”一位零售从业者如是感慨。

不过,虎嗅与几位胖东来供应商、研究人士沟通发现,零售行业越是神话胖东来,于东来就越显得“不像人”——太多报道乐于将于东来包装成一个开悟的“布道者”,“鸡汤”语录和人本主义盖过经营理念,使其越发像个“尊者”(电影《周处除三害》中角色)。

老板人味太重,员工真拿企业当家

胖东来真正意义上出圈,得益于其员工福利频频被打工人顶上热搜。

首先,写进公司制度的福利包括:

  • 员工享受30~40天带薪年假,管理层实现全年190天休假,高管统一配300多万的车;

  • 为员工设置委屈奖,“按正常流程工作受委屈的,补贴5000~8000元”;

  • 为员工设置十天不开心假,员工不想上班可请假,管理层不批就违规;

  • 于东来还表示,2024年将重启岗位级别认证制度,保洁员未来年薪也能达到30-5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员工休息仓,受访者供图

其次,员工日常也“过分”人性化:

  • 工作时可以坐着,避免过度劳累;

  • 八小时工作制且不允许加班,非工作时间不允许接工作电话;

  • 员工休息区不仅配备 BoseMarshall 音响,而且零食、冷饮全免费;

  • 甚至,2017年胖东来就斥资 600 万元替员工打造了专属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员工图书馆一角,受访者供图

最后,胖东来针对消费者的服务意识也拉满:

  • 货架旁配老花镜,让老年人也能看清楚说明书;

  • 医药超市 24 小时营业,商场充电宝前半小时免费;

  • 甚至,每逢周末、节假日,胖东来门店旁的政府大院、医院向消费者免费开放停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摩肩接踵的客流,受访者供图

一位零售人士还向虎嗅透露,胖东来20年前就尝试将部分自营产品对标欧盟标准,这源于于东来严格的自我要求。“他(于东来)觉得超市卖的大多是日消品,就应该超过(国标)标准,做(欧标)品质。”

等于说,胖东来在许昌本地达成了政府、人文、商业相互成全的状态——即便如此,于东来仍然谦虚地认为,“有人说胖东来是神话,其实就是真诚了一点、善良了一点,如果这样都被说是神话,那我们过得多悲哀啊。”

“有些老板不是一定想让你加班,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管理服从测试,互联网企业加班更多是做业务方向试错, AB 测试调整可能只是阶段性,但牺牲员工生活是普遍被接受的。”一位企业战略顾问向虎嗅分析。

反观胖东来最看重的恰恰是人,不仅排斥加班文化,而且鼓励员工上班保持松弛感。张婕(化名)曾于五月参访胖东来时赶上员工午休,当她步入胖东来员工休息区时,有员工在打乒乓球,有员工在健身——还有三桌员工正在搓麻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员工在休息区打麻将,受访者供图

“胖东来给员工的选择很丰富,午休时健身、看书、看电影甚至打麻将都可以,你很难将这种媲美互联网大厂的福利与一家商超划等号。”张婕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员工健身娱乐区,受访者供图

更让张婕诧异的是,胖东来非一线员工每周只上 4 天班(周二强制关店休息、周末双休),“说实话,做四休三被一家零售企业率先推行,不仅担着巨大风险和压力,还需要极大的勇气”——甚至,于东来公开表示,争取未来实现一线员工每天只工作 5 小时、至少两个月的年休假。

老板把员工当人,而非生产资料,自然会在当下的舆论场好感度爆表。

一位知情人士向虎嗅表示,于东来去帮扶步步高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员工待遇怎么样?”当于东来知道步步高员工待遇低于胖东来时,他觉得“如果都没有对员工好,员工为什么帮你挣钱?”

“这和之前马云说得一个金句差不多,员工委屈就两个原因,钱给得不够、心受累了,但钱的问题往往占绝大多数。”上述人士说道。

《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过于东来一个真实事例,今年一季度胖东来很多板块业务量暴涨,原来一天卖三、四万的茶叶店峰值一度冲到100万,可卖得越好于东来反而越“苦恼”,因为无法保证员工“稳定的生活状态”;于是,胖东来主动压缩茶叶店营业时间,关店时间提前到下午4点,实行线上预约排号,因为“幸福大于一切”。

甚至,在一次与帮扶企业的内部沟通中,有人提议胖东来多建几个生产加工厂,因为很多自营商品在各地都供不应求,于东来不以为然,“那岂不是光剩干活,啥都没有了?”

今年 3 月,于东来就公开建议企业家拿出 50% 利润分给员工,“不要等到年底分,直接涨在员工工资里,让员工更有干劲”——他敢这么提议的底气在于,2023 年胖东来营收预估超100亿元,但利润仅三、四个亿,全年利润率不到 5%——与之对应,胖东来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极高,离职率常年低于 5% ,有些部门离职率仅1%~2%。

另有媒体统计,胖东来超市部超2500名员工中,拿 200 万元以上有 17 人,拿 100 万元以上有 34 人,拿 50 万元以上有 83 人,其他员工工资(不加分红)均值也超6000元。

不乏参访过胖东来的人士向虎嗅表示,胖东来一线员工真有把企业当家的意识,“即便胖东来管理层不鼓励加班,但一线售货员会自觉加班、非常有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专为员工孩子开设的儿童阅读区,受访者供图

虎嗅从一位零售研究人士处了解到,胖东来绝大多数员工都是河南许昌本地人,员工在职时间普遍较长。“他们对胖东来忠诚度很高,了解后会发现胖东来确实对员工好,员工都喜欢留在这儿。”

甚至,上述人士调研过程发现,到胖东来上班在许昌是件“有里有面”的事情。“你是胖东来员工,就相当于在字节、腾讯这样的大厂上班一样,是挺有面子的事;不仅本地人口碑好福利也跟得上,据我所知,胖东来平均工资远高于本地零售企业,甚至高于本地互联网企业。”

除此之外,让虎嗅颇为意外的是,互联网打工人无不苦于各种OA办公系统,但胖东来员工却在短短半年内完成全员飞书的普及。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胖东来员工学历不高,其实现在低线城市大学生回流早已成为常态,据于东来透露,2024年公司原本计划招聘209人,但一类以上本科应聘者超31000人、研究生超3600人,招录比高达151:1,比公务员上岸还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主985毕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年食品零售超市工作经验、做过人力资源没能进胖东来面试

即便如此,很多人不理解胖东来这样的传统商超为什么要普及飞书管理?就像富士康流水线操作工,本质是服从执行、透支时间堆业绩,互联网工具则意味着另一套产品逻辑、理念——以谷歌为代表,创新业务占更大部分,稳定业务只需一小部分人操盘即可。

可事实上,不乏胖东来一线员工把创造更多价值视作自我实现,内驱力远超很多互联网企业——其虽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却在用互联网思维去经营人群、经营品牌——在传统领域把一个传统行业做到极致,何尝不是一种互联网精神的体现。

胖东来的精神支点

当然,祛魅一家互联网企业时,外界往往喜欢研究其创始人——马云之于阿里、张一鸣之于字节、黄峥之于拼多多,他们如同精神图腾般奠定了团队的文化基石,进而形成企业文化——甚至,创始人的性格及思考方式,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直接影响企业的生长路径。

胖东来亦不例外——离开于东来去研究胖东来犹如雾里看花,远近皆会失真——只是,于东来比胖东来更让人摸不透。

虽然,于东来已于去年(2023年)脱离一线,现在务虚为多,并不会事无巨细去操持胖东来这家企业,可胖东来依旧在维持现有势能往前走,于东来的影响力早已渗透到这家企业的角角落落。

吊诡的是,于东来并非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初中辍学谋生、曾三次入狱,但从水果小贩逆袭成零售“教父”,堪称步履蹒跚从社会底层向上翻腾的成功样本。

许多流传甚广的于东来语录里,他经营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得幸福,其刷屏的部分言论包括:

  • “员工一周工作超40小时是不道德的”;

  • “干了这么多年,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分权和分钱”;

  • “最重要的是老板,老板不改变,下面人再改变也没用”;

  • “在胖东来,我不鼓励加班,加班是占用别人的成长机会,是不道德的”;

  • “大多数企业家并不懂生命的意义,因利益抢夺而自我扭曲,这不叫企业家,叫奴隶家”;

  • “欲望大于能力是一种灾难,不成熟时钱挣得越多,可能挖的陷阱越大”;

  • “现在企业家欲望太强,为拿到生意累得不像人,只想着挣大钱,没有想到活着的意义,只是扮演了一个工具的角色”。

于东来试图对抗人性建立商业文明,这种经营理念与传统生意追名逐利(追求规模和效益)的底层逻辑相悖——毕竟有太多更容易获得幸福的方式和途径,但于东来却坚定不移将获得幸福视作企业经营第一信条。

胖东来管理层尤其喜欢爬山,一位圈内人打趣道,“不仅是河南的山,你要爬遍五岳,这是胖东来高管的基本素养之一”——这背后的最大推动者正是于东来,他常常推着高管放假、要他们出去玩,不能因为工作牺牲掉生活。

于东来坚信,做大和做强不一样,做大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拉投资、可以无限拿地、可以向全国扩张,但公司到最后不见得还是自己说了算——所以在他眼里,资本会吞噬企业家的初心,其始终对资本保持高度警惕。

有鉴于此,自1995年创建至今,胖东来依旧是一家实打实的家族企业——天眼查显示,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为于东来,持股前五分别是:于东来持股69.96%、张春兰持股 14.13%、于娟持股 5.3%、于东明持股 5.3%、房亚军持股 5.3%。

甚至,于家人的掌控欲会渗透到胖东来商业体的每个毛细血管——胖东来所有物业地都自购,所有员工都企业直签,所有店面只做直营,就连胖东来商场每个柜台都要经过层层审核、筛选来确认去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餐饮区爆满,受访者供图

“今天上什么、不上什么,哪个柜台撤、哪个柜台不撤,这种局部调整会传导到毛细血管,包括苹果手机都是自营(从渠道拿回来再卖),所以胖东来对每个柜台有绝对控制权。”一位零售人士说道。

当然,胖东来的产业如今并未止步于零售行业,也在慢慢向生活娱乐产业渗透。

胖东来超市电影院部门,如今是于东来儿子于博文在管理,一位零售人士向虎嗅例举于家人的经营理念传承。“今年,于博文在电影城推行一项政策,如果观众看完电影觉得不好、没达到自己预期,只需找到影院工作人员,就可以退还一半的票钱;即便观众觉得票价贵了,只要在 20 分钟内找到工作人员,也可以退一半票钱。”

一位知情人士向虎嗅表示,五、六年前胖东来就已成为华为研究案例。“那时候店里面有个广播,欢迎你拍胖东来,但请注意其他人的肖像,类似这种会轮番口播——虽然只是一家商超,但它对人的尊重远不止于商超。

甚至在早年间,雷军、马云等互联网大佬均曾参访过胖东来。2017年,雷军参访河南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店后,在微博写道:“胖东来,在中国零售业一直是神般存在;马云更直言“胖东来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其他企业的不足”。

不过,一位研究人士认为,零售行业的企业文化是品牌底色,它能够为企业在行业抬高溢价。“海底捞底层是靠服务在撑,巴奴学海底捞学的挺好;但胖东来除了服务,还有很多别人学不来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工作日烟酒专柜排队,受访者供图

“胖东来成功一是以人为本(无论员工还是顾客),二是极致服务,三是货真价实,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其他老板要学得不是管理而是价值观,这才是胖东来模式难推广的主要原因。”上述研究人士说道。

2022 年 3 月,于东来首次开门授课,50万学费的种子班共招收12名门徒,包括:成都邻你生活、江西上饶嘉百乐、云南润兴万家、浙江丽水万家惠、青海一家亲、安徽六安绿篮子、广东清远满家欢、山东菏泽佳和商业等。

然而,如此高昂的学费,于东来并不教企业经营之道,而是寻求内心的爱和自由;若遇上无法心平气和“修行”的学员,于东来也不惯着,他说得最多得就是“我在你眼里看到的都是名和利,要不你别学了,把学费退给你。”

人格化的非典型样本

视线拉回当下这波学习胖东来的新零售浪潮,为什么安徽六安绿篮子、浙江丽水万家惠、江西上饶嘉百乐,甘肃新乐这些地方零售企业争先恐后去学胖东来?

虎嗅认为,宏观层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零售行业随着时代浪潮起起伏伏 ,商超正集体陷入结构性转型的阵痛期,迫切需要“造神”缓解集体性焦虑。

原本,传统商超的打法是“闪电战”:先跑马圈地抢市场份额,再通过规模效应压供货价,最终形成区域价格优势;如今,商超的打法成了“持久战”:即便烧钱建立了区域优势,但在线上购物、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浪潮的冲击下,(主打促销的)商超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

据联商网统计,2024Q1全国至少 31 家超市品牌超 140 家门店关闭,涉及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物美、盒马鲜生、卜蜂莲花等知名品牌。

二是,很多传统商超借着时代红利做大,即便沉淀十余年依旧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壁垒,一旦新模式、新玩家杀出来,自然难以招架、节节败退。

在《中国企业家杂志》此前一篇报道中,于东来坦言,改革开放让我们高速发展,但在很多方面没有真的跟上,我们走得太快了,产生了很多驾驭不了的东西。“很多企业家还不具备真正做企业的能力,中国商业正走入一个转型时点。”

所以,于东来针对嘉百乐、步步高、永辉的调改都是三板斧:先员工普调涨薪、再优化选品及供应链、最后向消费者道歉并承诺服务——于东来的整改理念,本质上就是一套心法:跟上服务,放弃促销逻辑。

即便如此,胖东来不该被“神话”,于东来也不该被“神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工作日游学团,受访者供图

“于东来的经营理念更接近商业模式创新,还是一场背离生意本质的理想实验?”一位零售高管向虎嗅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媒体滤镜下的胖东来一再被封神、处处溢着赞扬,却鲜有视角去审视于东来的经营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和持久性。

首先,胖东来发展近30年仅有13家门店,包括 8 家(天使城、时代广场、生活广场、新乡大胖、新乡生活广场、北海店、金三角店、禹州店)综合商场、一家大型服饰卖场、4 家中型社区超市(云鼎店、人民店、劳动店、金汇店)。

在诸多报道中,于东来一次次逆着市场规则做决策,使胖东来慢慢变成一个非典型样本;但胖东来一直走不出河南,说明其对供应链和内部管理仍不够体系化。

“不认为胖东来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一位企业研究人士向虎嗅分析,胖东来作为一家区域属性极强的商超企业,自采、自营程度远高于同行,源于早年联手河南洛阳大张、南阳万德隆、信阳西亚组建“四方联采”模式,使其联合采购价同比下降 30%~50%(胖东来相关负责人2008年受访时透露的数据),这具有时代局限性和不可复制性。

毕竟,于东来并非没有考虑过走出许昌——2005 年胖东来首次外拓据点是新乡,新乡胖东来百货与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成掎角之势,向周边街巷辐射出数家小型超市;不过,2013年新乡胖东来大店物业合同到期后就关了,于东来归因“缩减规模是因为现在的经营、管理能力达不到”。

此前,于东来亦曾解释为何不到郑州开店,“郑州店面成本、员工福利等综合成本要高得多,郑州房价也高,胖东来给的工资在郑州不具有竞争力,因此不适合复制。”

其次,胖东来先用自营打口碑,再去做微利,其钩子产品包括茉莉飘雪茶叶、精酿小麦啤酒、传统工艺大月饼等,但常年就这几款爆品,自营产品研发的可持续性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时代广场店自营产品,受访者供图

甚至,当于东来接近成本价将这些钩子产品给到帮扶商超带客时,因其自营供应链无法迅速扩大产能,许昌胖东来门店都常常出现断货。

以胖东来精酿小麦啤酒为例,该产品供应链是杭州千岛湖酒厂,也曾有人找到千岛湖酒厂做精酿代工,包装像素级模仿胖东来——但这种“李鬼扮李逵”的戏码,很快就难以为继。

背后原因在于,胖东来会将自营产品的质价比做到极致,进而彻底打穿这个单品——胖东来小麦精酿走中高端路线,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只使用水、大麦麦芽、小麦麦芽、酒花和酵母5种天然原料酿造,保证了产品的纯正本味——这种品质在其他商超动辄十几块一罐,而胖东来仅需 2.5 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精酿小麦啤酒价目表,受访者供图

甚至,胖东来会将许多产品的进价和售价全部公示——去年,胖东来因“一件羽绒服仅赚 3 毛钱”冲上热搜时,外界差点惊掉下巴:胖东来商场羽绒服的价签上,一件进价498.7元的羽绒服只卖499元,商场利润仅0.3元。

试问有多少企业敢这么做?尤其零售行业,更不敢贸然将人力、房租等成本折进去公示,因为市场因素导致的波动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胖东来在价签上标注毛利率0.06%,源头直采

最后,于东来身上始终有一股江湖气,隐隐透着构建乌托邦的乐观,他时刻追寻爱与自由,甚至愿景是在任何地方开店要影响一个街道的生活水平、影响一个街道的就业——从商业角度来看,未免太过于理想主义。

毕竟,企业经营最底层逻辑是追求盈利、规模,一味将内心平和凌驾于生意逻辑之上、“神化”个人,无法帮助众多中小商超走出这波时代转型的大洗牌。

韦尔奇说过,一个伟大的公司,并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事发生,不过是把一件件事做好而已——复盘胖东来的崛起,其能从地方商超成长为零售行业“标杆”,亦是如此。

所以,于东来的门徒们若只学到员工涨薪、缩短工作时长这些“皮毛”,而无法在企业文化、供应链建设、经营成本降低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改善——假以时日,“净化”的心灵又会被名利所蒙蔽,变回一个世故的商人。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副组长黄青春,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huangqingchun@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