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溯“辟兵”(辟邪)

虎魄造办处

虎魄造办处——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1]。

端午节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与《荆楚岁时记》有关。《荆楚岁时记》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荆楚岁时记》原书已佚,现存一卷,系明人从类书中辑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便利的交通使大量的流民迁入长江中游地区,大量迁入的流民又使荆楚地区尤其是江陵一带成为人口聚集的繁华地区。《隋书·地理志下》载:“自晋氏南迁之后,南郡、襄阳皆为重镇,四方凑会。”许多原本只是荆楚地区地方性的节俗,正是通过《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进而成为流行全国的岁时节日。《荆楚岁时记》成书以后,促进了岁时节令文化的交流。在宗懔之后不久,隋代杜公瞻就为宗懔书作注,并有意识地将《荆楚岁时记》所记南方风俗与北方风俗进行比较。后来,《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一起流传,人们习惯上仍将其称作《荆楚岁时记》,从而使南北朝后期中国南北方的岁时风俗荟萃于一书之中,对中国岁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荆楚岁时记》端午条载:“是日竞渡。”其下注谓:“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端午节竞渡,本是由南方地区祭祀水神的仪式发展而来的习俗。在荆楚地区,屈原就是当时祭祀的水神之一。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十载:“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合柱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屈原是楚国大臣,忠君爱国而死,死后受到荆楚地区人们的怀念,认为他变成了水神,并立祠来祭祀。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最早就是流传在荆楚地区的传说。【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端午竞渡的习俗,也是荆楚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在荆楚地区,水神人格化为屈原,因而祭祀水神的仪式发展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一直流传。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然而鲜有人知五月五日亦有“辟兵”的传统。中国古代一直有“辟兵”(具有躲避兵器伤害或战争)的传统思想。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由于冷兵器时代医疗水平落后,同时期死于战争的人远大于正常死亡。古人为了躲避战争中带来的伤害,便有了躲避兵害的辟邪思想。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志·艺文志》中记载有《辟兵威胜方》七十篇,其篇数仅次于《吴孙子兵法》与孙膑的《齐孙子兵法》,可见避兵之术在秦汉时期使用之广泛。因此,“辟兵”亦属于“辟邪”的一种,而“辟兵”的传统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当代。今天就来溯源一下端午“辟兵”。

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中记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荆楚岁时记》又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又“五月五曰,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荆楚岁时记》还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按: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曰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镂,贡献所尊。一名长命?娄,一名续命?娄,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此月鸲鹆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养之,以教其语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中亦有类似记载:“夏至著五綵,辟兵,題曰游光。游光,厲鬼也,知其名者無溫疾。五綵,避五兵也。”又“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又“五月五日,以五綵絲繫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溫。又曰,亦因屈原。”由此可见,五月以“恶”为名,有关五月的记载多以驱鬼辟邪为主,其中以“辟兵”为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五綵”辟兵之外,秦汉时期蟾蜍亦具辟兵功能,并融入到五月五日成为重要习俗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子》被唐玄宗尊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文子·卷六·上德》中记载:“老子曰:……兰芷以芳,不得见霜。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宋代杜道坚缵义:“案《万毕术》:蟾蜍五月中(十五日)杀涂五兵,入军阵而不伤。”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中亦有相同记载:“兰芝以芳,未尝见霜;鼓造(即蟾蜍)辟兵,寿尽五月之望。”五月之望,即农历五月的十五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为配合纪南文旅区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墓地发掘18座古墓葬,其中M12头箱出土两个竹笥,内盛大批简牍。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和简牍文字资料,初步判断M12属西汉早期,不早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简牍中包含病方、祝由、辟兵等内容,共约450枚,分为两卷,每卷皆有目录,记录方名及其编号,暂统称作医方。这部分简中有数则辟兵方,对认识古代辟兵之术有重要价值,其中“简1039 ”释文如下:“十四,辟兵,以八月八日取去就(即蟾蜍)南行者,阴干, 候月蚀(食),乡(向)月县(悬),拔剑祝曰:‘赤帝载日抱月带蛇。’即左手操。”“去就”还见于胡家草场医方简 1032,其中提到使用“五月望去就”。满月为望,满月之时即月中,“五月中”就是“五月之望”。与此相合。这些记载进一步证明“去就”即为蟾蜍。[2]

简1039的辟兵是通过取八月八日 “南行”的蟾蜍、阴干后待月蚀之日配合特定的巫术动作和祝祷之语来实现。八月八日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自秋分起阴气渐盛。五行南方属火为阳,“取去就南行者”强调所取蟾蜍的从阳属性。“月蚀”盖指月食。古人认为月属阴,刀兵为刑杀之器,同属阴,铸造刀兵需择阴阳,而月食时乃至阴,是铸刀兵的绝佳时机。古人认为蟾蜍能蚀月。褚少孙《史记·龟策列传》引孔子曰:“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即蟾蜍)。”《淮南子·说林》:“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艺文类聚》卷一引刘向《五经通义》谓:“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蟾蜍蚀月是阳胜阴之故。简文辟兵方选择八月八日南行的蟾蜍、在月蚀时祷祝利用蟾蜍,这两点都体现了以阳胜阴的阴阳观念。[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杂应》中:辟五兵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杂应》中:辟五兵之道

《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杂应》记载辟兵法“或以月蚀时刻,三(千)岁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以书所持之剑”,也是在月蚀时利用蟾蜍辟兵,可参。[4]月蚀即月食,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从这些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来看,蟾蜍具有辟兵的功能由来已久,但日期却都指向望日(月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朴子·内篇·卷十一·仙药》中有关肉芝的记载

而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卷十一·仙药》中又记载:“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体重,以五月五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於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将蟾蜍阴干百日,带其左手於身,能辟五兵的记载。与胡家草场西汉早期墓出土汉简1039简中记载“左手操”的内容相近。

所谓“五兵”,泛指各种兵器,在各时期的古代文献中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东汉郑玄注:指戈、殳、戟、酋矛、夷矛,这是车兵五种兵器。还有步兵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井淡泊《关于“蚩尤五兵”》:“传说中的‘蚩尤五兵’,被看做发明史上的重要成就。《太平御览》卷339引《尚书》曰:‘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蚩尤之时,炼金为兵,割革为甲,始制五兵。’汉代已经以‘五兵’作为主要兵器的统称。《太平御览》卷241引《汉旧仪》曰:‘期门骑者,陇西工射猎人及能用五兵材力二百人,王莽为虎贲郎。’‘能用五兵’应该是军人有‘材(财)力’者基本条件。‘五兵’虽然已经成为指代武器的一种通用符号,然而具体所指,却未能一致。历史文献中对‘五兵’的记载各有不同,汉代画像中所表现的‘蚩尤五兵’形象中亦有差异。”

而“辟兵”的方式除蟾蜍外,西汉中晚期开始流行微雕兵器造型的“五兵佩”饰物;东汉流行“持五兵”铜带钩;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流行金银材质的“五兵簪”和“五兵佩”饰物,直到清代亦还流行兵器造型的发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永城芒山黄土山二号西汉墓出土五兵佩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M5号刘充国墓出土五兵佩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扬州邗江西湖胡场14号西汉晚期墓出土五兵佩

在西汉中晚期的贵族墓中,出土了一些造型类似兵器的微雕饰物。比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王后窦绾墓、河南永城芒山黄土山二号西汉墓、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M5号刘充国墓等。这些饰物最初以玉质为主,到了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琥珀、玳瑁、玻璃、珊瑚、红玉髓等异域材质。比如江苏泗阳陈墩M1号西汉(张延意)墓、江苏扬州邗江西湖胡场14号西汉晚期墓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弗里尔赛克勒博物馆(freersackler)收藏了一件东汉畏兽(此造型亦被称为蚩尤)持五兵造型带钩。此件带钩中畏兽(或为蚩尤)所持的兵器,即出现了斧、剑、刀、盾,还有头上的手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亦收藏了一件类似造型的带钩。造型为一只畏兽(或为蚩尤)手、脚和嘴共持有斧、剑、刀、盾和手戟五种兵器。东汉《东观汉记·卷八·列传三·邓遵》中有记载:“ 邓遵破诸羌,诏赐邓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虎头鞶囊一,金错刀五十,辟把刀、墨再屈环横刀、金错屈尺八佩刀各一,金蚩尤辟兵钩一。”《东观汉记》中记载的“金蚩尤辟兵钩一”不知是此物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南西河子的一处魏晋窖藏中出土五件金饰。其中金步摇两组共4件,另外一件金饰为两端装有龙头的金链。金链上面缀有两枚小梳子饰物,和五枚小兵器饰物。在这些小型兵器饰物中,有2件盾牌形、2件戟形、1件钺形。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文献资料能证明此类佩饰是否与端午节有关,但其肯定与辟兵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送子天王图》中盾牌上的蟾蜍图案

唐代·吴道子

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因法师碑》碑座线刻中盾牌上的蟾蜍图案

唐龙朔三年(663)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的一件盾牌上可见一蟾蜍图案,而且这种情况还不仅仅是个例。唐龙朔三年(663)《道因法师碑》碑座线刻中盾牌上亦见有蟾蜍图案。为何盾牌上绘有蟾蜍图案?当然是辟兵。盾牌作为防御性武器,本身就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兵器带来的伤害。而古人认为蟾蜍又具有辟兵的功能。可见蟾蜍辟兵的这种思想,从先秦一直流传到隋唐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丹波康赖(公元912-995年)撰《医心方·卷第二十六·避兵刃方第十二》引《灵奇方》云:“五月五日取梧桐西南向枝长五寸,以为人,螈蚕二枚,并以彩衣之,系在臂,入军不畏流矢也。”这里又提到五月五日一种辟兵的方式,其形式与东汉应劭撰在《风俗通义·佚文》中记载的以五綵丝系臂相似。同时,辟兵竟然又出现于1000多年后的医书中,与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辟兵简归为医书中类似。

《旧唐书·列传·卷二十六》中记载:“越王贞,太宗第八子也……令道士及僧转读诸经,以祈事集,家僮、战士咸带符以辟兵。”《新唐书·列传·卷五》中亦有类似记载:“越王贞,始王汉……然肋诱无斗志,家童皆佩符以辟兵。”《抱朴子·内篇·卷十·遐览》中有记载:“其次有诸符,则有自来符、金光符……武孝经燕君龙虎三囊辟兵符……”此辟兵符为何物,是否与蟾蜍和端午有关,笔者暂时无法考证。但在宋元明清时期有关端午的诗词中,多有提及“灵符”辟兵。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帝阁六首》

宋·苏辙

饮食祈君千万寿,良辰更上辟兵缯。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其三》

宋·苏轼

辟兵已佩灵符小,续命仍萦彩缕长。

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宋·欧阳修

圣主忧勤致治平,仁风惠泽被群生。

自然四海归文德,何用灵符号辟兵。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二温成皇后合四首》

宋·欧阳修

密叶花成子,新巢燕引雏。

君心多感旧,谁献辟兵符。

《皇帝阁端午帖子词》

宋·宋痒

天关却暑金为狄,帝坐禳氛斗转枢。

不似人间传节物,岁时长作辟兵符。

《端午帖子九首》

宋·曹勋

辟兵龙印篆神经,系臂香萦绣色轻。

《端午日事》

宋·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皇后閤端午帖子 其七》

宋·胡宿

香炉角黍传三楚,丹篆灵符辟五兵。

更有龟台仙药在,河洲贤德保长生。

《西湖重午作》

南宋·赵汝回

像虎空悬殊青艾束,辟兵难望彩丝灵。

《次韵董声可重五》

宋·陈著

辟兵禁恶□儿戏,无计能逃急急符。

《宣曲二十二韵》

宋·杨亿

彩缕知延寿,灵符为辟兵。

《贺新郎(开禧丁卯端午中都借石林韵)》

宋·汪卓

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

《端午》

明·区越

合寄南陲征战士,赤灵符解辟兵邪。

《端阳喜雨,呈张相国鲵渊》

明·张煌言

海国悬符为辟兵,驱来雷檄又纵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杂应》中:辟五兵之道

宋代诗人在端午节诗词中多次提到辟兵,并在这些宋代诗词中多次提到“灵符辟兵”。《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杂应》中还提到一种辟五兵之道:“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文中提及的“赤灵符”作于五月五日,而“灵符”又多见于宋代及元明清时期的诗词之中,可见这种五月五日所作之“灵符”辟兵的习俗流行了上千年。

《八声甘州 甲寅闰端阳》

清代·朱祖谋

问辟兵、赤灵谁画,剩小窗、儿女闹钗符。

清代朱祖谋在《八声甘州 甲寅闰端阳》:“问辟兵、赤灵谁画,剩小窗、儿女闹钗符。”词中所载“钗符”,即端午节避邪的一种头饰。宋代陈元靓 《岁时广记·钗头符》云:“《岁时杂记》:端午剪缯彩作小符儿,争逞精巧,掺于鬟髻之上,都城亦多扑卖。” 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杂史《武林旧事·卷三·端午》中记载:“先期学士院供帖子,如春日禁中排当,例用朔日,谓之‘端一’。或传旧京亦然。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合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及作糖霜韵果,糖蜜巧粽,极其精巧。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及分赐后妃诸大近侍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及紫练、白葛、红蕉之类。大臣贵邸,均被细葛、香罗、蒲丝、艾朵、彩团、巧粽之赐。而外邸节物,大率效尤焉。巧粽之品不一,至结为楼台舫辂。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道宫法院,多送佩带符篆。而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果粽。虽贫者亦然。湖中是日游舫亦盛,盖迤逦炎暑,宴游渐稀故也。俗以是日为马本命,凡御厩邸第上乘,悉用五彩为鬃尾之饰,奇鞯宝辔,充满道途,亦可观玩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三·五月(重午附)》

明代手抄本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三五月(重午附)中记载:“仲夏一日,禁中赐宰执以下公服罗衫。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内司意思局以红纱彩金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又雕刻生百虫铺于上,却以葵、榴、艾叶、花朵簇拥。内更以百索彩线、细巧镂金花朵,及银样鼓儿、糖蜜韵果、巧粽、五色珠儿结成经筒符袋、御书葵榴画扇、艾虎、纱匹段,分赐诸阁分、宰执、亲王。兼之诸宫观亦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如市井看经道流,亦以分遗施主家。所谓经筒、符袋者,盖因《抱朴子》问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佩赤灵符挂心前,今以钗符佩带,即此意也。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端午节佩戴香囊,使用菖蒲、艾草等习俗均有辟邪作用。端午阳气旺,且艾、菖长势茂盛,每年端午人们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阴邪的习俗,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同时,驱五毒亦为辟邪之一。而“钗符”作为端午节避邪的一种头饰,亦多见于宋代有关端午的诗词之中。

《贺新郎·端午》

宋·刘克庄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贵妃阁端午帖子》

宋·许应龙

丹篆钗符彩缕鲜,承恩侍宴玉皇前。

一年一度为端午,此去应须亿万年。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

《端午帖子 其三 太上皇后阁》

宋·周必大

丹篆钗符小,朱丝臂缕鲜。

都无邪可辟,祇有寿方延。

《淳煕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閤六首·其一》

南宋·崔敦诗

玉燕垂符小,珠囊结艾青。

更将长命缕,侵晓奉慈庭。

《赐粽》

明代·章懋

细葛香罗试新暑,太平时节逢重午。

五兵辟尽百邪消,不用钗符悬艾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

从这些诗词来看,“钗符”确实是一种辟邪的饰物,并与端午有关。“钗符”是何物,长什么样?1988年9月下旬,在德安县宝塔乡杨桥村桃源山发掘清理一座南宋墓葬。墓主为南宋周氏墓,葬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墓主人右手持桃枝,桃枝上边系着两个粽子。同时,墓中发现一件金钗,出土时插在墓主人发髻一侧。钗梁缀一个三厘米左右的罗制小袋,小袋外面是小珍珠作的网罩。据一些学者考证,此钗梁下悬缀的方形小袋便是宋代文献诗词中记载的“钗符”(符袋),亦有学者认为是诗词中的“珠囊”。根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的记载,及相关诗词中的描述来看,“钗符”的功能亦为辟兵(五兵),是自汉晋时期五月五日辟兵的延续,这种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清代银镀金累丝点翠方天画戟簪。其上为银镀金累丝龙头方天画戟的挑竿,竿头垂两挂流苏,每挂各有8颗珍珠,一个以珊瑚蝙蝠为腰结,下边一个玉鱼坠角;一个绿松石方胜腰结,金镶碧玺天茄坠角。此件发簪相对于晋代时期的五兵簪更为华丽,其功能和寓意应该也是辟兵。

到了明清时期,兵器造型的小饰物依然兴盛。其材质多见玉质、银质和铜质。而兵器的造型也比汉晋时期更多样化,斧、钺、剑、戟、刀、锏、锤、叉等等。而这些兵器造型的小饰物小则2、3厘米,大则10厘米左右。尾部都有一圆形小孔用于穿系,并和两汉魏晋时期一样,都是一组少则三五件,多则十来件串在一起进行佩戴。其功能亦和两汉魏晋时间差不多,属于道教文化的饰物,主要就是“辟兵”(辟邪)。但此时这些兵器造型的饰物是否与端午有关,由于缺少相关的文献资料考证,暂时不能确定。

参考资料:

[1].端午节简介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2024-1-10]。

[2].纪婷婷、李志芳《胡家草场汉简1039号简所记辟兵术考》,《文物》2020年第8期。

[3].同上。

[4].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