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364轮竞价,6月20日开始的青岛2024年第二次土拍中,备受瞩目的崂山王家村地块以楼面地价39516元/㎡成为新的地王,这个价格甚至超过了栈桥旁莱阳路8号的楼面地价33901元/㎡。

拿下这块地的是青岛海业益佳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个股东分别是青岛海业石油有限公司持股60%,王家村社区居民委员持股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业石油的老板兴趣广泛,除了石油、地产之外,贸易、物流、货运都有涉猎,还持有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份,以及已经被“限高”的千帆港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30%股份。

做石油的固然财大气粗,但能否跨行做好地产尤其是豪宅,还得且行且看,他家上一个知名项目,是城阳仙山花园。

来看一看,上周青岛楼市发生了哪些事。

1、中海雲境涨价5百!

位于青岛市北区的央企大盘中海雲境宣布自7月1日起每平方米涨价500元,理由是“销售火爆,市场供不应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然想起去年7月青岛中海的降价理由:“营销总监喜得千金,全场房源价格可谈。”

真是有点喜欢中海的营销,时刻不忘趣味性,向世人诠释了幽默的传播学意义。

2、又大又好的九顶山地块不勾了?

原定于6月21日拍卖的青岛西海岸九顶山地块,突然在当天早晨宣布暂停出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江山南路东、富春江路北的这块地建筑面积33.83万㎡,起拍总价23.77亿元,起拍楼面地价7024元/㎡,是青岛二批次出让地块中体量最大的一宗。

不仅面积大,该地块位于黄金地段,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实实在在的好地一块。

当然,业内都知道这块地属于西海岸的一家本土开发商,毕竟前期拆迁是他们,前期规划中标也是他们。

这就是青岛土拍最常见的方式:官方用语是“用地预申请制度”,坊间称之为“勾地”。

花轿都抬到门口了,咋就突然不勾了呢?

3、城阳碧桂园打响降低物业费第一枪!

6月20日,位于高新区的碧桂园翡翠城宣布将物业费从3元下调至2.7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降费的原因,是城阳区住建局要求按照青岛物业新规,在6月底前调整到位,否则将依法移交市监局查处并扣除信用分。

青岛物业新规要求,收费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以内物业费最高为3.02元/平方米,8-15万平方米以内最高为2.77元,15万平方米以上为2.52元。翡翠城的住宅建筑面积约12万5千平方米,按照规定不能超过2.77元。

高新区楼盘相对较新,物业费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关于物业费的投诉几乎遍及此间的十余个小区,青岛物业新规选在这里打响第一枪,也算是立威与实效兼顾吧。

4、5月份青岛二手房创下历史!

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青岛二手住宅同比价格指数下跌8.6%,创下历史最大跌幅,而这已经是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跌幅。

不止青岛,本次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同比价格指数全部下跌。

青岛新房也差不多,没创历史但是4.7%的跌幅也不小。

等着看看6月份的数据吧,如果还是不行,说明5月份那些史诗级的救市政策还不够“史诗级”。

5、西海岸2600套资深烂尾房年底交付!

当代华府、蔷薇国际等西海岸楼市的资深烂尾楼有了交付时间表,相关领导近日在行风在线节目中表态,4个项目的2630多套房屋计划在今年年底确保交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地产开发面积占青岛三分之一的西海岸,不仅烂尾楼数量居高不下,成因也是千奇百怪,解决起来难度颇大,西海岸方面为此想了不少办法。

烂尾楼既亏民生又损形象,不想办法也不行啊。

6、城中村改造出新规!

6月18日公布的青岛城中村改造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安置房建设时长控制在36个月以内,品质不得低于周边商品房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6个月是硬指标好执行,品质这个问题怎么衡量?和周边商品房如何比较呢?

安置房与商品房同品质的要求喊了很多年,如何破题始终是个困扰。不止青岛,全国范围内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是自己家里用的,一个是拿去卖的,本质上的区别客观存在。

如何把品质调平,体现管理水平。

7、上合再迎28条利好!

继年初山东省政府发布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的21条举措后,青岛市政府也在本月中旬推出发展上合的28项务实举措,从举措含金量来看,上合可谓集省市两级的万千宠爱于一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这些年支持上合发展的政策就没停过,含金量也都足够,那种“就要你飞起来”的决心显而易见,也无比坚决。

如果不是太缺钱用,已经置业上合的业主们眼下别急着卖房,等一等也无妨,看起来时间是上合的朋友。

8、青岛为何频建大体量保障房!

6月16日,建筑面积16.92万平的市北区长沙路保障房项目批前公示,一个月前,建筑面积16.68万平的李沧区北汽地块保障房项目同样公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业内很多人颇为不解,不是说未来的方向是收购存量新房作为保障房吗?

没错,纯保障房的品质与管理难以保障,接受度不如混居保障房,而且还会影响新房去库存。更重要的,青岛是入选了央行千亿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计划的8个试点城市之一,既要承担收购存量新房用作保障房的试点任务,也不缺资金。

为啥还要频建大体量保障房呢?

因为蓝图虽好落地不易,有多不易呢?去年1月推出的千亿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计划,到今年3月底仅仅投放了20亿。

8个城市1000亿额度,一年多只花了20亿,说明收购存量新房作为保障房这条路并不好走。

编辑: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