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张玉凤一家四口的合影见证其晚年生活中的幸福时光。照片中,丈夫刘爱民英俊有才,眉心的痣更显独特;两个女儿美丽出众,继承父母的优秀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一张珍贵的合影记录下张玉凤一家四口的温馨瞬间,这张合影中可以看出,张玉凤一家四口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毛主席逝世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多选择低调生活,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张玉凤就是其中之一。

张玉凤,194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普通的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她只完成小学六年级的学业,便早早地踏入社会。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张玉凤偶然看到铁路局的招工启事,便决定报名一试,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成功被录用为铁路客运乘务员。

命运的转折让她有机会被调到铁道部专用处,担任毛主席专列的服务员,她不仅负责主席的饮食起居,还时刻关注主席的身体健康,出色表现使她在1970年正式被任命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

身为毛主席的秘书,张玉凤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深知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和喜好,细致入微地安排着主席的饮食起居,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主席感到舒适和满意。

特别是在毛主席生病期间,张玉凤表现得很耐心细心,不是医护人员出身的她,学习基本的医护知识,更好地照顾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机要工作方面,张玉凤处理机要文件时始终保持高度的细致和认真,确保每一份文件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主席。

面对紧急情况时,张玉凤总能保持冷静和机智,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紧急事件的解决提供了及时的信息支持。张玉凤的工作能力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认可,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她。

除了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外,张玉凤在待人之道上也同样值得称赞,在生活中,她始终保持朴实和低调的生活方式,从不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不追求奢侈和享受。

成为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后,张玉凤的工作更加忙碌了,把主要心思放在工作上,家庭方面丈夫刘爱民付出更多,努力经营好这个家。

1989年,张玉凤与丈夫刘爱民和两个女儿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一家人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刘爱民是铁道部的一位处长,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眉心有一颗痣,使得他的帅气更加与众不同。刘爱民与张玉凤的婚姻生活一直非常美满。他们的两个女儿也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长相出众、气质优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中南海后,张玉凤回归自己的生活,把重心放在家庭,照顾好孩子们。张玉凤并没有因为曾经的辉煌而沾沾自喜,而是选择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如今,已经80高龄的张玉凤依然精神饱满,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