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跟读友的聊天,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河豚计划”之前说说前天文章发出去之后的一点感想,我的感想就是,从留言区获赞最高的留言来看,其实大部分的人还是在用肾上腺素确定事实真相,而不是用大脑思考真相。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我都不支持,我支持探求真相这件事。

我总结一下目前国内很多网友亲以色列仇视巴勒斯坦的原因,这个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跟犹太人有一个类似的共同点就是屡遭外族欺凌,尤其二战期间我们被日本侵略,犹太人被纳粹屠杀,上海曾经收留过很多犹太人,此后内地网络上流传着很多犹太人知恩图报的故事,加上以色列曾经跟中国合作过“枭龙”等项目,这样一来从民间到官方,犹太人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还是挺好的,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段时间商业力量大力推广诸如“塔木德”、“犹太羊皮卷”等励志畅销书和致富圣经,连我这种不看畅销书的人都忍不住买了两本,可想而知犹太文化曾经在我国多么流行,而如今看支持以色列的人,主力也就是我这个年龄上下的人,正是当年深受“塔木德”和“犹太羊皮卷”影响的那批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那就是被犹太人掌控的美国传媒业、影视业,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电影和杂志,不断强化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悲情故事,比如那些反战电影,同情犹太人的电影,往往容易获奖,在这样的加持下,几十年如一日的灌输,同情支持犹太人不仅成了美国的政治正确,也成了全世界的政治正确,不能反对犹太人几乎已经成了铁律,即使在中国的网络上,被指成“反犹”甚至比被骂成“汉奸”的性质都严重(其实中国网友没几个人知道反犹主义的真实含义)。

犹太人通过绑定自己和美国,已经从弱小的种族变成了世界食物链最顶端的猎食者。

至于反感巴勒斯坦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巴勒斯坦人几乎100%是穆斯林,而穆斯林这几年在全球范围的声誉受诸如本·拉登等极端分子的连累而受损不少,还有一点就是分布在北欧和中西欧的穆斯林,制造的一些事端,诸如查理周刊惨案等事件让人们对这个群体产生了恐惧心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居高不下的生育率和汹涌的难民潮,以及坚持不融入当地甚至还要强硬干涉当地民众习俗的做法也让很多人难以喜欢起来。

我认为目前国内支持以色列反对巴勒斯坦的人群,主要就是因为以上原因,跟事实和真相毫无关系——坦白地说,这些人里,有几个人完整的看过一本关于中东历史的专著?加上自媒体大V带节奏,能保全自己的大脑不被大V奸淫的人非常之少,我经常能见到留言区里有的人拿着从大V那里看来的荒唐观点来当作自己的观点向我输出,只感觉到悲哀,而不是好笑。

这几年下来,我写了很多关于中东和俄罗斯的文章,但是几乎没有人能认真看完并真正给出建设性的意见,绝大部份人都是一看不合心意就走了,还有的则要骂几句,直到昨天遇到廖兄,看到他一句话,真的有瞬间破防的感觉:几年下来,总算有个明白人一句话就点明了当前简中网络的根本性弊病,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即使几年来写了那么多文章只有这一个人看懂了,也是值得的,何况我觉得不止廖兄一个人,应该还有其他很少很少的一些读友,即使如此,我也知足了。上面红色方框里的那句话,可谓一语中的,说破了当今简中网络上人声鼎沸但没有真相的人群的知识性缺陷+性格缺陷:没有了解清楚就急着站队。

今天应最上面那位读友的点菜,说说跟河豚鱼计划相关的有关犹太人跟中国的一些事情。

关于“河豚鱼计划”目前能看到的资料不多,主要有以下三本:言实出版社的《河豚计划》、煦明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由美国人马文·托克耶、玛丽·斯沃茨合著的《河豚计划》正体字版本及其中译简体字版本,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河豚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马文·托克耶、玛丽·斯沃茨合著的《河豚计划》英文原本,由亚马逊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马文·托克耶、玛丽·斯沃茨合著的《河豚计划》正体字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马文·托克耶、玛丽·斯沃茨合著的《河豚计划》简体字版本,以上几本我推荐读美国人写的那本

首先可以确定是这个事情不是凭空捏造的,因为有历史记载在这里放着,也有叫得上名字的档案资料,咱们简单说下这件事。

“河豚计划”是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提出的一项计划,希望采取扶植、亲善犹太人的政策,来巩固他们在伪满洲国的统治,并影响英美的对日本的态度。

“河豚鱼计划”是日本人主导,犹太人积极配合的一项在我国东北建立犹太国家的计划。

1922年,两位被派往西伯利亚帮助白俄抵抗红军的日本军官安江仙弘和犬冢惟重回到了日本,他们在俄罗斯期间深入了解了犹太民族,认为这个民族的很多特性可以加以利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前夕,安江仙弘和犬冢惟重加入了日军的“满洲系”。

1935年,鲇川义介首次提出了“河豚鱼计划”,这个计划有个很长很拗口的正式名称叫做《一项邀请五万德国犹太人来满洲国的计划》,日本人认为犹太人富有,等同于肥美的河豚(Fugu),但是犹太人也很危险,经常背刺恩人,所以必须去其“毒素”后食其美味,所以就取了这么一个名称,“河豚计划”这个名称最早由上文说到的日本海军大佐犬塚惟重提出。

鲇川义介:日产(NISSNA,尼桑)汽车和富士财团的创始人,甲级战犯,出狱后曾任日本参议院院长,1967年死于肺炎。

抗战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制订在中国东北建设犹太国家(其实就是殖民地)的步骤,1937年12月,在哈尔滨马迭尔旅馆召开了第一次远东犹太社区会议(这样的会议一共举办了三次),与会代表有来自上海的犹太财阀和来自神户的日本军方代表。日本陆军特务机关长樋口季一郎少将发言称:“日本人没有种族偏见,日本人民珍视它同犹太人民的友谊,日本正准备和犹太人民合作……保持密切的关系。”

一直被中国人民厚待的犹太人也在本次会议上做了发言并通过了一项告全球犹太人、犹太组织的决议:

“我们,出席这次民族性会议的犹太人,在这里宣布,我们在国家法律之下享受种族平等和公正,并将与日本和满洲国合作以建立亚洲新秩序。我们向我们的共同宗教信仰者要求帮助以平等对待和在东北建立犹太国承诺为条件。”

但这个计划随着日本与德、意两国的结盟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破产,未能实施,否则今天的东北历史就要重写了。

接下来说说这个计划的部份重点细节。

二战爆发前,欧洲和苏俄对犹太人的态度已经很不友好,很多犹太人纷纷逃离欧洲和苏俄,而当时对犹太人最友好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如今的巴勒斯坦,一个是中国的东北。

当时的中国东北居住着很多从苏俄逃过来的犹太人,这些人擅长经商,有大量资金,他们帮助日军经营东北,以此获得很多特权,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后来从欧洲经立陶宛来东北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东北本地人和一些俄罗斯势力联合起来抵制犹太人大量涌入东北,就在日军打算采用武力镇压东北中国人的时候上海沦陷了,于是日本打算将大量犹太人安置到上海,以减轻东北的压力,同时因为上海气候和经济更好,可以向犹太人收取更多的“安家费”。

随着上海沦陷,日本人和犹太人的“河豚计划”从最早的东北逐渐扩展到南中国,第一站就是上海,所以,“河豚计划”并不仅仅局限于东北,而是中国全境,与此同时,和犹太建国相关的会议也从哈尔滨和大连挪到了上海。

1938年12月5日,日本内阁召开著名的“五相会议”(首相、蔵相、外相、陆相、海相),就河豚计划达成一致意见。

这个计划只有日本人剃头挑子一头热是肯定无法成形的,用中国老话说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日本人提供武力,犹太人提供资金,用中国的土地给犹太人建设一个犹太国家,日本许诺对犹太人不采取歧视政策,并给予他们一块中国东北的土地复兴犹太国,犹太人则用他们的财富帮助日本人在东北和以后被侵占的土地上进行投资,并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这一点非常重要。

“五相会议”之后,由陆军大佐安江仙弘和海军大佐犬塚惟重以及上海总领事石黑四郎负责制定详细方案。1939年6月推出《关于利用在中国握有实权的犹太人促成美国的远东外交政策和舆论向对日友好方向转变的具体措施》,7月推出《关于引入犹太资金的研究和分析》。

这些报告的核心是怎样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犹太定居点,地点包括“满洲”各地和上海。这些计划规定的大小不同的犹太定居点的人数从18,000人到60万人不等,还包括居住地土地规模的详细资料,以及学校、医院等设施的安排。

“河豚计划”承认犹太人居留地将享有完全的宗教自由,以及文化和教育实行自治,但日本人比巴勒斯坦人和美国人都更有洞察力,他们只打算让犹太人实行表面上的自治,实际上必须将犹太人置于密切监视与控制之下。他们害怕犹太人如同《锡安长老会纪要》所描述的那样,将会逐渐进入日本的主流政界和经济界甚至控制整个日本。

为了推进“河豚计划”,犬塚惟重与欧洲犹太人社区建立起联系,到1939年已经初见规模,同时还建立了由日本人、中国人、欧洲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共同筹资的太平洋贸易公司。这个公司成立的巨大意义在于它公开表明日本人与犹太人开始合作

虽然上海沦陷了,但是日本陆军(长州藩势力)向上海输送犹太人的过程并不顺利,最大的困扰不是中国人,甚至也不是跟陆军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日本海军(萨摩藩势力),当时上海在日本海军的管辖之下,向上海运送犹太人的最大阻力是犹太人。

当时的上海是沙逊家族、哈同家族、亚伯拉罕家族、嘉道理家族等老牌犹太老钱的聚居地,当逃亡到上海的犹太人越来越多时,这些老家族及其组织不再允许更多犹太难民进入上海。

日本军方虽然杀起中国人来不眨眼,但是对这些犹太资本真的很客气,立即就采取了限制犹太人继续涌入上海,因为日军要靠这些犹太资本给他们拿钱,好为侵略中国铺路。

日本军方限制欧洲犹太人进入上海的做法引起了美国犹太财团的不满,威胁要降低和减少给在中国区域规划犹太社区的费用,美国犹太人大会(American Jewish Congress)主席斯蒂芬·怀斯(Stephen Wise)和罗斯福总统是朋友,他对日本在东北和上海的做法很反感,怀斯认为日本是德国的盟友,而德国的战争实力不能跟美国比,所以,该计划(河豚鱼计划)没有可行性,相反,如果是美国来实施这个计划,那就行得通,所以他不客气地跟田村光三(日本企业家)说跟日本合作的犹太人都是卖国贼。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先是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导致犹太人从欧洲前往日本的陆路交通变得非常困难,接着是1940年苏联侵占波罗的海三国,切断了犹太人逃离欧洲到中国的路线,同年7月近卫文磨组阁,强硬的东条英机一上来就免除了犹太专家安江仙弘的一切职务,同年9月,迫于战争形势,日本与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了同盟条约,希特勒严厉禁止日本从事任何有损第三帝国的事情,尤其是接纳犹太人这件事,必须中止,其实截止到这个时候,“河豚计划”已经算是被希特勒叫停了,而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已经彻底站到美国的对立面,更加不在乎美国犹太人的看法,干脆攻入租界,许多犹太人作为敌国公民被逮捕,这更是彻底得罪了美国犹太财团。

抗战前期,美国和英国的犹太财团通过民间贸易形式绕开国会向日本售卖大量橡胶、钢铁和石油等战略物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又给予国民政府很多援助对抗日本,所以犹太财团和美国政府在这场战争中都大发战争财,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和日本彻底翻脸,这种局面才算被终结。

“河豚计划”之所以成为一场闹剧,那是因为执行这个计划的是日本,日本既要遵从德国又想讨好美国,偏偏德国和美国是死对头,所以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这个计划的执行者如果换成美国或者苏联,我们还敢想象后果吗?

结语

文章结尾说说沙逊家族,沙逊家族崛起于巴格达,出走到印度,然后从印度往中国贩卖鸦片,沙逊家族后来成为向中国贩卖鸦片最多的英国公司,中国的鸦片泛滥到“国无可用之兵”的地步,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震怒,于1839年命林则徐禁烟,林则徐一口气烧了两万多箱鸦片,沙逊家族的鸦片约占二分之一,损失惨重,沙逊家族联合了很多英国公司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英国此前因为满清闭关自守、不肯跟自己做生意一直不满,沙逊家族鸦片被烧正好成为发动战争的理由。

此后沙逊家族在中国的事业获得突飞猛进,涉足中国的各个领域:1864年沙逊家族在香港成立汇丰银行,业务进展非常好,此后又拿下了清廷的铁路经营权、关税等巨额收入来源。

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历来都有犹太资本的影子,沙逊家族当然也少不了,沙逊家族就曾经是上海滩的首富,这个首富的地位就是靠鸦片堆起来的。

英商新沙逊洋行是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台维特·沙逊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立,初期主营业务是鸦片和纺织品,新沙逊每年运进上海售卖的鸦片平均约5000箱,价值300多万银两,利润达100万两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彼时上海滩首富维克多·沙逊,南京东路和平饭店(原名华懋饭店)的建造者,该酒店建于1929年,是上海80年代之前最豪华的酒店,接待过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鲁迅和宋庆龄曾经在这里接待卓别林、萧伯纳等人

犹太人擅长经商但是名声不好的原因,在维克多·沙逊的经营风格上也能看出来:他采用重资产经营,利用金融杠杆大量收购,还通过抵押放款的方式吃没押产。

新沙逊集团对抵押放款的条件极为苛刻,押价极低,一般仅抵产价的百分之三四十,但利息却很高,至少要8厘,甚至1分以上,欠息不付,要按季加入本金,利上加利。许多押户到期无力归还,只好任其吞没。如湖北路迎春坊、唐山路润德里、昆明路原德里、黄陂南路安义里和泰晤士大楼、华盛顿公寓、静安公寓等等,都是新沙逊集团用这种手段吞没的。

新沙逊还用出租土地给他人造新屋到期屋归地主的办法,吞进了大量房屋,把经营房产的风险转嫁给赁地造屋者,自己保有土地增值利益。

到了抗战爆发前夕,沙逊·维克多嗅到了大战来临,推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简称“镑券计划”),意图将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拿到手中,但是遭到了国民政府的强力阻击,最后只好作罢,松湖战役后沙逊·维克多开始向国外转移资产,1945年抗战胜利后第二次撤资,1949年之后,沙逊·维克多开始交出资产,1958年10月结束在华业务。

我跟犹太人无冤无仇,而且我喜欢以色列,但是看到有的人把犹太人和以色列说成人类的至圣先师和道德楷模,这未免和历史记载冲突太大,犹太人千百年来一直被世界多国排斥,这现象其实也值得我们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会不会和他们的经商方式尤其是放贷的方式有关?还有就是,犹太人的知恩图报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埃及人收留了以色列人,但是当喜克索斯人攻打埃及时犹太人支持喜克索斯人,埃及人打跑了喜克索斯人开始找犹太人算账,直到摩西出现,这才有了“出埃及记”,逃回迦南。

波斯帝国摧毁了巴比伦,释放了“巴比伦之囚”,允许这些犹太人回到迦南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当马其顿攻打波斯的时候,犹太人成了马其顿的向导,罗马帝国的两次犹太战争,被各种搜索引擎修改成“勇敢的起义”……

以上说的是历史,再看看现实。

上海是救过几万名犹太人的城市,他们是怎样说上海的呢?2023年9月22日,以色列驻上海领馆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内容是让两个会中文的以色列领事人员在街头采访上海市民,让其品尝“最受以色列人欢迎的三款零食”,在视频中,以色列外交人员用“上海夏日的法租界”来称谓自己所在的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普通以色列老百姓这样说,也许可以理解为无知,但是外交人员这样说,合适吗?

今年5月6日内塔尼亚胡说二战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帮过犹太人,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不仅德国人为辛德勒感到不值,我国上海的犹太难民纪念馆也刚好到了需要维护的时候,于是宣布闭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犹太人,学术性的著作,比如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有过叙述,我不方便重复,除此之外各种文艺作品也有描述,比如莎士比亚1596年也曾写过关于犹太人的故事《威尼斯商人》,文学演绎的背后是深刻的社会问题——427年前,莎士比亚为什么用犹太商人做反面素材?这说明那个时候的犹太人已经普遍性被人不待见了,如果是个别犹太人行为不端,又怎会在全世界形成一个在千百年里都是负面形象的民族形象?

现在的影视作品和网文,把犹太人说成完全无辜的白莲花,几千年来一直备受欺凌,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黑历史?哪个民族敢说自己从来没做过不该做的事?但是,很多中国网友宁肯相信他祖宗曾经做过见不得人的龌龊事,都不愿意相信犹太人也曾经做过背信弃义之事。

不管是多好的人,只要他甘愿加入一个组织,那他的首要特征就是他必须执行这个组织的宗旨,而他个人的个性,甚至人性,都要服从于组织性,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不管犹太人还是其他人,我们都不要对民族、国家、政党这类政治性团体打上道德烙印,这是想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必须面对的门槛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1947年前往巴勒斯坦的犹太难民在船上打出横幅:“德国人摧毁了我们的家庭和家园,你们不要摧毁我们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二图:2016年8月16日,以色列士兵在约旦河西岸南部城市希伯伦附近搜查巴勒斯坦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