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初夏时节,小龙虾等水产迎来了上市旺季。在横山区白界镇胡石窑村的一处小龙虾养殖基地,工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下笼撒网,不一会儿就能打起一网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现在养殖的面积有120多亩,包括螃蟹、鱼等水产品,单一的龙虾的年产量在20吨左右,按市场销售额能销售到50到60万左右,目前正是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最肥美的季节。”横山区巨山农业有限公司养殖负责人赵智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们生活日益丰富的需求,近年来,为有效增加水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榆林依托水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小龙虾、蟹类、贝类等水产引进试验示范规模,积极探索合作养殖模式,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胡石窑沟村就是利用村里的水资源优势,引进水产企业带动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公司和胡石窑村达成一个合作模式,把村里的土地、闲置的鱼塘流转过来,进行科学养殖,同时从销售利润上给村里分红,还雇佣村里的劳动力,增加他们的收入。”赵智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产赋能乡村振兴,前景在望。近年来榆林特色水产养殖蒸蒸日上,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稻田蟹、青蟹等水产品从引进试验到实现量产,在科技的加持下基本趋于成熟。自2019年首次引进各类水产养殖以来,全市小龙虾的养殖面积达500亩,南美白对虾年产量20万斤,稻田蟹养殖 4.4万亩,已是振兴乡村的优势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榆阳、横山、定边、靖边、子洲、府谷等地都实现了水产量产,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养殖户们也激发出很大的养殖热情。”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渔业生产科负责人田彩红说,海鲜类的水产品很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又高,是农户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记者 李志东 王疆瑜

编辑 刘雅娇 校对 拓智慧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