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这部剧,真是把婚姻的现实问题摊开来了。

玫瑰和方协文的婚姻,简直就是典型的"向下兼容":

婚前双方父母没见过面,户口本还是寄来的;结婚住的是招待所,连礼金都没有,还被婆婆各种嫌弃。

怀孕后,玫瑰还被要求辞职在家待产,这剧情看得我都有点接受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女孩子啊,总喜欢那种能给自己带来情绪价值的男生。

喜欢那种百依百顺,把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感觉。

但说实话,我也不觉得庄有多好。

要我选,我宁愿选庄,至少他直来直去,我看得清楚他的为人,能做出判断。

总比被甜言蜜语哄得团团转,到最后发现是个火坑,想跳出来都难。

玫瑰这一路走来,似乎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她选择的,不是简单的谁比谁好,而是她人生的不同阶段。

每段感情,都是她人生的一部分。

她全心投入,但最后发现,自己挑男人的眼光确实不怎么样。

苏更生说过,成年人的恋爱都充满了算计,但玫瑰不同,她似乎天生就有爱人的能力。

从20岁的初恋,到30岁经历婚姻,再到40岁重遇爱情,玫瑰通过爱人,学会了爱自己。

这部剧最大的槽点,就是初恋那段太不像初恋了,更像是炮友。

现实中,大家第一次谈恋爱都是那么纯真羞涩,哪会一见面就那么激情。

其实,和初恋去法国也挺好。

他上班,你上学,学艺术的去法国不是正好吗?

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如果还相爱,那就生孩子。

就算出了问题,也可以选择回国,或者继续留在法国。

总比后来结婚10年,有孩子后再离婚要好。

这剧告诉我们,没有所谓的好男人,也没有所谓的完美女人。

不要对爱情抱有太多幻想。

女性一辈子最大的课题,就是修炼自我,学会与自己相伴,而不是寻找爱情。

富养女在向下兼容的时候,就逐渐黯淡了。

这部剧的精神内核,似乎是"先爱再说,不行就换"。

但现实中,我们不能这么简单。

黄亦玫就是这样热烈而真诚地经历着。

虽然我们现在看得很生气,但她在每段感情中都问心无愧。

分手了、离婚了,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经历。

总之,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父母子女,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不要过于执着他人是否完美,是否适合自己,而是要问问自己,喜不喜欢对方,相处是否舒服。

把自己的成长和感受放在前面,不是自私,而是只有先对自己真诚,才能对别人真诚。

在任何关系中,带着真诚和尊重去相处,哪怕最后没有好结果,也是不错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