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宁静)为持续推进高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走深走实,从源头上降低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发案率,实现高效“两升两降”的工作目标,同时提高高校师生识骗、防骗、拒骗的意识和能力,6月20日,公安灞桥分局狄寨派出所组织民辅警以“警校联动·反诈防骗”为主题深入辖区6所高校召开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座谈会,并开展一系列入脑入心的反诈防骗宣传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座谈会上,民警就辖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情况进行了通报,通过典型案例及详实的数据,向参会人员详细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手段以及社会危害性,并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主要原因。民警提出:一是要做好高校内部宣传防范,尤其是高校内的教职员工,要遵循“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的原则,将反诈宣传列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二是派出所将持续深入高校,针对校园广大师生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点穴式宣传教育,切实筑牢广大师生识骗、防骗思想防线;三是要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情况,犯罪手法,共同研究打击和防范对策,切实从源头上降发案,惠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民警与治安协理员一道通过悬挂反诈防骗横幅、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结合近期真实案例,面对面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向来往广大师生讲解了各类电信诈骗类型案例,分析了当前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和预防电信诈骗的主要方法,普及了各类诈骗的应对方式和防范措施。对非法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和电话卡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反诈意识,认清涉“两卡”犯罪的严重危害性,要自觉远离和抵制涉“两卡”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民警还告诫广大师生不要被诈骗分子所营造的假象所迷惑,叮嘱同学们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告知他人,天上从来都不会掉“馅饼”,切莫贪图小便宜,更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在遇到各种骗局时要保持冷静,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以此帮助广大师生筑起牢固的反诈心理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狄寨派出所一直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五个转变”,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派出所治安管理新路径。紧抓源头治理,针对校园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创新宣防形式,采取“手机终端宣、重点场所宣、群体精准宣、预警劝阻宣”的“四宣”举措,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推出“反诈知识考试”。通过组织辖区6万名在校师生考试做题的方式,加深群众对反诈知识的掌握。同时,根据考试成绩精准识别出易受骗人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反诈宣讲。通过细致研判大学城警情,强化治安巡逻、联合高校保卫部门建立“警校共管”机制,成立高校反诈联盟,社区民警利用开学季、放学季、毕业季等窗口期,以及新生军训、院校活动和社团招新等时机,积极举办线下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提高学生防范意识,电诈发案率大幅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反诈防骗宣传进高校活动,为全体师生构筑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防线,有效营造了警校联动携手共同参与反诈防骗的良好氛围。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影响高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安全感的突出因素,与新型违法犯罪对校园安全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相比,电信诈骗及传统的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等校园治安问题,依然是公安机关与高校需共同面对、携手破解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