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州有个声名显赫的“许氏家族”,这个家族诞生了很多名人,尤其以许崇灏、许崇济与许崇智最为出名,这三人也被孙中山称为“许氏三杰”。孙中山高度评价了许氏兄弟的贡献,并赠送给许母一块“教子有方”的牌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是“许氏家族”的一员,他的名字叫许崇清,近代历史中,许崇清致力于教育救国,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许崇清担任了广东省副省长等职务,那么,他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许崇清出生于1888年,祖籍广东汕头,出生于广东广州,出生于一个当地的名门望族,不过,许崇清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许家的生活条件大不如以前,在这之后,许崇清在亲戚的帮助下完成了基础学业,1905年,他考上了官费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留学期间,许崇清的视野有了巨大的开阔,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国家强大起来。另外,许崇清也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对自然科学、哲学和教育学都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掌握了日语、英语与德语,为将来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做好了准备。

1920年,许崇清离开日本,返回国内,投身教育界,致力于教育救国,担任了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等职务。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许崇清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见证了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许崇清担任了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此后他长期担任这一职务,在风云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他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张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实行学校社会化,尤其是要加强农村学校的改造,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1931年之后,许崇清长期在中山大学工作,担任了中山大学校长、代理校长以及法学院院长等职务,期间,他积极向学生普及抗日救亡的道理,鼓励学生投身抗日救国,同时,许崇清也做了大量巩固抗日统一战线以及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后,许崇清投身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建设,担任了广东省教育工会主席以及中山大学校长等职务。另外,许崇清还积极从事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他具有较强的外文功底,纠正了很多过去翻译中的错误,同时,许崇清还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他关注国内外大事,积极撰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1961年,73岁的许崇清担任了广东省副省长,继续投身祖国的各项建设。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许崇清也受到了冲击,但他意志坚定,一身正气,拒绝造反派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同时,许崇清也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始终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傲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反派对许崇清无可奈何,只能不断迫害他,1969年,许崇清受批斗后因病去世,享年81岁。值得一提的是,许崇清有个女儿名叫许慧君,许慧君长大后嫁给了朱光亚,也就是说,朱光亚还是许崇清的女婿。

朱光亚的成就很高,不仅是两院院士之一,而且还曾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等职务,并在1994年被增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