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景迈山如同一棵古茶树,既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又在当下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我们难以分辨这座山的‘自我’与‘他者’,唯有融入其中并随之生长。”《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主编、策展人左靖说。

6月22日,“景迈山:速写、深描与想象”展览开幕式暨主题分享活动在上海思南公馆举行。即日起至7月8日,“景迈山:速写、深描与想象”展亮相思南时区画廊,展示普洱“世界茶源”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让市民游客了解景迈山、品味景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2023年9月17日,我国申报项目“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自古以出产普洱茶而闻名遐迩。它拥有五片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千百年来,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与汉族世居于此,以茶为生,共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本次展览挑选的大量影像作品中,既有“深描式”的影像民族志,对文化对象有着深入且细密的观察与捕捉,亦有较为“速写式”的视频短片,以期在在地展览中用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实现乡土教育的功能。复数的视角和文体,通过多元化的视觉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呈现出影像与地方之间忽近忽远、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同时,互为注脚,共同构建着更为立体、饱满的关于景迈山的地方性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丹的《景迈》系列作品,拍摄于景迈山的各个村寨,景迈山人特有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在湿版火棉胶摄影术中得以视觉化呈现。张鑫拍摄的视频《翁基素描》,再现了布朗族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历史与现状。全片由采茶、制茶、节日与日常四个篇章构成,最后又让镜头回到茶林与茶人身上。

去年10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左靖所著的精装版新书《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巡礼》。该书邀请了建筑师、艺术家、导演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位专家参与,完成对景迈山古茶林区域的地理历史、生态伦理、风俗信仰、节庆仪典、乡土建筑、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艺等遗产的价值梳理。今年该书将推出平装版,让更多读者通过阅读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领悟悠远的中国茶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表示,景迈山项目的出版与展陈,融插画、版画、摄影与人文研究于一体,展现了多位艺术家进行的形式多样的艺术创作,其艺术乡建实践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范式,将为我国传统民艺复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