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今晚与您分享林清玄的散文《精神树》。

精神树

文/林清玄

你看着星吗?我的星,

我愿为天空,

得以无数的眼看你。

---柏拉图

娜莉台风吹毁了我们的花园,损失最惨重的,是我们最为深爱的一对红白茶花。两棵茶花已有三十岁了,一年开得比一年繁盛,每年从秋深开到春尽,总会开出数百朵手掌大的茶花,我们常带着孩子坐在茶花盛开的园子里喝茶。如今茶花枯萎,我们坐在园子里总感到恋恋怏怏,甚至想到茶花不在,就很少在花园喝茶了。

去年秋天,妻子看到山上的茶花开了,说:“我们来重建花园吧!”

花园最重要的是花树,要种什么样的花树呢?

妻子说:“我们一家五口,每个人挑一棵树来种,树下种一些草花,就依照季节更换吧!"

在我们家都是女士至上,妻子和小女儿先挑树。妻子选了一棵有五十年历史的粉红色樱花,约有四米高。因为种一棵美丽的樱花,一直是她少女时代的梦想。

小女儿说:“我也要选粉红色的。”小女儿选的是一棵五岁的杏花,正如她的年纪相当,可以一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小美女挑的可是杏花,红杏会出墙的!”妻子开玩笑地说。

小女儿不明其意,追着妈妈问:“什么?你说什么?’我说:“不管是什么花,只要开得好,就一定会出墙呀!”轮到男生挑树,我选了一棵一人半高的笔筒树。

从小我就喜欢笔筒树,幼年居住的乡间,笔筒树可以长到两层楼高,虽是蕨类,却仿如乔木。拔天而起的笔筒树,树梢上长了羽状的叶子,真像一枝鹅毛笔;在风中摇曳的笔筒树,如同在土地和蓝天写诗。

小儿子说:“爸爸是作家,所以才选了笔筒树。”

然后,我们为在南部读大学的大儿子,种了一棵五米高的巨大福木。福木大大的、圆圆的、粗粗的,像是“壮硕的哥哥”, 小儿子说。

从小就很有主见的小儿子,为自己选了一棵二十岁的白色吉野樱,是因为去年上阳明山,看过白色的樱花,觉得很美很美,比红花更美。

这些自不同的地方移植到我们花园的树,很快就抽出新芽。有一天,春日景明、天气晴好,我们全家在花园喝茶,妻子郑重宣布:“这是我们家的精神树,以后每个人要各自照顾自己的树。”

我看着欣欣向荣的树,内心里有着美好的感动。一个美好的家是需要全家人努力经营的,而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精神之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寻找外在的精神之树,也要种植内在的精神之树。我总觉得,一个作家一定要种植壮硕的精神之树、思想之树、理想之树。因为作品只是内在精神的展现与延伸,如果自己的价值与思想不能确立,作品只是文字空洞的堆积罢了。

我的精神之树,就是对爱与美不断地追寻与确立,并随着岁月的成长,探触更深的思想,望见更高的境界。

如果我们种的精神之树够大,就会开满繁花,结满蜜果,写作只是瓜熟蒂落、信手拈来的事,我们不会因为写作使生活陷入困局,而是生活与作品齐一,生活有多少从容,作品就有多少自在;生活有多少幸福,作品就有多少欢喜。

如果我们种的精神树不止一棵,而是一座林园,就能发现每天都有花开果熟,随意采摘,就能送给有缘的人。我们不像那些没有精神之树的作家,他们容易灵感枯竭,无以为继,我们可以每天写作,直到生命的最终时刻。

我坐在园子里,看着那一棵春风摇曳的笔筒树,有着非凡之美,就像一支五彩的笔在摇动着春天。我想,我的写作不靠五彩笔,而是不断地灌溉内心的精神之树,只要内在的精神常在,作品就会长青。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其文章简约、明快、睿知、深邃,意境清明,极富禅理,看似寥寥几笔,却蕴藏着广博的心度和极丰的内练。代表作《清净之莲》 《桃花心木》 《生命的化妆》。

主播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伟伟 禹城融媒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