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虎啸龙吟》剧照▲

三国时代的女性之深宫篇·毛皇后

在虞妃被放逐至邺城冷宫后,毛氏得偿所愿,在太和元年(227年)被曹叡立为皇后。当时的她不可能想到,十年之后,自己会被如今无比宠爱自己的曹叡逼上绝路,连像虞妃那样保住性命都不可求。

黄初年间,毛氏被选入平原王府,很快便得到曹叡宠爱,出入都乘坐同一副车辇。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册封毛氏为贵嫔,次年又立为皇后。

毛皇后的父亲毛嘉本是典虞车工,身份低微,但当女儿受宠后,他也跟着水涨船高,与儿子都入朝为官。毛嘉先是被封为骑都尉,毛氏的弟弟毛曾被封为郎中。毛氏成为皇后,毛嘉又被封为博平乡侯,毛曾为驸马都尉。

曹叡对毛氏一族如此恩宠,但回报却很低。毛嘉出身低,没有文化,骤居高位,难免会闹大量笑话。据说曹叡曾让毛嘉在家中设宴款待百官,原本是给毛嘉挣面子的机会,可毛嘉言行粗鄙,一口一个“侯身”,成了官场笑话。不过曹叡对毛氏的宠爱让他一度忽视了这一切,对毛氏一族仍然相当照顾。青龙三年(235年),毛嘉去世,曹叡追赠其为光禄大夫,改封安国侯,食邑增加至一千户,谥号为节侯。青龙四年(236年),曹叡又追谥毛皇后的母亲夏氏为野王君。

但曹叡毕竟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老曹家最牢固的基因就是“好色+翻脸不认人”,感情来得快来得浓,可一旦逝去就找不到一丝旧日恩义。曹叡对毛皇后也是这样,日子久了,感情转淡,看毛皇后也越来越不顺眼。

有人曾经猜测,皇子曹殷的夭折是否也影响了曹叡和毛皇后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太和五年(231年),毛皇后生下皇子曹殷,这是曹叡的第三个儿子,但前两个都已夭折,可想而知曹叡对正宫生下的这个孩子会有多么喜爱,但也许是基因问题,加上当时孩子夭折实在过于普遍,曹殷未满周岁就离开人世。

因为儿子夭折而迁怒于母亲,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但从此后曹叡对毛氏一族的各种照顾,对去世的毛嘉夫妇进行追谥的举动来看,此时的曹叡对毛皇后仍然不错,起码仍然是“相敬如宾”的层面。

真正让毛皇后没有立足之地的原因,是曹叡有了新欢,也就是郭夫人,也使得毛皇后日渐失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初元年(237年)九月十五日,曹叡赏游后园,召后宫才人以上嫔妃参加饮宴。郭夫人说应请毛皇后一起来,曹叡不同意,并告知随从不得将此事告知毛皇后。次日,曹叡和毛皇后见面,毛皇后问了一句“昨日宴游北园,玩得开心吗?”曹叡大怒,认为是侍从泄密,下令杀掉十几名侍从,又将毛皇后赐死。

有人认为曹叡赐死毛皇后,是因为自己行踪被毛皇后所知,证明对方在自己身边安插耳目,出于安全考虑才痛下杀手,这实属想多了。毛皇后作为后宫之主,知道皇帝在后花园游玩设宴,实在是再轻易不过的事情。这种风传小道消息的耳目,在任何朝代的后宫里都广泛存在,禁之不绝。在这个封闭的小社会里,所有人的心思都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忙于站队,而且因为空间狭窄,所闻所见都是“皇上今天对谁笑了一下”“皇后今天开不开心”“某妃今天吃啥崩了呀”之类的破事儿,对风吹草动极其敏感,消息自然传得快。

即使曹叡想对这些风传消息之举来个杀鸡儆猴,也不会殃及毛皇后。更大可能是曹叡在等待一个机会,就像当年等待虞妃犯错,继而顺理成章将之打入冷宫一样,目的则是扶正受宠的郭夫人。区别仅仅在于虞妃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毛皇后则没有这样的机会。

还有一种更为隐秘、很可能被史书隐去的可能性,就是曹叡当天所做的并非游园设宴,而是极度荒淫之举,因此才要瞒着毛皇后,才会在事情泄露后处死当天在场的侍从,才会在盛怒之下为了面子赐死毛皇后。

这种猜测并非无稽,因为曹叡的好色遗传了曹操和曹丕,甚至“青出于蓝”。史书记载,曹叡大举搜寻美女充实后宫,耽于逸乐。

不过曹叡并没有进行名义上的废后,毛皇后死后,谥号为悼皇后,葬于愍陵。毛曾也得到补偿,先后任散骑常侍和羽林虎贲中郎将。但这些举动无非是故作姿态,在剥夺生命的情况下,所有补偿都是没有意义的。

《三国演义》也提到这事儿,罗贯中倒是给毛皇后报了个仇。他在书中写道,曹叡在梦中见到毛皇后引数十无辜被杀的宫人前来哭诉索命,惊吓之下一病不起,于是临终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