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调反击欧盟猪肉倾销,中欧贸易战是否已成定局?中国反击一针见血,日本看出些许端倪,这又是在下一盘大棋吗?中国回击留有余地,欧盟要抓紧时间!

中欧贸易战已成定局,日本料定中国在下大棋

前段时间,欧盟委员会作出裁决,确认中国的电动汽车构成了所谓的非法补贴,故而,对中国的三家电动车企业分别追加征收了不同份额的惩罚性关税,极大的干扰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但中国也没有坐以待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宣布对欧盟的猪肉产品开启反倾销调查,虽然整个调查的周期将持续长达一年时间,这一行为已经向欧盟释放足够强烈的信号,表明中方不会任由自己的企业被欧盟随意宰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不少西方媒体对于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都表现出了一个悲观的态度,认为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战已经成为定局,区别只是在于激烈的程度与否。同时,在中国针对欧盟推出第一手反制措施后,又有传言宣称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还有更多的制裁正在酝酿,而日本媒体则看出了一些细节,中国似乎是在下一盘大棋。

根据日本时报的报道称,与过去一样,面对这些贸易层面上的争端,中国正在采取行动予以积极应对,用于惩罚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用策略规避两败俱伤,痛打欧盟七寸

但在事实上,中国的反击与曾经的中美贸易战完全不同,没有对欧盟实施全面性的惩罚措施,反而更像是沿用了先前的“澳大利亚模式”,针对欧盟几个国家的“痛点”进行精准打击。

比如说在今年的一月份,中国就针对欧盟的白兰地提供了反倾销调查,相关的调查可能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但中国商务部也有可能会像澳大利亚模式一样,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的前提之下,提前初步性的宣布追加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欧盟出口的白兰地,就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作为白兰地主要出口国的法国,是欧盟电动车调查的最大支持者之一。

第二,中国可以轻易的找到这些白兰地的替代产品。

第三,中国是欧盟白兰地出口所需要的巨大市场

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的反制措施落地之后,对中国的消费者影响比较小,但对于出口国却能造成巨大的损失,相当于直接打了对方的“七寸”,而不是在常规贸易争端当中容易形成的“两败俱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中国商务部宣布的猪肉反倾销调查也是如此,失去了欧盟的猪肉进口,中国很容易在国际市场上找到进口替代,诸如巴西等南美国家会因此受益,但主推欧盟电动车调查的西班牙,却离不开中国这个占据出口总额五分之一的巨大市场,将面临极其惨重的经济损失。

先前有传言一块收拾的葡萄酒,在内核上也没有脱离这个框架,法国是对华出口葡萄酒最多的欧洲国家,但如今中澳关系已经解冻,且全球葡萄酒市场已经陷入了供大于求的状态,一旦欧盟遭受制裁,市场补缺会在第一时间内被填补。

让欧盟紧张了许久的乳制品关税调查就更不必多说,来自欧盟的乳制品占据了中国三分之一的进口总额,由法国,丹麦,荷兰,德国四国瓜分,但中国的国内的优质乳制品产能也在不断提升,而内部消费市场也在不断缩小,一增一减,直接抵消掉了关税壁垒所能带来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没有全力出手,反击还有余地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同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中国依旧没有全力出手。

先前曾有传言称,相关的新能源车企向中国的主管部门建议,对进口自欧盟的大排量燃油汽车提高进口关税,但至今没有传出过任何的相关消息。

而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当发达,本土的产品已经能够实现“平替”,即便没有欧盟的汽车进口,也不会影响到国内的消费市场。但对于欧盟来说,中国却是极其重要的汽车出口国,单单是一个德国,就占据了中国汽车总消费市场的40%。换句话来说,在汽车行业上,中国可以没有欧洲,但欧洲离不开中国,恰巧也符合了我们先前所总结出来的几条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在实际执行上,中国却似乎没有采纳相关的建议,其中的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中国有着大量汽车贸易往来的德国,是欧盟内部坚定的“反加税派”,且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与技术合作,可以作为中国分化欧盟内部的重要倚仗,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最后事不可为,再对欧盟汽车追加关税也不算晚。

另一方面,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化,欧盟本土的制造业本就已经是风中残烛,如果中国再在汽车行业上祭出这一颗“核弹”,那么欧洲的车企,则有极大的概率会直接被美国的企业给一锅端,欧洲彻底在经济,工业,军事上沦为美国的附庸,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出现停滞,这也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说到底,中国迄今为止对欧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只是“开胃菜”而已,在欧盟电动车关税7月4日正式生效之前,中国依旧有耐心等待欧盟做出改变,希望欧盟能够回到中欧合作的正常轨道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心而论,在现如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美国的对华战略围堵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美其名曰“大国竞争”,实则是想开历史的倒车,让世界格局重新回到“一超多强”的状态,而欧盟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微妙了,一方面,因为美国背后推动的俄乌冲突持续性流血,一方面又紧跟拜登政府的步伐,对中国频繁出招。

在冷战时代,尚且可以用意识形态来解释这种敌意,可如今冷战已经结束30多年,欧盟的盲目反华与不智,实在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