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知晓“伏”这个字的意思吗?

可能在现实当中,我们碰到很多有关伏这字组成的词,比如说伏卧,此起彼伏,降龙伏虎,甚至我们见得最频繁的就是三伏天或者说伏热了。可见,伏这个字与炎热天气是息息相关的,要不我们怎么组成很多词语呢?伏日、伏天、伏热、伏旱等等。并且伏是组成三伏天最基本的单位,因其由三个单独的伏天组成的。

今天是到了农历五月十八了,阳历6月23号。而三伏天是根据干支日来说的,因此,我们还要了解我国目前为止,除了阳历和农历,还有干支历法的。这个干支历法也是可以组成年,比如说今年2024年就是甲辰龙年,干支月和干支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干支历法,我们又可以学习很多传统文化习俗知识的。今天我们不妨来聊一聊有关干支历法的简单知识点。

干支历法是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成,并且是一个天干与一个地支组成的。我们来具体来看看干支历法的基础。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大家应该在很多地方看到过的,五行阴阳学说当中也经常出现。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干支历法就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为基础两两组合的,并且这个组合是非常有规律的。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一共有60个不同组合。人们把这一轮组合走完叫六十甲子,也就是六十年。

干支组合我们一起来简单试一试,看看你有没有找出规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卯,这就是前面十个干支对十个地支,而十干支已经用完,然后从新从甲开始对应第十一位这样的,甲戌、乙亥。前面十二个十二地支也用完了,然后从子开始循环,即丙子、丁丑依次这样组合下去,到了最后就是形成了六十个不同组合的,也称之为六十甲子。

我们把老人六十岁称之为一个花甲之年,也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已经走完了一个甲子。人生能有几个甲子,不会超过三个吧。

我们之所以交节干支历法,就是想找三伏天的入伏法则。根据老祖宗的说法“夏至三庚数头伏”,这里有两个时间节点。一个就是夏至日。这个时间每年也是不一样的,通常在6月21号到23号之间。今年是6月21号这天入夏至,今天已经到6月23号了,已经是夏至第三天了。那么,什么时候到三伏天呢?这里说“夏至三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三庚”,简单四个字确实说明了一个潜在的干支日时间。“三庚”就是指的第三个庚日。而庚日就是六十甲子中带“庚”的日子。一般来说,六十甲子组合当中只有六个“庚”字组合,分别是庚午、庚子、庚辰、庚寅、庚戌、庚申。如果表示日子的话就是代表六个不同的“庚日”。

而“夏至三庚”就是指的从夏至节当天开始数干支日,逢庚就数,当数到第三个庚日时便是入伏的日子。

今年6月21号夏至,当天是丙辰日,第一个庚日在6月25号当天,是庚申日。第二个庚日在7月5号是庚午日,第三个庚日是庚辰日,因此,今年三伏天是从7月15号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道了三伏天的入伏时间,我们就要搞清楚整个三伏天的时间分布了。不过,我们知道的,初伏只有10天,也就是夏至第四个庚日与第三个庚日之间的。夏至第四个庚日在7月25号,是庚寅日,因此,初伏从7月15号到7月24号。而7月25号是第四个庚日是进入中伏的。不过,中伏分10天和20天的,也就是夏至第五个庚日还是第六个庚日之间的。这里就是要看末伏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末伏是根据立秋逢庚入伏的。并且末伏只有10天的。

今年立秋8月7号,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在8月14号,是庚戌日,因此末伏从8月14号到8月23号。

而中伏就是末伏与初伏之间的空余时间了。今年中伏从7月25号开始到8月13号,一共是有20天。说明今年三伏天会是有加长版40天的。

经过总结出来明晰的三伏天时间表:

头伏:7月15号到7月24号10天。中伏:7月25号到8月13号20天。末伏从8月14号到8月23号1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既然都已经知道了今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了,从今天6月23号开始算,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到最为炎热的时段三伏天了。不过,三伏天到底炎热什么程度,目前还不是很确切。但是老祖宗根据经验总结出来了一些农谚俗语。而这些农谚俗语是老祖宗在长期农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是属于日积月累的结果。从古到今既然能够流传下来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这里有句老话这样说的“淋了伏王,六月穿袄”,这句话初眼一看好像与三伏天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细细品味与三伏天密切相连的。

“淋了伏王,六月穿袄”

这里我们可能对于“伏王”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要搞清楚伏王了,我们就知道了。

“伏王”中的“伏”指的就是三伏天,而“王”就是指三伏天头一天,也就是开始的意思。整体意思就是三伏天入伏的第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伏天的入伏第一天也就是初伏的第一天,根据夏至三庚时间,今年的7月15号便是入伏的日子。也就是指的“伏王”。今年的伏王指的就是7月15号庚辰日这天。

“淋了伏王”

就是特指的在进入三伏天的这个日子,今年的伏王就是在7月15号。这天如果出现了降雨天气。这里降雨天气用“淋了”来说明。

这里就说明进入三伏天的日子出现了降雨天气。而我们知道,三伏天本应该是进入炎热的时节。本应该是晴好高温天气的。但是,如果在伏王当天出现降雨,这也预示着伏王落雨,预兆后期会是降雨特别多的。这样的三伏天将可能不是酷热的,反而是比较凉爽的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月穿袄”

这里说的是等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而六月是季夏,也就是盛夏时节。今年三伏天7月15号就是农历六月初十这个日子。而到了六月三伏天的时候可能也是比较凉爽反常的天气。

这里用“穿袄”来说明天气因为反常反而凉爽,人们局地还要穿棉袄来御寒了。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只是说明三伏天不热反而凉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体现出三伏天也不仅是酷热的天气的。还有一句老话“伏头落雨,一天一场”。

“伏头落雨,一天一场”

这里说的“伏头”也就是指的我们所说的伏王。说明在入伏当天出现了降雨落雨的天气,预兆后面就是会有频繁降雨天气。这也说明了三伏天比较不热了。具体来分析:

“伏头落雨”

这里把伏王称之为伏头,意思都是指的入伏第一天的。今年入伏第一天大家要记住,那就是在7月15号,南北东西都是在这一天。不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伏天尤为明显一些,因为到时候正是副热带高压强势回归的时候。强盛的副热带高压会带来晴好天气,气温高,天气酷热,梅雨季节也结束了,剩下的就是酷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如果伏头这天出现降雨天气,那可能三伏天的天气又是不一般的情况了。

“一天一场”

这里说的是一天一场到底是什么?这里说的是降雨天气。不管是连续降雨,还是出现的短时强降雨,还是阴雨天气。这至少会是降暑天气。这一天下一场雨。高温天气也起不来。因为气温回升,降雨就浇灭了暑热。这样的三伏天将会是非常凉爽了。

当然,如果三伏天每天出现一场降雨也是不大可能,只能说降雨的频率比较高,并且晴天没有持续多日出现,这样的话,人们也不会感觉到持续的热。这样的三伏天会是很多人喜欢的。

当然,人喜欢降雨,农作物生长同样是离不开三伏天出现降雨天气的。特别是三伏天里,高温酷暑,水汽蒸发快,水田里的水如果没有及时浇水灌溉或者说降雨补充的话,会是在几天就被蒸发出现干旱了。并且玉米是秋季粮食收成的主打产品。三伏天正是北方玉米茁壮成长的时候,也是需要多补充雨水的时候,降雨多,即使气温高也是没关系的。能够在三伏天生长的农作物都是喜欢高温高湿环境的。三伏天多降雨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是不出现极端强降雨带来的洪 涝灾害天气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5号入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伏王”。这天如果是出现了降雨天气,说明淋了伏王,预兆后面降雨比较频繁的,这不仅会给人带来伏天的凉爽,还能够带来农作物雨水补充,农民们是拍手叫好的。今年伏王会降雨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