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都被自己所供养的臣子夺权篡位,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特殊手段。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创建过一个神秘的部门“锦衣卫”。

相信大家对于锦衣卫并不陌生,在现代的许多影视作品里都有他们的身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们的台词:“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速速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预防官员们有夺权篡位的心思,专门设立了锦衣卫。

锦衣卫的指挥使一般都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算是正三品官职,下面还有指挥同知两人,指挥佥事三人,还设有千百户和千户。

他们除了要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之外,还隐藏在皇城的各个角落,收集百姓口中的风闻,以及官员的罪证。

不论这个官员是不是真的违法乱纪,他们只管上报。皇帝一旦同意纠察,他们便会将涉事官员抓入北镇抚司审问,基本上是没有出来的可能。

并且,这支神秘的部队直接隶属于皇帝,朝中的官员根本无法命令他们,但他们却可以随意处置官员。

因此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锦衣卫盯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水东日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朱元璋有一位老臣叫钱宰,他受命编纂《孟子节书》,由于日以继夜的工作十分疲惫,因此便发了牢骚,做了一首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便是嫌每天上朝时间太早,想要告老还乡,睡到自然醒。

在写完后,钱宰也没有多想,便宽衣解带休息去了,但这首诗却被锦衣卫看到了,并且汇报给了朱元璋。

于是在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却笑着对钱宰说道:“爱卿昨日做了一首好诗啊,可是朕没有嫌弃你上朝迟啊,这个“嫌”字改成“忧”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此话一出,吓得钱宰满头大汗,连忙跪地磕头谢罪。

可见锦衣卫办事无孔不入,本就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对臣子的监控也达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锦衣卫还协助朱元璋诛杀了不少功臣。

由于朱元璋是靠武力打下的天下,对追随他的那些兄弟十分熟悉,因此他担心在自己死后,下一任皇帝无法驾驭这些老臣。

于是,朱元璋便派锦衣卫对这些老臣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没有罪名也给你安排一个,将当初追随他的老兄弟屠戮殆尽。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胡惟庸和蓝玉的案子,诛杀了足足四万人。

但到了洪武二十年(1387年),锦衣卫滥用职权,凌辱、虐待囚犯,朱元璋认为他们恃宠而骄,于是便下令焚毁了锦衣卫的刑具,剥夺了他们办案的权力。

直到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才恢复了锦衣卫的权力,并且还设立了“北镇抚司”。因此锦衣卫拥有了自己的监狱“诏狱”,还可以自行逮捕,审讯用刑。

这么做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登基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夺权篡位的反贼。

因此他需要模仿父亲朱元璋的做法,派锦衣卫监控建文帝的旧臣,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朱棣觉得,只有一个锦衣卫还不够,于是他便设立了一个由宦官掌控的侦缉部门“东厂”。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有一些宦官出过很大的力,因此在他心中宦官还是比较可靠的,并且他们身处皇宫,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而东厂的职责便是,抓捕那些散布谣言,企图恢复建文朝的臣民,与锦衣卫合作处理。

早期的东厂只负责侦缉、抓捕,没有审问犯人的权利,抓到的嫌疑犯都要送到北镇抚司,由锦衣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