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胡卓颖

盛夏到来,丰收的日子也到来。6月23日,武汉市武昌区四美塘幼儿园的孩子们,用自己种植的油菜花的种子,制作出一种特殊的种子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老师,这个绿色的房子是什么?”“我知道,是角果。”“里面就是油菜花籽吧。”“油菜花好厉害!”二班的岳梓涵小朋友说道:“爸爸说,油菜籽就是油菜花的种子,种子还能再发芽呢!”孩子们在二班老师们的带领下体验非遗文化,了解古法造纸术,将收集的废纸和种子相结合,给予它们再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朋友们首先收集废纸、加水浸泡、搅拌打碎,制成纸浆水;接着倒入糯米胶混合在纸浆中,将造纸框放进纸浆水中进行均匀抄纸;最后加入油菜花籽,用勺子对造纸框里的纸浆进行二次灌浆,晾晒风干,“丰收”纸就完成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子被纸抱住啦!”“真的还能再发芽吗?”“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小朋友们兴奋不已地迎着阳光欣赏自己的古法纸。

班主任告诉幼儿们:“种子纸不仅可以用来绘画、写字,使用完以后,可以直接埋入土壤中,通过水和阳光的作用,种子纸会“融化”在土壤里,种子会再次发芽生长成植物,新的生命来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儿叶桭宇的妈妈说:“孩子对这样的体验课程非常感兴趣,一直在家里积极的收集老师需要的废旧材料。我觉得孩子们通过这样完整的经历种植、收获、古法造纸的全过程,磨炼了孩子的意志,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感谢幼儿园这样的归朴课程,用丰收将环保理念与传统文化结合,给了我们家长和孩子一次难忘的‘哇’时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