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语境里面,人们经常歌颂不畏强权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比较勇敢。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悲剧性人物,会被强权制裁,甚至直接赔上性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故事。那么他们不畏强权,到底争取了什么?他们这样的行为就一定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在面对暴君的时候,臣子不畏强权,努力进谏,甚至要死谏,却不能挽回皇帝的心思,最终被皇帝惩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表现,在这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样做真的值得吗?按照儒家的说法,臣子有帮助国君治理天下的义务,也有进谏的职责,要忠于国君,忠于国家。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意思。臣子要臣服在皇帝的权威之下,要给皇帝提出诚恳的意见,如果皇帝不听,臣子就要努力进谏,以达到尽忠的目的。而臣子不管皇帝是不是明君,一味地进谏,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儒家提倡的忠很大程度上都是愚忠,而不是明智地尽忠。商朝的比干要尽忠,结果被商纣王挖了心肝。伯夷和叔齐在商朝灭亡之后,不食周粟,躲进首阳山,采薇而食,算是尽忠了,但两个人最终被活活饿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很多天下的大谋士都归顺曹操,其实他们归顺的是汉献帝。当曹操想要称帝的时候,这些大谋士就成了曹操称帝道路上的阻碍,曹操杀他们不会有什么可惜的。杀了这些大谋士,那些尽忠汉朝的臣子就没有了,曹操就为儿子曹丕称帝扫平了道路。

不畏强权的方孝儒拒绝为篡位的朱棣写诏书,结果被诛十族。大才子金圣叹等几十名秀才联合状告县官贪污,结果被全部杀掉。那么,不畏强权的人有好结果吗?单独的一两个不畏强权的人会被强权制裁,甚至会因为自己的行动而被杀身亡。人们只能把他们的故事传播下去,却并不能为他们伸张正义,因为他们已经死掉了,以前他们活着的那个时代也早就过去了,至于他们的故事是真是假,人们如何对他们评价,就是后代传播的事情了。虽然他们的故事传播过程中有权力的参与,有人为改写的因素,但可以让人们知道世界上有不畏强权的人存在————他们会尽忠尽孝,会为民请命,会舍身求法,会舍生取义。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畏强权的人,敢于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权力系统,即便被杀也表现了勇气和精神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这种牺牲精神却不会被所有人认同,尤其是一些功利之徒,会认为他们的牺牲是白白浪费,能苟且偷生就不要自己往枪口上撞,能顺应强权,就在强权统治之下苟活着,没必要做那个出头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功利主义角度来看,这种选择确实可以让人多活一些时日,但所有人都这样活着,强权就会变成暴权,专政就会变成暴政。只有绝大多数人不畏强权,起来反抗,才能战胜强权,而这个时候,不畏强权的人就是被人们树立为英雄豪杰的人,甚至因为革命成功而成为一代明君贤相。而单个的不畏强权的人,很容易遭到强权的打击,并不能成功。如此一来,人们似乎陷入了功利主义的境地,会认为“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就会成为不畏强权的人,甚至会成为皇帝,就好像地痞无赖刘邦,率领一帮人起义,最后打败了秦朝军队,打败了项羽,成立了大汉王朝一样,他成了不畏强权的人,但是他建立了西汉王朝之后,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掌握强权的人。难道真的成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结局吗?

在古代,大多数人都是农民,不读书,也不识字,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有出息,但没钱供养孩子读书。他们并非看不到经济差距,而是对拥有强权的人怀着一种天然的对立情绪,只有当他们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才会想到反抗强权,集合起来造反。而有吃有喝的时候,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种地,哪怕忍受剥削和压迫,也要苟且偷生,哪怕借贷生活也要隐忍地活下去。他们有求生的本能,并不想往枪口上撞。因为他们没有多少知识和文化,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思想境界没有那么高,也不会以天下为己任。而知识分子就不同了,受到圣贤书的影响,要向圣贤们靠拢,要以天下为己任,还要把自己等同于老百姓群体的代言人。其实他们不一定是老百姓的代言人,甚至已经脱离了群众,而群众们也不会认为他们是代言人。于是当他们不畏强权,起来反抗的时候,就会被人看成笑话。即便他们被杀了,也只是一个故事,供后人谈来谈去,甚至成为人们嘴里的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单个人不畏强权的事例太少了,才显得弥足珍贵,而大多数人不畏强权的时候,就是建立新王朝之后,也是另一种强权诞生的时候。那么,不畏强权的人就一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