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洋时代的风云人物,奉军领袖张学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成为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一个传奇人物。

在他的身上,蕴含着无数的激情澎湃、才情横溢和百转千折的人生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他出生于豪门世家,18岁时已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挥斥方遒,策马扬鞭。

前半生波澜壮阔,辉煌而又神秘莫测,直到101岁生命走到尽头才得以安定下来。

随着年迈的老将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他希望能够安息在他梦寐已久的故乡。

但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老态龙钟,满头白发,飘零海外,无法回到国内。

终身遗憾——未能落叶归根

在最后的日子里,张学良把生死看淡,乐逍遥无挂碍。

然而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依然想念着挚爱的一切。

尤其是在晚期遭遇疾病的折磨之后,整个家族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他能否安然离世,给他安排一个祥瑞安宁的容身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墓

于是乎,关于墓地问题讨论甚嚣尘上。

经过多方考虑,张学良选定了夏威夷瓦希奥拉山谷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站。

这里不仅风光秀丽、绿树成荫,还有清澈透明的小河环绕其间,滋润着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墓远景

早在菲德尔·马科斯时代就被列为最佳的居所之一,世代贤达纷纷抢购。

而信奉基督教的张学良也喜欢这个地方呈现出独特的基督教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墓周围的风景

重获自由后,为何不定居国内?

其实早在张学良定居夏威夷的时候,中共便派吕正操去找了张学良邀请他回到大陆定居。

吕正操先前是张学良的副官,但是西安事变后,吕正操便加入了共产党,他和张学良的结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吕正操找到张学良,还拿着邓颖超亲笔写的“邀请信”,看着那封信,想必张学良的内心也很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正操

但回大陆,还要再考虑一下。

这好像不是张学良一拍脑门就能下决定的。

当时张学良已经缓缓老矣,疾病缠身,孩子们担心他受不了长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再一个,张学良觉得回去还需要请示一下李登辉。

毕竟当初张学良已经答应李登辉不能去大陆,这要是去了,就是自己不讲诚信了。

于是,讲诚信也成了阻碍张学良回大陆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赵一荻

在张学良一番顾虑后,他最后还是婉拒了吕正操。

但是依旧有一大部分人认为,张学良当年的不作为害惨了东北地区的人民,所以他没有脸面回到大陆,也愧对乡亲父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最后,张学良病逝后,便与赵四小姐合葬在了欧胡岛上的“神殿之谷”。

关于张学良的墓

张学良的墓地风景如画,若是有人误入了,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个风景名胜区。

赵一荻先一步张学良病逝,当初他们商量好了要在墓前修一条水泥斜坡路,目的就是为了能坐着轮椅被推到坟冢前祭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在夏威夷

等张学良也病逝后,家里人就按照他先前的心愿,葬礼简办,并且和赵一荻合葬。

在墓的路口,有着“以马内利”四个大字,这是基督教术语,表示“上帝与我们同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墓的入口处

要知道,张学良在囚禁期间,成为了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而坟冢的正后方,则有一个醒目的白色十字架立在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墓

就连他们的墓志铭翻译过来也是圣经里的一段话:生命在我,复活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仍会复活。

墓的方向

张学良的墓面朝东北老家,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东北是他的故乡,是他充满遗憾的地方。

同样,也是他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父亲张作霖,也沉睡在东北。

没能给父亲扫墓,也成了张学良最大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作霖墓园

所以,张学良一定是带着遗憾离世的。

他思念故土,思念父亲,最后却也未能回大陆一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作霖夫人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