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讯(记者 崔斌斌)6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此次论坛聚焦“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主题,采取“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形式进行。来自教育部、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名校长进行交流发言,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做学术报告。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着力探索和回答的一个战略性主题。

冯洪荣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北京探索》报告中指出,要创新推动,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使得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面向全体、兴趣导向、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灵活弹性、就近就便、各得其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在《立足高原 塑造高峰 多元发展——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报告中指出,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任务是人的培养。构建一个普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出彩的机会,实现高素质接班人的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两手抓、两手硬。

在校长沙龙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人民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4位校长围绕“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

当天,分论坛分别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方式创新、社会协同、数智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6个主题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提供有益的智慧引领与路径探索。

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已建成21个教育集团,实现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在校学生达34.2万余人,基础教育体量约占全市1/6。朝阳区拥有北京市特级教师285人,正高级教师218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近六成。2024年为朝阳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年,通过铸魂、赋能、深耕、领航、温暖五大行动20项举措,推动区域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育人能力、综合素养的整体跃迁,持续服务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进程。

此外,就在今年,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首家分院在朝阳成立,从数学、科技、艺术、体育四个领域遴选最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朝阳区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分别有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清华附中朝阳学校、陈经纶中学、朝阳外国语学校等,让每个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都能有发光发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