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清晨,在静谧的贵州毕节纳雍百兴镇的一个村庄里,持续的暴雨让村里的路变得非常泥泞,好不容易暴雨停了,有村民三三两两出来散散心,顺便查看一下暴雨对村庄的影响。

在路过被当地人叫做“龙塘”的时候,村民们惊住了,原本非常平静、池水碧绿的池塘,居然大变样,不但池水变得异常浑浊,而且在池的中央,池水居然从下往上不断往上冒,就像烧开的水一样,水花一直向上冒差不多有半米多才下来。村民们拍下视频发到网上看,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形容,此时龙塘里的水,犹如巨龙翻滚,鲲鹏戏海,虽然描述得很夸张,但也反映出人们对这一奇观的赞叹。那么,为什么原来非常平静的池塘,在暴雨后会出现“翻江倒海”的景象呢?

大家不妨首先看一下近期毕节的天气情况。根据贵州省和毕节市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信息,贵州省的西南至东北向区域,在6月21日至23日,会出现连续的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为80-220毫米,局地最大降雨量可超过300毫米,其中21日午后到夜间,强降雨带的主要影响区域就包括毕节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关键的信息点,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毕节纳雍百兴等乡镇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位,势必会迅速提升。

我们同时还需要考虑,贵州毕节这里的地形地貌。毕节市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褶皱断裂交错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势上看,境内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的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也是贵州省的最高点。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鱼塘河边,海拔约457米。

从地貌上看,境内岩溶地貌形态多样,主要分布次序为:东部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中部峰丛、槽谷、丘陵洼地;西部高原、岩溶、缓丘、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断层来看,毕节及附近区域有双营盘断层、关东断层、龙滩断层等,这些断层在毕节市的地质构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区域地质特征、矿产资源、地下水的分布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而毕节的这个龙塘,从位置上看,很有可能处在一个地质构造的特殊位置,比如正好位于某种断层或者岩溶区域,这些地质特点可能使得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上述毕节的自然地理因素,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毕节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作用强烈,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频繁。岩溶地貌中,地下溶洞、暗河和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近期的暴雨会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大量雨水通过岩溶裂隙和落水洞等通道迅速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这种快速的补给过程可能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上升,进而对地表池塘等水体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岩溶地区,地下暗河与地表池塘之间往往存在密切的水文联系。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暗河中的水可能通过岩溶裂隙和落水洞等通道涌入地表池塘,导致池塘水位上升或水体翻滚。此外,地下暗河的水流也可能携带溶解的矿物质和气体,对地表池塘的水质、水体运动等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贵州毕节龙塘池水翻滚现象,有很大的可能与暴雨导致的地下水位上升和地下暗河的水流变化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说,就是当暴雨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上升时,地下暗河中的水可能通过岩溶裂隙和落水洞等通道涌入龙塘,导致池塘水位上升和水体翻滚。此外,地下暗河的水流可能携带溶解的矿物质和气体,与池塘水混合后产生气体释放和物质交换,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翻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