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唯一儿子彭云定居在了美国,这一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晚年的时候他谈起母亲说道:“她的遗愿,我只完成了一半。”这是怎么回事呢?江姐去世后,彭云又是如何长大的?点个赞,我来给您讲讲江姐托孤的故事。

江姐原名江竹筠,于1920年出生于四川自贡的一户农民家庭,年幼时起,江姐就十分好学,在之后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国公学,也是在这个时候,江姐加入了我党,之后的日子里,江姐多次完成了组织上交下来的任务,但考虑到江姐的安全,组织在1943年给她安排了地下党重庆市第一委员彭咏唔一起完成工作,对外两人假称夫妻,完美的骗过了敌人,给我党带去了不少宝贵的情报。1945年,江姐与彭咏唔之间早就因为长期的生死与共,志同道合而产生了爱情,两人在这一年真正的成了婚,从假夫妻成为了真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不久,两人还诞下了爱情的结晶,这个孩子就是彭云。等到小彭云一岁多的时候,江姐夫妇又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需要前往川东开辟新的根据地,接到这个任务后,江姐的心中充满了不舍,这一走,与孩子就不知道何时才能见面了,但与祖国的发展比起来,江姐又不得不放弃小我,她找到了王珍说明了情况:“珍姐,我和咏唔要去川东执行任务了。”没等江姐说完,王珍就抢着说道:“我也去,把我带上,我要和敌人刺刀见红。”江姐看着一脸坚毅的王珍继续说道:“我们早就收到了组织的通知,只是这一走,云儿就没人照顾了,我和咏唔思来想去,也就觉得托付给你才最安心。”

王珍听后久久没有说话,多年后她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曾说过:“孩子那么小,父母就要与他分开,他们怎么能不难过呢?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亲啊,我也十分感动他们两人如此信任我。”王珍在思考之后,也是果决的回复了江姐的请求说道:“你相信我,我就接下你的嘱托。”孩子的事情解决之后,江姐夫妇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带着孩子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合照,照片中,江姐满眼尽是不舍,而令所有人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也成了江姐一家人最后的全家福。家中事宜处理完后,江姐夫妇就赶往了川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姐和王珍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1948年了,两人见面后,江姐的第一句话就是:“四哥牺牲了,他在掩护战士们撤退的时候中了弹,他是好样的。”后来没过多久,江姐又将谭正烈交到了重庆,希望她能够帮忙照顾彭云,自己的工作非常危险,已经无法照料孩子。谭正烈虽然只是一个农妇,但却非常的深明大义,她立即变卖财产,前往重庆,接受了江姐的委托,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查,谭正烈还改名为了谭正伦,当时谭云的年纪还很小,正式学说话的时候,谭正伦就每天都耐心的教小彭云说话,还教会了彭云说自己的名字,谭正伦还对着小彭云说道:“这是你母亲为你起的名字。”

1949年11月29日,重庆终于解放了,谭正伦非常开心,她觉得终于等俩了胜利的那一刻,当时她左手牵着自己的孩子彭秉忠,右手牵着小彭云,谭正伦激动的对着小彭云说道:“云儿,我们终于熬出头了。”但不久之后,一个噩耗却降临了,在重庆解放的前十五天,江姐就已经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这件事让谭正伦悲伤不已,她看着小彭云心中泛起了一抹无奈。在渣滓洞被关押的期间,江姐曾写下过一封家书,但等到这封家书被发现的时候,上面的许多内容已经看不清了,依稀能够辨认的内容中,江姐先是写下了对于革命胜利的喜悦之情,后面聊到彭云的时候,江姐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便写道:“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正伦看到这里的时候,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之后的日子里,谭正伦将彭云一直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当彭云被送到托儿所之后,谭正伦没有去国家安排的单位工作,而是恳求的说道:“让我去托儿所吧,哪怕只当一个保育员都行。”而此时,谭正伦的亲生儿子却在偏远郊区的一个孤儿院上小学。事实上,谭正伦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她就是彭咏唔的前妻,彭秉忠也正是他与彭咏唔的孩子,但在国家大义面前,谭正伦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江姐照顾彭云的请求,试想,前妻与现任能够有如此友情该有多么不易,两人都是深明大义之人,这才给后人留下了如此佳话。

彭云自小学习成绩就很好,这一点跟江姐很像,但彭云的身材却十分消瘦,十几岁的时候,体重都不超过一百斤,由于长期的读书学习,还让彭云患上了高度近视,这让谭正伦非常苦恼,因为这个孩子的梦想就是考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彭云的身体素质来看,这个梦想似乎十分遥远,后来,谭正伦的担忧果然成了真,第一次体检,彭云就被刷了下来,但幸运的是,校长注意到了这个身材消瘦,成绩却十分优异的小男孩,经过一番了解后,校长得知彭云竟然还是江姐之后,便破格将彭云录入了。

之后,彭云还选择了前往美国学习深造,时间也转瞬即逝,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彭云在聊到江姐的时候惭愧地说道:“母亲的遗愿我只完成了一半,成人成才,但没能在最好的年纪回报祖国,我已经老了,我得承认我不是天才型学者。”1999年,彭云携家人回到了祖国,他第一时间赶往了母亲江姐的墓前,并提笔写下了:“永远缅怀母亲江竹筠烈士。”看完之后,您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