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6月23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郑州市,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不仅凭借黄帝故里吸引了无数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问祖,同时也因裴李岗遗址而命名的裴李岗文化享誉中外,还因现代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探索的文化传承新空间,让郑州市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的城市,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6月22日,2024微博文化之夜系列活动之一“追忆华夏文明之旅”组织网络微博名人及媒体记者前往郑州新郑黄帝故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探寻华夏文明之根。

从裴李岗文化到华夏文明 来这里探寻文化之根

在郑州新郑,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因裴李岗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而得以命名。农业生产工具及家畜骨骼的出现,代表了华夏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活动。

从裴李岗文化到华夏文明,郑州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地讲述着华夏文明诞生的故事。

距离裴李岗7公里的新郑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据古籍《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可知,轩辕黄帝为有熊国国君少典之子,而有熊国即今日新郑所在地。

黄帝创造的原始农业、家畜圈养、陶器制作、天文历法等,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史记》对此部分的相关记载,再现了中华民族开创基业的历史场景,黄帝所处的时代因此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黄帝也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广场(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在黄帝故里祠,供奉着轩辕黄帝的塑像,壁画描绘着他的功绩,令人肃然起敬。在中华姓氏广场的姓氏墙上,刻着千家万户的姓氏。一位受邀来自广东的微博名人、广州市南沙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军文第一次来到黄帝故里,非常感慨,“小时候总是听到老人家讲,我们广东张姓人,都来源于这里。后通过族谱了解到,确实是这样。作为炎黄子孙,还是想过来看一看。”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新郑黄帝故里都会举办盛大的拜祖大典,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共同祭拜人文始祖黄帝。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仪式和表演,表达对祖先的敬仰。

探索文化传承新空间 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文化的传递

为更多人了解河南,了解郑州,郑州市还致力于拓展文化传承新空间,通过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探寻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于是,国内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郑州中牟县落地。通过沉浸式戏剧艺术手法,将现代科技与河南历史结合,实现了对中原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和艺术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郑州市中牟县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多校学生来此研学,在天子驾六遗址坑剧场观看演出(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列列中小学生有序排队进入天子驾六遗址坑剧场,伴随着故事的演绎,学生不时发出阵阵笑语与惊叹。现场一学生家长表示,“该剧场把现实中的考古发掘与剧场生动故事的演绎相联系,连接了文物和年轻一代文化传承精神,驱使更多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正如剧里台词所说的那样:得到一个文物,能从中听到只言片语的真相。这些都促使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和文化遗址,感受和传承华夏文明。”

据了解,“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拥有21个不重复剧目的剧场。“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震撼的剧,比如苏轼的河南、李家村茶铺等剧唤起了我内心的爱国精神,也感觉到先辈为家乡奋斗的精神。”来自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任家依分享了她来到这里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位于郑州市中牟县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高达15米的夯土墙,上面刻满了河南省所有地市、县区和乡镇的名字,讲解员随机讲解着河南的地名,都能联系到对应的历史典故(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如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它更是河南文化自信的体现,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文化的传递。

据统计,截至5月底,“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总观剧人次已超2100万,省外游客占比超七成。这里不仅成为了河南省新的文旅目的地,也使“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通过现代表达方式,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展馆“非遗里的河南”陈列了众多省内非遗作品,图为用唐三彩烧制技艺创作出的非遗文创作品(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暑假的时候可以带孩子来看看,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历史,而在这里,每个剧场都把历史贯穿其中,以历史和文化为主题,把河南特色和非遗浓缩于剧场内,让人能了解到很多知识。”网络微博名人“盘子微谈”说。

在郑州,不仅可以看到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存,感受远古的氏族部落生活;也可以在黄帝故里寻根,体会身为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还可以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了解黄河文明和中原文化。

“我来到这里像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原来我们祖先的传统文化这么博大精深,我觉得这里不单只是一个城市,更是一个文化的地标,在这里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祖先祖辈,体会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内核,挺有意义。”张军文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