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东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品牌广东|小镇里的“月饼守护者”

人民网“行进中国”广东调研采访团

“沙沙沙——”撒面粉、摊面皮,包入咸蛋黄、莲蓉等馅料,再将月饼胚放入模具刻模;“砰砰砰——”,几十秒内,一个花纹精致的双黄莲蓉月饼初步成型。

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非遗传承人袁瀚钊每周都会邀请公众走进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华美月饼梦工厂,体验月饼制作技艺。“哇,真好看!原来月饼是这样做出来的。”在场的人们连连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网“行进中国”广东调研采访团体验月饼制作。人民网 何善福摄

茶山镇,是我国食品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1991年,袁瀚钊的父亲袁旭培创立华美食品厂,以独特的广式月饼糕点“出圈”,成为茶山镇的一个品牌。1995年,袁旭培带领团队将月饼生产从全手工转向半自动化,在行业内率先将月饼的保质期延长到60天,让广式月饼进一步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凭着这种敢闯敢试,三十余年间,华美食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如今全面实现数智化生产,将月饼糕点带到海内外更多消费者面前。在此过程中,接续传承中秋文化成为重要责任。袁瀚钊年幼时常跟着父亲在食品厂进出,闻着月饼烘焙香味长大,看着师傅们的高超手艺,他在心中撒下传播中秋文化的种子,立志成为“月饼守护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跨越古今的月饼展品。人民网 王雅蝶摄

岁月变迁,蕴含着团圆美好寓意的月饼背后有哪些故事?为寻找答案,两年前,袁瀚钊带领团队从茶山出发,奔赴全国各地收集月饼盒、月饼模具、月饼展品等。这份关于亲情的记忆和乡情的延续,促使他们优化升级华美月饼梦工厂,以“山海奇遇·莞”文化空间的理念,设立国潮沙龙区、DIY烘焙室、月饼非遗展区等,牵头打造国内首家以月饼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月饼文化主题博物馆,数百件史料、艺术装置、投屏科普展示等映入眼帘,感受浓浓的中秋文化与风土人情。对此,袁瀚钊的师傅吕伟标深有感触,作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这些年从生产车间到研发中心,再到学校讲台,都有他活跃的身影。“舞台”不断变化的背后,是食品行业从业者做优做精食品品质、推广传承中秋文化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首家以月饼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人民网 王雅蝶摄

为让老品牌推陈出新,近年来茶山推动食品文化传播和非遗传承相结合,与本地食品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相融合,建立保护传承体系,赋能产业发展,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近距离感受非遗、认识非遗的生动体验,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文化赋能品牌发展的华美食品,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企业品牌建设可以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用文化的力量撬动品牌价值的提升。”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茶山镇宣教文体办党支部书记黎晖介绍,近两年来,茶山镇以非遗旅游带动全镇消费超1.5亿元,“非遗+品牌”发展新路径越走越实。(涂胜、张永生、何善福、王雅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