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讯(记者张文君 特约记者方宇杰)日前,东方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EPC)项目感恩河段,长达130米的1号液压坝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在对铺盖底板及消力池底板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作业。而在该项目罗带河段,工人们则忙着对溢流堰堰体及护底进行混凝土浇筑。

“感恩河1号、2号液压坝和罗带河溢流堰为项目水系连通工程的3个主要单体建筑,预计均在今年7月下旬完工。”项目总承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部副总工张传智说,自今年3月以来,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每日有近200名工人进场施工,130多台机械设备投入作业。

东方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EPC)项目是响应国家水利部号召,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打造“水美和谐、产业发展、安居乐业”的乡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该项目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33亿元,聚焦河湖水系问题突出、村庄人口密集、周边产业集聚的两条河道——感恩河与罗带河进行治理,包含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景观人文等6项工程,河道治理长度约36.1千米。

“项目主要为解决河流沿线防洪安全、灌溉引水、生态修复等问题,并兼顾地域文化传承以及乡村人居环境改善。”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部设计负责人高树林说,按照“两川四区串珠链,山海交融风情线”的总体布局,通过恢复农村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构建一河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空间新格局,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东方乡村振兴。

高树林介绍,在景观人文方面,计划在感恩河沿线的感城镇和公爱居、罗带河沿线的新宁坡村和报英村,共打造4处滨河景观节点。在感恩河的2处节点,突出“感恩文化”,串联起“乡土恩”“崇学恩”“家国恩”“复兴恩”四大主题,塑感恩品牌;在罗带河的两处节点,把河流生态景观与乡村人文风情相结合,融入黎族文化元素,展民族特色。同时,结合景观节点,进行生态绿化修复,将种植乔灌木共计30余种,恢复治理河段水土保持能力及生态功能。

“目前累计完成了投资7000多万元。整个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初见雏形,明年4月底全面完工。”张传智说,为了加快项目建设,已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倒排工期;根据施工节点,增加人力、机械等投入;优化材料采购,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体系,确保材料提前进场,满足施工需求;强化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

项目进展顺利,离不开当地政府支持。“东方市政府专门为我们项目组建了一个项目工作群,为项目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张传智说,他们可以直接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发在群里。随后,市政府分管领导会尽快回复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处理。问题基本上当日便可被解决。

东方市“六水共治”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项目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水域岸线系统治理,集中连片统筹规划,具有良好的防洪、灌溉、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涉及范围的东方大田镇、感城镇、板桥镇3个乡镇共约5.75万群众能够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