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这是一篇需要全文背诵的课文,对于桥梁的建设者来说,这座从1960年开始,用了8年的时间修建完成的大桥,无论是在我国桥梁史还是世界桥梁史上,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也成为南京的标志,凝聚了几代人的特殊情感。提到这座大桥,就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彭冲。彭冲当时作为常务副总指挥,为了大桥的建成,他与工人、技术员以及解放军指战员吃住在工地,跟着大家一起摸爬滚打,终于保证了大桥主体工程顺利竣工。

六朝古都南京,从古至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带动了长江两岸的经济,原本过江只有依靠轮渡,如今有了大桥,火车过江从一个半小时缩短为两分钟,由此创造的经济效益简直不可估量。

但是在此之前,没有人相信真的能在南京这里修建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几十年前,就有美国的桥梁专家在南京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江水较宽,水流湍急,加上地质条件复杂,修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就是在这个被判定为不可能的地方,中国人用实力打了外国专家的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冲是在1954年时被中央调到江苏任省委秘书长的,转年起陆续任南京市市长、市委第一书记等职。他来到南京后,非常重视这里的生产建设。

南京作为之前国民政府所在地,也是重要的工业区域,和其他城市相比,轻、重工业发展都比较有优势。可以这么说,如果南京的经济发展好了,不但可以带动华东地区的发展,还可以成为全国经济朝前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因为长江的阻碍,所以在物资运输方面一直无法突破,给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拖了后腿。彭冲找来了全国各地知名的桥梁专家来实地考察,论证修桥的可能性,这才有了后面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

除了解决制约发展的交通问题之外,彭冲还多次下到基层,找到工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对现有的工业企业进行改建和提升,同时还特别重视城市建设和绿化管理,这些都为后面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殊时期,彭冲注意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正是有了他顶住压力,很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遗址才得以保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碎敌对势力之后,彭冲由于此前的出色表现被安排前往上海任职,他一方面要清除反动分子的影响,维持社会的稳定,同时还要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恢复生产和经济。

享有盛名的上海宝钢,就是由他领导筹建的。之后,他回到北京,任政治局委员,此后一直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自己下一个的工作目标。

彭冲为江苏及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实际上在治理城市和管理国家方面,他也是一边摸索一边进行实践的。

他最早时是一名文艺工作者。1934年,年满19岁,还是一名学生的彭冲,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理论和宗旨,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芗潮剧社的工作中,他能演也能导,很快就成为了这个革命艺术团体的核心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社在宣传爱国理论方面,特别是在抗战爆发后,影响巨大。从1937年10月开始,彭冲加入了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前往多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同时,还积极地推动当地群众运动的进行。

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我军的多支队伍中负责政治工作,在完成作战任务的同时还不忘进行部队建设,为我军在华东战场上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晚年更是成为了正国级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冲在1993年退休,他人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国家的大事小情都记挂在他心上,一直到2010年,96岁的他因病去世。在江苏以及南京的群众心中,提到彭冲都说他是好市长、好书记,对于他所付出的一切,将永远记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