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佩宁 素材/李大海

【本故事来源生活,部分情节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为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写作,切勿对号入座,请大家理性阅读】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可我爷奶偏爱大伯,这是村里人尽皆知的事。大伯比二姑年长2岁,比我父亲年长3岁。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大伯和二姑只上小学一年级,他们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我父亲相对幸福些,上到了小学二年级。

“以前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的挣工分养活我们兄妹三人,生怕我们挨饿,对我们是散养,只管我们不饿肚子就行,一碗水端平。”

从父亲的口中,我得知爷奶以前对待他们兄妹三人都是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的。

可自从大伯结婚后,爷奶就突然判若两人了,他们有啥好处都想着大伯,处处偏心大伯。

“你爷奶把三间大瓦房和最大的宅基地,以及最好的田地都分给了你大伯,而把两间破旧的泥墙瓦房和最小的宅基地,以及最偏远的田地分给你父亲。你爷奶实在是偏心啊!”

二姑常常替我父亲打抱不平,可我父母从没有为此抱怨半句。父母怕引起家庭矛盾。

其实那三间大瓦房是我父亲和大伯,以及爷奶一起挣钱建的,当初说好我父亲和大伯结婚后各分得一间的。可我爷奶偏心啊,把三间瓦房都分给了最先结婚的大伯。

我父亲没抗议。

在分配房产和田地方面,爷奶处处替大伯着想。村里人人晓得,也有些人替我父母打抱不平。

“柿子专挑软的捏,你们夫妻俩得吭声,得反抗啊!否则就只能闷声吃大亏了。”

父亲一听,急忙摆手说:“吃亏是福”。

旁人一听,也没再说啥了,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是各扫门前雪吧!谁也不想惹来一身骚。

父亲不争不抢,看重亲情,宁愿吃亏也不想和家人闹翻,以大局为重。而母亲听父亲的。

母亲性格懦弱,怕事躲事的她身高不足1.5米,体重不足100斤。从小就自卑的母亲打心里感激我父亲不嫌弃她,娶她为妻,对父亲唯命是从。

农村有句俗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我母亲就是思想传统保守的女人,目不识丁的她以夫为天,从不和婆家人争执半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大多数的老人都是重男轻女,偏心生儿子多的儿媳妇的。很多儿媳因此母凭子贵,深得公婆的偏爱,占了婆家的好处。

可连生三个儿子的母亲却是个特例,并没有得到公婆的偏爱。我们兄弟三人都是我母亲一人拉扯长大的,母亲每次坐月子都是外婆来照顾她的。

我奶只偏心生了两女一儿的大娘,她悉心照顾大娘坐月子,两个堂姐和堂哥都是她拉扯长大的。我爷奶平日里都是在大伯家帮忙的。

爷奶就住在我们家隔壁,可他们常常去大伯家帮忙。特别是农忙的时候,爷奶常常在大伯家帮忙到天黑才回家开灯做晚饭吃的。

爷奶帮大伯家喂鸡鸭猪,洗衣做饭,晒稻谷,摘花生等等,反正一刻都没闲着。

在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话,六月晒谷老人哭。当天空

当天空飘过一朵乌云, 收都收不赢!

小时候负责在家晒稻谷的我常常哭,不懂看天气,跟着邻居奶奶的节奏来。可老天爷偏偏和我们作对,一会晴一会雨的,收了晒,晒了收,又累又饿,真的是哭了又哭啊!

六月天晒稻谷可是我童年的噩梦,我常跟父母抱怨,为啥爷爷或奶奶都不来帮我一下一下。

父亲低头抽旱烟不回答我。

母亲安慰我说,实在收不赢就让雨淋吧!

我小时候常常抱怨爷奶偏心堂哥堂姐他们,有啥好吃的都想着他们,不给我们,我们就住在爷奶隔壁啊!可爷奶常常当着我们的面把刚出锅的猪油渣或红烧肉端去大伯家。

孩子是最单纯善良的,谁对他好或不好,他的心里跟明镜似的。爷奶不喜欢我们兄弟三人,我们也很少跑去爷奶家玩,怕他们。

但逢年过节的,父母都会让我们喊爷奶过来一起吃饭。可爷奶都会先去大伯家吃,父母都会把鸡鸭的胸脯肉留给爷奶吃。我们想吃,父母不允许,只留给爷奶吃。

其实在我们村里,偏心的老人还是有很多的,但他们都没有我爷奶做得那么出格了。

爷奶的偏心,大伯和大娘的自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就连我二姑都看不下去了。

二姑说:“你爷奶是老糊涂了,你大伯大娘是自私到家了,眼里只有利益没有亲情。可惜我这个外嫁女在娘家没有话语权,想替你爸妈打抱不平都不敢啊!唉……”

二姑爱憎分明,通情达理,是个好二姑。

二姑说得一点都没错,大伯和大娘都是自私自利的人,能占的好处就绝对不会放过的。

我奶在大伯家干活累倒住院了,大伯却让我父亲在医院照顾我奶,他去干活挣钱。可我奶的治疗费却是我父亲和大伯平摊的。

村里人都说我父亲太傻,是愚孝。

可我父亲却说:“孝顺爹娘是应该的,傻就傻吧!问心无愧就好。”

大伯和大娘见我父母好欺负,逆来顺受,他们就更加得寸进尺了。只要爷奶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就把爷奶推给我父母照顾。

二姑实在气不过,就替我父母说了几句话。可万万没想到啊,大伯竟然指着二姑骂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有啥资格回娘家指手画脚?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大哥吗?”

“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哥?你有大哥的样吗?扪心自问,你眼里还有亲情吗?”

父亲怒怼大伯,父亲终于硬气了一回,极力护着二姑,绝对不允许大伯欺负二姑。

可大伯哪受得了这气啊?他双手叉腰,指着我父亲就骂,大娘也来骂我父亲。

父亲被骂,我母亲肯定不乐意了,护夫心切的她可不管三七二十了,撸起袖子和我大娘对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由于爷奶的偏心,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二姑和我父母站队,爷奶和我大伯大娘站队,我们这个家庭分成了两派。

大伯不仅和我父亲绝交了,也和我二姑绝交了。我们家和二姑家往来,不和大伯家往来。

两个堂姐和堂哥都听大伯大娘的,不和我们兄弟三人玩。爷奶也不踏入我们家的门。

可爷奶每次生病住院,我父亲和二姑还是会去照顾他们的,尽到该尽的孝。爷奶临终前把老宅和钱都留给了大伯一个人,可他们的丧葬费都是我父亲和大伯平摊的。

即使在爷奶的丧礼上,大伯和我父亲也没有交流,都是管事的长辈帮忙传话和沟通的。

大伯和我父亲,以及二姑彻底绝交了。我们兄弟三人和堂姐堂哥他们都没有往来。

一晃10多年过去了,父亲和大伯,以及二姑都老了,但他们兄妹三人之间的恩怨还是没有化解。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大伯竟然被确认患了胰腺癌,而且还是晚期的。大伯的时日不多了,父亲得知后,立即赶去医院看望大伯。

父亲说:“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了。其实我和大哥之间没啥深仇大恨,以前的恩恩怨怨是时候该一笔勾销了……”

父亲的一番话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兄弟三人一直都是团结一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我们陪父亲一起去看大伯,大伯哭得像个孩子。

“大哥以前错了,真的错得离谱啊!我没有做好一个大哥的榜样,我对不住你们啊!”

大伯哭,大娘也哭。我们都哭了。

随后,姑妈和我母亲,以及老表们都来医院了。

大伯和大娘当着我们这些晚辈们的面前向我母亲和二姑赔礼道歉,长辈们的恩怨一笔勾销了。

可遗憾的是,大伯还是离开了。大伯离开后,堂哥堂姐主动和我们走动,我们这个家庭和睦相处。

父亲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活得通透,看得开,且重情重义,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人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否则家无宁日啊!各位说是吗?

本文是

@南方姑娘佩宁

??头条在独发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搬运抄袭必究。最后感谢各位的阅读,点赞和评论,还有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