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被下病危通知,大姨坚持抢救,后来大姨照顾几天就跑了!

姥爷几年前走了,姥姥一个人在家生活,我有4个姨一个舅,算上我母亲,姥姥有6个孩子,按理来说晚年应该挺幸福,但是这样的画面没有出现。姥爷去世的第三年,姥姥就进了icu,而且很严重很严重,

当时医生就跟我们说了,哪怕是拼尽全力去救,出来后也是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五家商量了一下,最后动摇了,决定放弃。后来舅舅觉得,应该跟大姨说一下这个事情,毕竟她是家里的老大,结果大姨知道就恼火了,非要我们抢救。

也果然,抢救回来了,可大姨,开始后悔了,甚至赶紧跑了,但她想跑,舅舅却不乐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姥姥有6个孩子,但我只见过5个,对大姨,我是没啥印象。

因为大姨是远嫁,嫁到了四川,离家上千公里,回来一趟不容易。

听我母亲说过,当年姥姥和姥爷就差跪下来求着大姨别远嫁,可大姨不听,还觉得姥姥家孩子多,留下来也是吃苦受累,而且那么多孩子,走一个也不算什么。

大姨觉得,自己只是结婚,又不是不再回娘家。

就这样,没人拦得住,大姨结婚了。

刚结婚的那几年,大姨确实经常回来。

当然,这里说的经常回来,是每年回来一次。

后来我二姨三姨都结婚了,我也出生了,大姨回来的频率,开始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是一年一次,后来两三年一次,再后来,就是三五年回来一次。

我们这些出生晚的晚辈,几乎对大姨没啥印象,能够见到的,就是姥爷经常看的那个淡黄的老照片。

姥爷想念大姨,总是觉得大姨日子过得一般。

逢年过节的时候,姥爷总是让舅舅给大姨打电话,问问她怎么过的这一天,问问大姨过得好不好。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千古以来都有的事情。尽管说大姨一直说自己过得好,让老家的人别那么担心,可终究啊,姥姥姥爷是担心。

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大姨的日子过得也不错,姥姥姥爷也年纪大,就很少再顾及那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这一年,姥爷走了。

姥爷走的很急很急,是一瞬间的事情,压根就没有给我们任何人留下任何反应的机会。

我们在外的孩子,能回来的,其实不算是很多,而大姨,也没有回来。

一来,大姨说时间太仓促,买不到票,第二,她觉得我们几家回来,她就不用回来。

后来她嘱咐舅舅把葬礼办的漂亮一点,不要舍不得花钱,还说我们五家回来,她就放心了。

办完姥爷的葬礼,姥姥就一个人在家。

怎么养,成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舅舅有2个儿子,压力很大,舅妈属于那种比较懒散的人,没啥文化,全国各地打散工,一年出去两趟就过年了。

舅舅的意思,是让舅妈留下,我们其他的5家每家每月给500块钱就行。

我们4家同意了。

可大姨不同意。

“你把咱妈带在身边,好好照顾,咱刚失去咱爹,不能失去咱娘了。”

舅舅不是不想带,是没办法带。

人家房东不让老人住,生怕有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给房东加钱,你带走咱娘,你不带走咱娘,我不放心。”

大姨执意让舅舅带走。

可加钱,房东也不同意。

最后,舅舅没有听大姨的,而是让舅妈留在家里照顾姥姥。

大姨生气,不肯拿钱。

舅舅摇摇头说,算了,不强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姥爷三周年,按照规矩,我们要回家举办一个仪式,这件葬礼,算是彻底结束。

而举办三周年,也有很多讲究。

第一种,不请班响,不请的话,就相当于没跟别人说三周年的事情,到时候只需要至亲来家里吃饭就行。

而第二种就是请班响,几个人拿着唢呐在门口吹,一个村都知道,到时候沾亲带故的都要过来参加。

可以看的出,第二种,说白了就是大办三周年,就是人家口中的“孝顺。”

姥姥的意思,不大办,至亲的人过来说说话吃个饭,我们四家(出嫁的闺女)兑钱扎马扎车扎房子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大姨知道了这件事,打电话把我们5家骂了一顿,尤其是骂舅舅,说他不懂事,没良心,说姥爷去世三年,不大办,是让村里人看笑话,说姥爷一家没脸。

总之就是,骂了好一顿。

舅舅也委屈,毕竟是姥姥的主意。

最后没办法了,舅舅花1000块钱请了响,来了3个人,舅舅拍了视频给大姨发过去,说现场人很多。

大姨不高兴,说请的人太少了,就来3个人,太寒酸了。

舅舅一声叹息。

大姨也很无语,就说“算了吧,就这样,反应你们不孝顺,就我一个人孝顺有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话出来,二姨三姨他们,也是说不出来话。

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

办完三周年,大家各自忙碌,老家还是只有姥姥和舅妈。

我们几家人,如果回农村老家,如果在家里的时候,也会买上东西去看望姥姥。

也有时候,母亲会给大姨打视频,让她跟姥姥说说话。

因为如果我们不打这个视频,姥姥很难见到大姨。

而大姨呢?

每次都指导我们做很多事情。

给姥姥晒被子我,洗衣服,洗澡,剪头,剪指甲,捶背等等等等。

每一次大姨就说跟我们说一遍,嘱咐我们要去做,不能让姥姥受罪。

其实大姨不说,我们也会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年大姨忽然打过来电话,说她看了老家的温度,很热,让我们给姥姥安装个空调。

其实姥姥可以住进舅舅家,两个院子相距300米而已,舅舅家有空调,但姥姥不乐意去。

而姥姥的那个房子,还是好多年前的小房子,里面确实热。

那是土房子,下面几层砖,上面是泥土。

大姨催了几次,让我们安空调,安摄像头,安网线,这样姥姥就不会那么孤单。

可是,谁在家呢?

没事人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舅妈大字不识,啥也不会,这些事情,太难为她了。

但大姨不同意,她不管什么,就是让我们在家的弄,没在家的,就看谁离的近谁回家“我离得远,没法回家,你们离家近,随便走两步就到家了,又不是麻烦事,赶紧去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以前,都是小事情。

直到这一年,发生了大事情。

姥姥突然脑出血,进了icu。

而更严重的是,因为年纪大了,动手术风险大,就算手术成功,也不能够自理,很可能身边不能离开人。

医生说的算是比较委婉了。

说白了,就是积极抢救,人可能醒不过来,醒过来了可能也是下不了床。

钱也花了,生活也不能自理,像是在床上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我们五家,在icu门口,陷入了沉思。

后来,舅舅做了决定。

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四家,不知道说啥,因为,现实情况就是很残酷。

做了决定之后,舅舅还是把决定跟大姨说了。

结果,大姨愤怒了。

骂了舅舅,连同我们四家一起骂了。

说我们没良心,啥不得花钱,不想照顾躺在床上的老人,嫌弃老人了。

总之,骂了舅舅半个多小时。

“等我回去,等我回去非要扇你们一人一巴掌!”

大姨说回来,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毕竟姥爷去世,姥爷三周年,她都没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舅舅本来良心上就过意不去,最后被大姨这么一骂,一狠心,借了钱,救了姥姥。

50多万,人是救过来了。

那50多万,是我们6家平摊的。

但人也只是救过来了。

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什么事情都需要靠人来处理。

几乎全瘫痪。不能说话,不能主动吃饭,不能下床,不能自主大小便。

什么事情,都需要人照顾。

自从出了院,在老家之后,舅妈也担心哪天人走了,她说不清楚,再说姥姥已经那个样子,说难听一点,早走,不受罪。

舅妈不敢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姨说“你们5家轮流照顾,我离的远,回不去,你们多操心多费劲,咱爹走了,咱娘活一天,就是咱一天的福气!”

舅舅说,6家,一家一个月照顾,这样下来,只是相当于半年才回家一次,合情合理。

“娘在,是咱的福气,咱6个孩子轮流照顾,也是咱娘的福气。”

大姨慌了,她连忙说“我离的远。”

不等大姨说完,舅舅就表示“你是老大你先来照顾,你要是觉得咱娘屋里不舒服,住我家也行,觉得我家不舒服,我给你租房子,你先来!”

舅舅说完,其他几家都赞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大姨果然来了。

但没来一个周,就说腰酸背痛,两眼昏花,头晕目眩,耳鸣耳背,还说好几天没吃好睡好。说这段时间给姥姥擦身体,翻身体,半夜照顾,都很憔悴。

言语里,都是疲惫和辛苦。

舅舅和几个姨不理会。

因为大姨现在的经历,我们都经历过。

直到有一天,大姨忽然间走了。

她说家里有事,要回去一趟。

然而,舅舅和舅妈两个人才不管这么多,直接开着车,带着姥姥去了大姨家。

这很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姨无奈之下,又回来照顾姥姥了。

但现在的大姨,在照顾姥姥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经常发火,我们给她打视频,也经常拒接,哪怕是接了就说“打打打,打什么打!”

一向孝顺的大姨,脾气也开始暴躁了。

摔杯子,摔衣服等等,什么事情都干。

姥姥的被子,她也好久不换。

有时候二姨跟她说该换被子换衣服了,大姨就翻白眼“换换换,换什么换,还能用,不是你换,你当然不知道累!”

大姨愤怒:谁乐意伺候谁伺候,我伺候完我的就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唉,不知道这算不算孝顺。

也不知道,谁在孝顺了。

也不知道,大姐是否感受到了我们这几家这些年的照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