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能听到四大皆空,这四大到底是什么呢?世尊说是:土,水,风,火。

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亚里士多德,他提出宇宙所有物质都由四种基本元素组成:土,气,火,水。

咱们的道家文化里,也有四象学说,两仪生四象,分别为:土象,水象,风象,火象。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物质的四种存在形式,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那组成这四种形态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物理学界认为是四大基本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结合咱们上一篇讲的量子场论,统一了粒子和场,分解下来就是四大力产生的四大量子场和传递场力的粒子,这在科学界也被称为SM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讲物质之前,咱们还是要把波和粒子搞明白,这样后面咱们才不至于迷惑。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切事物都在时空中以光速运动,时间速度和空间速度的平方和就是光速的平方。爱因斯坦证明了,时空并非割裂,而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存在,用隔离法研究问题的部分,是无法得到我们所需求的完整答案的。这也是过去我们所有的科学研究方法,无法真正认识宇宙的核心原因。

当把时空看做整体时,物质在时空中以光速运动着,我们可以用时空速度=时空频率乘以时空波长,来计算物质的时空特性。德布罗意证明了,粒子本质也是波,德布罗意波,只是粒子的波长很小,频率很高,频率高意味着在时空中出现的次数多。我这里举一个大家能理解的例子吧。

电磁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量子力学证明,宇宙是以普朗克时间为周期在不断生灭的,咱们现在假设把普朗克时间定为0,01秒,也就是说一秒钟宇宙生灭一百次,可以理解为游戏的帧率一百次,或者教室的灯亮灭一百次。

我们观察这个教室,频率高的东西,在灯亮时出现在教室的几率高,频率低的东西,出现的几率低。十次有一次以上出现在座位上,我们就认为,这个东西就是粒子,几十次才出现一次的,我们会因为视觉延迟,把这个东西当做可见光波,几百次才能出现一次的,我们会认为是不可见的波。

因为一切都以光速运动,波长越大,频率就越低,出现的频次越少,就越是不可见。雷达波,十几米的波长,出现的频率很低,看不到。光波,几纳米的波长,出现的频率很高,眼睛能看到了。质子,波长是0.0029埃,10的负12次方米级别,频率高到可以看做是粒子了。继续往下,当波长达到普朗克长度时,频率就达到这个时空的最大极限,普朗克时间的倒数,就变成黑洞了。

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可以知道,频率越高越是粒子性,频率越低越是波性空性。粒子就好像是波包,我们前面讲过,每个波都是遍及整个宇宙的,而波包在哪里,就看做是物质就在哪里。

前面讲的四象,土象,水象,风象,等离子象也就是波包,也就是物质的表现状态。四象中,土为坤,为太阴;水为坎,为少阴;风为巽,为少阳;火为离,为太阳。

可以知道,从土到火,物质性越来越弱,频率越来越低。有人会觉得火的能量高,土的能量低,其实恰恰相反,土的能量都蕴藏着,不活泼罢了,激发出来恰恰是最强的。真正有能量的都是藏着的,都是稳重的,咋咋呼呼的,都是转瞬即逝的,就好像火一样转瞬就消失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咱们回过头来再讲标准模型吧,我不给大家讲那些组成宇宙的61种基本粒子,也不讲轻子和玻色子那些听不懂的东西,我就用人能听懂的话来讲。

我们高中都学过,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中子由夸克组成,夸克呢不稳定,可以分为上下夸克。

维持夸克稳定的力,被称为弱力,或者弱核力,因为科学家们搞不清夸克内部的结构,因此也说不明白其原理,但是咱们根据道家的经典理论,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夸克就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排列组合的结构产生了夸克。理由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那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是什么?就是光,就是电,其实光就是电磁波,电子也是电磁场,是一种特别表现形式,咱们前面讲量子场的时候提到过,粒子和场本质是一个东西。因此,光子和电子的关系未来科学界也会有发现的,这里咱们依然大胆预测。

而光子或者说电子的四象就是,电子,夸克,质子,中子。这里维持夸克结构的力,就是弱核力,也就是弱力。

四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让夸克粘接在一起,三个夸克形成中子和质子的力,就是强核力,被称为强力,这个力也能将质子和中子固定在一起,形成原子核。

最后,让电子和原子核维持结构的力,就是电磁力。可以看出,本质上,弱力,强力,电磁力都是同一种力,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科学摸到了统一这三种力的门槛,但是没有登堂入室,我代表老祖宗,等着他们上门奉茶。

还剩下一个力,万有引力。其实这个力本质上是时空本身,我们应该将这种力看做是画布,是背景,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科学界一直希望将量子理论和引力理论结合,形成量子引力理论,至今都没有成功。

因为时空的量子化本身就是引力,根本无需再附加一个场论,一个新的标准粒子,也就是所谓的引力子来化蛇添足了。饶是如此,他们也搞出来两套理论,试图来把引力纳入进标准模型,合理化解释。

其中比较成功的,就是圈量子引力论,还有就是弦论。都是非常大的话题了,这里暂时不提,继续讲标准模型。

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如果老祖宗的猜测全部正确,那电子就是光,夸克也是光,质子是光,中子也是光,由此而形成的物质,包括我们,本质上来说也是光。难怪尼古拉特斯拉说,一切都是光,我们没有人是没有死过的。

咱们眼看着丰富多彩的世界,有这么多种状态,或许打碎了都是光呢?有人会问,光不是嗖一下就没了吗,怎么会看得见,摸得着呢?

其实一切的光都是在走圆圈,当半径很大的时候,看起来光在走直线。当光走的半径很小时,就是原地打转了,表现出来的样子,就好像是一个粒子,科学家们还发现一切粒子有自旋,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敢假设,那些所谓的粒子就是原地打转的光啊。

光原地打转,搅动时空产生涡流,径向上的力,就是电力,而轴向上的力,就是磁力了。电力是以光速传播的,本质就是光,磁力是漩涡中心互相之间的统合力,比起电力要小不少,学过流体力学的可能会理解,两个旋涡互相加强的力,就是电力,而两个旋涡同轴的力,就是磁力。这个需要想象力哈,理解不了的就算了。

电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讲一下四象。

土水风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土,或者说固态,或者更深入说,就是咱们日常遇到的固态物质,其强度是最高的。咱们以铝为例,铝原子外层有三个电子,当很多铝原子在一起时,每个铝原子都很乐意将外层的三个电子分享出去,这样每个铝原子就变成了带正电的铝离子和三个自由电子,当每个铝原子都这么做的时候,这些正离子和电子之间就形成了巨大的电磁力,将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固态物质维持自身强度的力的来源。

而水,或者说液态,因为每个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之间的氢键非常稳定,都不愿意分享电子,所以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很小,很容易发生相对运动,就变成了液态。当然上面的铝,在高温的时候,因为剧烈的震动,也会容易发生相对运动,也能变成液态。

至于气态,就是分子和分子之间,连这种最低的电磁引力都没有了,距离很大,只能依靠范德华力相互作用了,更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