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讲过人的三魂,天地人,天是性,地是命,人是情。性归天,命轮地,情存物。
情就是六根染六尘生出的六识,当你的痕迹被抹去,当你被遗忘,也就是消失的时候,所以古人最怕断了香火。而高维的七八识不灭,会随着轮回继续轮转,你会对一些东西有感觉,但是你无法记起那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轮回不能带着六识走,只能带着六识堆砌出来的感觉七八识习气走。你的六识依见分起用,只能依分别而辨识,不能带着分别走向新生,否则失去了新试炼的意义。看看庄子怎么描述这见分吧。

【原文】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你知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译文】

大道就是没有名称,大辩就是不用言语,大仁就是不仁就是一视同仁,大廉就是不廉不拘小节,大勇就是不忮不会意气用事。

能昭示出来的就不是道,用言语辩论就是不及真谛,仁爱变成常态就不周不全,廉洁如果清可见底就不足信,勇敢变成逞强就不会成功。

上面这五者,都是求圆就几近乎方,所以知道停在其所不知的地方,就是极致,就是止于至善了。

谁知道不言的辩,不道的道?

如果能知,就是回到了天府。

怎么加酒都加不满,怎么倒酒也不枯竭,不知其所由所来,这就是葆光金华啊。

葆光 金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这段话还是上一篇内容的延续,而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呼应的。夫大道不称,道昭而不道。

其核心就是道不可昭称,也就是能拿出来给人看的,就不是道了,有形有相的东西,就是形而下的了,维度已经低了,已经是多次投影的结果了,真正的道是无相的。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这个时空宇宙是高维的投影,看似有万物,其实本体就是一个,我们是这一物在不同角度下的影子罢了。不相信的话可以做实验,做一个三维投影到二维的实验,拿任一物体对着光源投影到墙上,墙就是二维平面,用三维投影到二维可以得出无数个影子,但是越有形体的东西维度就越是低,变化就越少。三维有六合可变,二维就只有四合。

那为何还要有低维呢?因为人的理解力差啊,算力不够,你把三维固定在二维上,他才能看懂,咱们做工程和机械的都知道图纸,就是为了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但问题是,一旦固化了,这图纸就不再能解析除了图上之外的事物了。

图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一旦具象化,就是子集个体,再也不是合集全体了,不能被称为道了。人的眼耳鼻舌身可见的永远只能是低维,是见不到高维的,那是无相的全集,你的六根能见全集吗?给你一个全谱光你能看到吗?给你一个全谱音你能听出来吗?你的眼耳都是靠分别见的,分别没了就失去了分辨力,就失去了作用。不是我们想管中窥豹,而是这六识只能见分,只能见个体不能见全局。

同理,辩也可以把第一句第二句结合起来。大辩不言,言辩而不及。

这就是指月论,儒道释也好,其他的百家也好,或许大家都是识得道体的,但是不得不用言辞去辩论,而一旦用言辞,就会有不及,就会出现指月的手指。愚痴的人们把这些言辞当做道体,精挑细选手指,带回家却发现是一根手指而不是道,这就是错把教条当真理,错把经文当道体。真正的大辩,应该是以心映心的,好像五祖对六祖,言辩自然不及。

大仁不仁,仁常而不周。

其实仁就是爱嘛,你说你爱爸爸,爱妈妈,爱爷爷奶奶,你觉得你很仁爱。但是这都是小爱,大爱是什么呢?你爱自己爸爸妈妈也爱别人爸爸妈妈,你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天下所有的孩子。这就是大仁,一视同仁。

但是这种一视同仁之后,就好像你谁也不爱一样。因为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起来,你不会偏向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会觉得你无爱,不爱他了。大家都一样爱,就是大家都不爱嘛。

你说那我就固定住自己的爱,比如说我只爱好人。那这种仁是常了,但不周全了,你的仁只对一部分人了,这就不是大仁,不是真正的仁了。所以大仁只能不仁。

大廉不嗛,廉清而不信。

有人说我廉洁奉公,但是你这人如果廉洁到人家茶水都不喝,人家递来的烟都不吸,人家就很难对你产生信任了。人家会觉得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是不是觉得我没招待好你啊。人家会产生不安,反倒不利于你工作的开展。

所以真正的廉应该是允许小节的出现,下属递烟没问题,逢年过节也给领导拿点茶叶,这才有人情味,才能让人产生信任。现在纪委对烟酒也不管了,知道这是礼尚往来的事情,并不会追究。

大勇不忮,勇忮而不成。

啥是大勇不忮,就是真正的勇敢从来都不是那种逞强的做法。真正的勇敢,是没有那种要突破一切困难的冲动,不切实际的妄想的。真正的勇,是一种自然应缘,就好像王阳明说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一般,没有思考,没有犹豫,没有生死等等的分别辨识的。

有人教勇,要人克服恐惧,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恐惧并没有问题,如果去刻意对抗这种本能,反倒会让人作出危险动作,看到高楼也敢跳,看到深水也敢救,明明是无果的事情,明明自己都保不住自己,却无视良知的提醒,作出冒失的动作,只能是添乱。

恐惧也是良知,勇敢也是良知,良知就是该恐惧时恐惧,该勇敢时勇敢,不要刻意选择一边而对抗另一边。良知就是随缘而应的,要接受一切应缘,一切反应。

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上面这五个道辩仁廉勇,其实就是道德仁义礼,如果追求圆,那就是近乎于方。人为就是伪啊,伪道,伪德,伪仁,伪义,伪礼,刻意的人为的怎么会是真的呢?

道本来很明显,就在六根门头放光,但是人都很造作,用自以为是的刻意蒙蔽光明心,启蒙的人很少。

光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止就是止于至善,很少有人知道停下来,在哪里停下来,他们学到一个东西就喜欢走极端,不撞南墙不回头。学会了善,就玩命行善,买一车鱼去放,学会了经,就玩命念,拿着收音机轮着一放一整天,根本停不下来。

停在哪里呢?其所不知。人会有不知吗?有些人在哲学上认为一切皆可知,认为有不知存在就是不可知论,他们固执得认为知就是一切了,他们可以用知来见一切。

但是有没有听说过知见障?识神这东西,天生就是弱 智的,知这东西就是有偏执的,每一个知就是矢口,矢就是箭矢,就是有目的方向的,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能把箭矢插满这天地吗?全知全能的从来都是道体,是元神,是停下人心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心。识心死道心生,停不下这分别心,哪里会有真心现前呢?

你求圆满的这颗人心啊,停下来把,因是已,停下来就是,你的死亡,妄想,执取,停下来的时候,心就明了,性就见了,就开悟了,就这么简单。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