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军事史上最为“奇葩”的一支部队,在国共内战期间,他屡战屡败,曾被蒋介石怒批为“熊军”,而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却英勇顽强,甚至还创造过4万人阻击24万美军的战场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溯起这支部队的前世今生,可以说完全诠释了“外御其侮”的含义,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铁军,什么是真正的敢打敢拼。

一、不可小觑的“杂牌军”

清朝末年,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主张变革的光绪皇帝开始对军队进行改革,于是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少采用西方军事训练的新式军队,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滇军。

1911年武昌起义后,滇军作为推翻清王朝的主力被许多人所熟知,但好景不长,“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一己私利在1915年选择复辟,称自己为“洪宪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到云南后,爱国将军蔡锷愤然组建护国军,开始讨伐袁世凯。最开始袁世凯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对滇军实施了有力压制,一度让战场局势向不利于滇军的方向发展。直到2月底,蔡锷将军在四川泸州等地大破敌军,才让形势得到了改善。

此后在广西陆荣廷部的帮助下,滇军越战越勇彻底击败了盘踞在云南的袁世凯部队。在全国全民的反抗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不过就在胜利后,滇军却在新任指挥官唐继尧管理下失去了往日的初心,逐渐陷入到军阀混战中去,从过去的“人见人爱”变成如今的“人见人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间就来到了1937年,此时日军全面侵华,面对民族危亡的现实,全国各地的地方武装势力开始重新集结,投入到抗日的战场上去。而作为装备精良的滇军也不甘示弱,在“云南王”龙云的部署下,大批能征善战的士兵组成了滇军第60军,由卢汉作为军长前往抗日。

从装备上看,滇军第60军配备了全套的法式装备,士兵头上的阿德里安头盔,手中持有的是勒贝尔步枪、哈奇开斯机枪、施奈德150重炮……

当时滇军第60军的武器即使跟国民党嫡系部队相比也是毫不逊色,军容军纪更是令不少国民党军将领感到赞叹。但由于不属于嫡系部队,因此不少人都将第60军称之为地方“杂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9月,60军接到了对日作战的命令。虽然全体部队官兵以急行军方式进行作战,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未能对上海的守军进行支援,随后部队又相继前往南京、杭州等地,但依旧未能与日军直接交手。

不过,就在前往上述两地的过程中,60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和装备精良的武器,还是给当时惶恐不安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安慰。有的百姓看到这样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甚至激动地献出了自己的口粮,这也让60军的将士非常感动。

在积攒了不少士气后,第60军最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战斗——大名鼎鼎的台儿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当时卢汉身边的副官回忆,60军原本是要赶赴河南来阻击南下的日军,就在前往郑州的途中接到了传令兵的通知,要求第60军返回北上台儿庄抗日,全部人员归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负责。

命令下达后,第60军马上急行军前往台儿庄。刚一到达战场,由60军183师尹国华带领的一个营就在陈瓦房跟日军展开了激战。战斗开始不久,日军就派出多辆坦克前来支援,一时间杀声震天,极为惨烈。

期间,183师某团团长潘朔端及时率兵增援,缓解了战士人手不足的问题。战斗到最后,幸存的士兵与后续增援的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士兵甚至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士兵干脆与敌人肉搏,抠眼睛、咬耳朵……用尽了各种招数。最终,日军被成功击退,但我方也损失极为惨重。

团长潘朔端身负重伤,而包括尹国华在内的五百多人全部壮烈殉国。到台儿庄战役结束时,60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旅长陈钟书、团长严家训、陈浩如等将领相继殉国,士兵阵亡1.3万余人,重伤5000余人,但依旧没能让日军前进一步,完全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60军又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等战斗,立下了一个又一个战功,可以说当时的60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中为数不多可以保持完整编制的地方军。

但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支战功赫赫的队伍,却在解放战争期间表现“拉胯”,甚至被人冠以“熊军”的称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为国为民,甘愿成为“熊军”

前面我们曾提到,滇军第60军在抗战中表现英勇,参与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场大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有鉴于此,蒋介石决定将这支部队绝大多数官兵派往东北,以遏制我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