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在保定满城县,一一三师的驻地大门前,一片宁静而庄重的气氛弥漫着。

正在坚守岗位的哨兵,突然注意到一位身着普通服饰的老者,这位老者似乎没有打招呼的意愿,而是直接朝着门内迈步而去。

目睹此景的哨兵迅速行动,果断地拦截住他并发出警告:“您好!此地乃军事核心区域,严禁擅自闯入,请您立即止步!”

老人紧锁着眉头,用审视的目光瞥了哨兵一眼,随后坚定地说道:“我是来找我儿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言一出,他竟不顾一切地想要再次闯入那扇门内。

此刻,哨兵显得颇为坚决,他迅速挡在了来者的前方,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意味:“找人当然可以,但您这样擅自闯入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确实有需要找人的话,麻烦您先进行登记,我随后会向上级汇报情况。”

在听完哨兵的陈述后,老者显得颇为不悦,他毫不客气地斥责道:“何须登记!你速速给你们的师长拨通电话,告诉他立即跑步前来见我!”

那老者的话语令哨兵为之一怔,眼中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尽管这位老者貌不惊人,但他言谈间的那股凛然之气却异常强大,让哨兵在一瞬间有些手足无措。然而,作为一名机智过人的哨兵,他深知自己不能擅自决断,于是迅速将这里的情况向上级师部进行了汇报。

不一会儿,师长走出了大院。他一眼便看见了那位老人,立刻迈着匆匆的步伐迎上前去,身姿挺拔地站立着,双手举至帽檐,向他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随后,他面带敬意地开口问道:“老首长,您怎么会亲临此地呢……”

这位貌不惊人的老者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与那位师长之间又隐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这位警卫员尽职尽责,始终坚守岗位,展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精神和责任心。

在1928年,年仅18岁的喻安良因与父母意见不合发生争执,随后毅然决然地带领村里十名赤卫队员,离开了故土黄安。到了第二年,他们终于实现了心中所愿,成功找到了红军的队伍,并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之中。

喻安良自从投身于红军队伍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勇气。每当面临重大战役或艰巨挑战时,他总是毫不退缩,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展现出无畏的杀敌本领。

喻安良固然好战,但他绝非一味蛮干的莽撞之辈,反而擅长运用策略,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令敌人措手不及。

正是因为他勇猛果敢,且身手矫健,因此在上级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在1931年的某一天,喻安良意外地接到了一则紧急召唤,要求他立刻前往团部报到。怀着满腹的疑惑与好奇,喻安良毅然踏上了前往团部的路途。

然而,当喻安良踏入团部的大门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命令瞬间让他惊愕不已,仿佛被重锤击中一般。

“团长,为何偏偏选中我,去给军长担任警卫员一职?”喻安良挺直脖颈,疑惑地向团长发出询问。

团长对喻安良投去严厉的目光,严厉地训斥道:“难道我之前对你强调的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你都已经抛诸脑后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喻安良内心深处仍旧怀着一份不甘,然而他瞥见团长那威严的面容,却瞬间收敛了顶撞的念头。怀揣着满腔的郁闷,他无可奈何地前往了军部。

喻安良提及的军长,实际上正是新任红四军的首席指挥官徐向前。

当我看到喻安良的那一刻,徐向前敏锐地察觉到他流露出一丝不情愿。于是,他打趣地笑道:“哈哈,你小子难道真的不愿意给我当警卫员吗?”

听闻此言,喻安良已顾不得对方身为军长的身份,面色不虞地直言不讳:“担任警卫员的工作太过乏味,我渴望投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亲自参与战斗!”

听闻喻安良的回应,徐向前终于洞悉了他的心意,随后他言辞恳切地说道:“年轻人,务必要学会将视野拓宽一些!在我身边,你必能受益匪浅,多汲取些知识,对你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喻安良从此便一心一意地担任起了徐帅的警卫工作,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尽管喻安良起初满腹牢骚,表达着各种不满,但他作为警卫员,在职责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在一场与敌军的激战中,徐向前和陈赓,当时身为十二师的师长,一同登上了一座小山丘,共同商讨战局的走势。然而,他们的行动却意外地被敌方所察觉,一枚威力巨大的炮弹突然向他们的位置猛烈轰击而来。

喻安良,那位机敏的旁观者,在瞬息间便领悟了情况,毫不迟疑地将两人推向山包之下,然而他自己却在这一刹那的英勇之举中,被突如其来的爆炸抛向了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向前对于喻安良的忠诚与奉献深感欣慰,因此不久后的两年内,他特别安排了喻安良前往基层连队,圆了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