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华梧桐樾

营销热线:400-833-6309【营销中心】

欢迎来电预约尊享服务!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

虹桥北·大华第四座梧桐系作品——『梧桐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基础信息

占地面积:92673平米

建筑面积:约30万方

物业:大华服务

规划产品:墅质高层、低密叠墅(复式住宅)

容积率:2.3

绿化率:35%

建筑立面:现代风格

①虹桥北向 置业高地

虹桥是“2035战略规划”明确的主城片区,嘉定占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定位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拥享商务区发展辐射利好,全面承接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等溢出效应。

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以产赋能,将带动整个板块的能级提升、经济提升及人口结构优化,成为高精尖人才炙手可热的置业新高地。

② 天赋贵脉 立序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华·梧桐樾占位虹桥北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占位板块内难得一见的大规模开发地块,坐拥不可多得的城市别墅集群。

天赋贵族基因的上海第二大果岭绿肺,周边人居高度难企及,生态氛围更纯粹,距离主城更近,区位土地价值不言而喻,未来更具竞争力。

③ 全维教育 阅览书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为兴国大业,百年大计之本;一所好的学校,既奠定了孩子的基础,也昭示一个区域的未来。

1km范围内,坐拥东方瑞仕幼儿园、9年一贯制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3km范围内,安亭小学、安亭中学、华师大双语学校、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覆盖。

12年一站式的优渥教育,环同济人文环境浸润成长。

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将打造品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培养一体化,特色一流公办学校,2016年9月正式立校,由同济大学委派管理团队,学校依托百年同济的精神文化和底蕴丰厚的嘉定品质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于2013年10月正式开园,2016年9月被评为上海市一级园,目前共开设23个班级,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第一所硬件设施超一流的公办一级幼儿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 果岭之上 高阶圈层

禁墅令下,别墅在市场上少之又少,而高尔夫用地不再批复之后,果岭别墅更是罕见。

大华·梧桐樾旁边就是上海第二大高尔夫球场——约1800亩的颖奕高尔夫球场,球道、沙坑、湖泊、树林,生态之美浑然天成。

举目所见尽是企业家、高知圈层的挥杆身影,在这里生活就像是一个纯粹的豪绅贵胄圈层,自带领袖菁英的光环。

⑤ 生态秘境 天然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颖奕高尔夫球场之外,大华·梧桐樾周边还有约1180亩的汽车博览公园,形成了不可复制的约3000亩天然氧吧,推窗即见千亩绿地;

自然水岸比邻,浓荫大道绿境徜徉,还生活以静谧纯粹。

⑥ 立体交通 接驳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坐拥多维立体交通,快速通达全城。

11 /14号(规划)/嘉虹3号线(规划)轨交加持,一线直达市区核心;G2京沪高速、沪嘉高速、沈海高速、G312至嘉闵高架、外环、中环等纵横交错路网,瞬息全城无界生活。

⑦ 商业云集 万象荟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帷幄一城繁华,匹配生活高度。

拥享嘉亭荟、财富广场、三德广场3大商业中心,约40万㎡缤纷商业配套,满足吃喝玩乐购一站式生活需求。

⑧ 海派大华 时代仰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华集团:源起上海 34载初心如磐

大华集团成立于1988年,中国最早起步、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营商之一

全球规划建设8大平方公里新城、17个百万方超大型社区并进行持续运维

34年稳健发展,于近30多个城市,为约70万业主构建美好生活

品牌实力:耀誉时代 城市别墅专家

多年荣膺“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50强”“发展潜力top5”

连续8年保持“三道红线”全绿档,财务安全领先行业

匠心雕琢超30城精粹墅区经典,被业内称为“城市别墅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⑨ 迭代墅品 阔景舒居

大华·梧桐樾约30万方静谧墅区,主打墅质高层、低密叠墅(复式住宅)产品。

『建筑立面』:现代美学立面,窗棱格构

『归家礼制』:门、街、坊、巷、院五重归家礼制

『六艺墅居』:复刻宋式生活艺境,演绎礼、乐、艺、诗、茶、御贵族生活场景

『园林规划』:多重绿化体系,打造沉浸式“园林式栖居”生活场景

以上是该项目的基本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地址:嘉定区·博园路与米夏路交汇处

虹桥北·大华第四座梧桐系作品——『梧桐樾』

上海大华梧桐樾

营销热线:400-833-6309【营销中心】

欢迎来电预约尊享服务!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

上海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月27日,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税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上海将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以旧换新”以及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等九条新措施,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居住需求,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知》自2024年5月28日起施行。

一、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为满足合理住房需求,服务人才安居,促进职住平衡,《通知》明确差异化、分区域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具体而言:

一是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将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从“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非沪籍人才购房继续执行“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规定。

二是扩大重点区域非沪籍人才以及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立足促进区域职住平衡,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区域,扩大至所在区全域;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

三是调整相关政策口径。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对夫妻离异后购房的,不再按离异前家庭计算拥有住房套数。调整住房赠与规定,已赠与住房不再计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

四是支持企业购房用于职工租住。对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住房(系指2000年前竣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及以下的二手住房)用于职工租住的,不再限定购买住房套数。

二、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

《通知》强调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在住房限购和信贷等方面采取支持措施。

一是增购1套住房。对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包括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可再购买1套住房。

二是优化首套住房套数认定。优化多子女家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住房认定标准,减少购房利息负担。

三、优化住房信贷政策

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调整本市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有关政策:

一是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5%),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

二是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9%),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5%;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全域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7%),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四、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

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作用,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

一是提高贷款额度。对购买首套住房的职工,个人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80万元,家庭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160万元。多子女家庭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额度在此基础上上浮20%政策不变,即最高可达192万元。对购买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职工,个人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65万元,家庭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130万元。

二是降低首付款比例。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5%,所购住房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0%。

五、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

《通知》提出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以旧换新”居民家庭,给予住房置换期间过渡租房、装修搬家等适度补贴。

一是补贴对象。自《通知》施行之日起,在一年内出售外环内2000年前竣工、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及以下的唯一住房,并购买外环外一手住房的居民家庭,可以向购入一手住房所在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补贴。

二是补贴标准。按出售住房建筑面积实行分档定额补贴,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下的,每套补贴标准2万元;住房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的,每套补贴标准2.5万元;住房建筑面积50~70平方米的,每套补贴标准3万元。在取得新购一手住房不动产权证书后领取补贴。

六、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

《通知》明确,上海将进一步优化土地和住房供应。充分发挥城市总规的统领作用,合理把握区域规划时序和开发节奏、结构,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区域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实现高质量精准供地。完善房地联动机制,差异化调整优化中小套型住房面积标准和比例要求,支持区域统筹、总体平衡,更好促进区域人口、土地、住房协调发展。

七、多举措保障住房民生

根据《通知》规定,上海还将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探索通过国有平台公司等主体收购、趸租适配房源,优化住房保障供给;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等城市更新,多渠道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提升住房品质,支持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同时,加强监测监管房地产市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

上海将坚持因城施策,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存量和增量、市场和保障,多措并举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可圆”微信公号

附:专家观点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蒋慰如表示,新政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充分体现综合施策、精准施策。一是统筹市场和保障、存量和增量,出台包括优化供给、增加需求、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针对当前本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和阶段性特点,充分体现区域性、差异化和精准性,体现问题导向,有利于更好引导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新政聚焦多措并举支持以新市民和青年家庭为主的合理住房需求。”上海师范大学房地产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灿分析道:一是优化住房限购政策。包括缩短非沪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房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优化购房区域,取消离异购房限制,完善住房赠与管理。二是调整住房信贷政策。保持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框架,进一步调降首付款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减轻房贷利息负担。三是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包括在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础上,增购1套住房,优化首套住房认定标准,减少购房利息负担。同时,允许企业单位购买二手存量住房,用于作为职工居住,鼓励企业尽责,为青年职工、引进人才提供安居支持。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上海此次统筹存量和增量,对二手房盘活、认购等落实较多创新政策。同时,在“以旧换新”政策方面,提出补贴模式。在主城区老旧小住房消化同时,有力支持居住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

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表示,新举措进一步优化了信贷政策,利率降低可以缓解月供负担。对于二套房的房贷利率从4.25%(非差异化地区)降低到3.9%。按最新利率计算,等额本息方式还款,贷款100万,30年,月供为4717元,总利息支出69.80万元,比原先分别减少约202元和7.3万元。金融政策组合会让购房者切实降低购买成本。这一系列新举措会进一步强化楼市企稳的心理预期,对刚需和改善性买家都释放出友好信号,预计6月楼市成交量有望企稳回升。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以上部分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