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罗乾波

出品 |波哥看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日,据风财讯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一则《蜀道城乡集团关于管理人员待岗的指导意见》的盖章文件,在网络广泛传播。

文件提出的‘在编在岗管理人员,待岗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待岗期间工资待遇最高不超过5000元/月,最低不低于公司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五险一金仍缴’等信息,引起热议。

凤凰网风财讯从知情人处查看到这份文件,并获悉蜀道方面目前的回应是,‘该内部文件是对下属企业在合理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时,可能会发生的职工待岗情形而提前做出的统一规范管理原则。截至目前,蜀道城乡集团未要求员工待岗。

文件解释待岗意见的出现由于‘集团房地产业务萎缩,各地产公司营销成本高于营业收入,结合蜀道集团减员增效、合理用工的导向要求’

不过凤凰网风财讯从《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获悉,集团称2023年管理费用大幅增加‘受职工薪酬、折旧摊销规模增长的影响’。这意味着,至少截至2023年末,蜀道投资集团的职工薪酬仍呈现‘规模增长’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该报道称,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以及营销成本超出了收入,该公司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对管理人员实施待岗。这一决策被详细记录在公司发布的《管理人员待岗指导意见》中,旨在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挑战,并为公司的未来发展作出战略调整。

其中,在蜀道城乡集团下发的《关于管理人员待岗的指导意见》的主要提到:

1、待岗人员须为与集团各直属公司或项目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在编在岗管理人员,也就是说非编制人员想待岗都没资格,编制还是很重要的。

2、待岗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待岗期满,集团可根据经营实际确定是否继续待岗。

3、待岗期间工资待遇最高不超过5000元/月,最低不低于公司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就发个糊口的基本工资。

4、员工在待岗期间五险一金缴纳仍由劳动关系所在公司代扣代缴,其中单位缴纳部分由公司承担,个人扣缴部分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中扣发。

对此,有业内朋友扒下了蜀道的底裤:

——这种待岗操作,之前很多房企也出台过,基本就是因为公司陷入经营困难,只发基本工资,希望员工愿意等就等着,不愿等就自谋出路。

诚如斯言,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观察,近几年楼市确实不太好,产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等遭遇了很多的问题,大家都活得不轻松。

曾经一段时间,许多同行为了躲避风险,纷纷寻找能履职国资旗下的城投公司类的平台,比如,波哥原来身边的不少朋友,要么进入城投公司的地产开发平台、要么去改专业去做了工程项目拓展之类的岗位、要么进入物业板块等,而且还是数十人乃至百余人竞争一个岗位,什么编制、工资待遇等不是考虑的重点,至少保证自己不失业,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

也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各地的相关城投公司曾是不少同行先苟着和跨越周期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大鱼大肉,至少还能衣食无忧吧。

在长沙,这样的情况,应该在全国其他各地也基本差不多。

也是一个新时代的特殊印记。

然而,上述国资旗下的蜀道城乡集团的事件,难道仅仅是这个企业的特殊情况吗?

因而,在波哥看来,实际上,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一是,在趋势性大变化下,即使是区域性的核心国资平台,跟国内房地产的发展的轨迹基本一致,以前市场好时,也享受了许多的红利,并不是有国资身份的加持就能一直旱涝保收了,没有独特竞争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企业,都逃不过时代重力的碾压。

比如,西安的曲江文旅、华侨城等,外面的马甲,不是你不努力和精进的原因和凭依,做得不好,都将不断会成为时代急速进化中的炮灰。

有鉴于此,目前来看,蜀道城乡集团也是黔驴技穷了,不得已推出了管理人员待岗来达到裁员的目的,比那些民营房企多设计了一道遮羞布而已,还是注意了一些国资公司这样做的舆论影响力。

可能是舆论比较大,在前述的凤凰网风财讯的采访过程中,蜀道城乡集团似乎也改口了,但是,这种模糊处理及和稀泥的手法,很难经得起业内专业人士的推敲,并且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案例了,关注的人会很多。

毕竟,此事件,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典型新闻了。

就不是一两句简单的否定,就能遮掩过去的。

同时,国家正在大力整顿各地的城投公司,蜀道城乡集团以及其上的蜀道集团,以前的过往是否有问题,或许会被某些网友或专业人士挖出来。

届时,就会更加不可收拾了,毕竟西安的曲江文旅已经风雨飘摇了。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且行且观察吧。

◢二是,波哥看楼市注意到:

经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四川省国资委旗下蜀道投资集团的子公司,蜀道城乡集团以其百亿注册资本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2023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蜀道城乡实现收入64.01亿元,遭遇了25.13%的同比下滑,这一变化直接受到了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

目前,蜀道城乡集团正积极推进18个在建项目,这些项目合计规划投资额397.62 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6.88 亿元,未来仍需投入160.74 亿元,显示出公司在投资方面的面临巨大的压力。

另,据相关财报数据显示,蜀道城乡集团2022年实现总营收198.7亿,净利润约-10.54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其总资产约582.95亿,实现营收88.71亿,净利润约-1.4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蜀道城乡集团,在地产开发上,负累众多,即使有四川省国资的加持,已经难掩其颓势,也即在经营和财务的具体层面,此类城投公司的价值,在运营上遇到了极大的问题,因为,现在不是吹泡泡的时代了,刺刀见红,以前喝惯了国资奶水的所谓的各类城投公司,如今不断身陷囧局,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有许多的原因,就不一一展开了。

很多人,总觉得这个世界至少还会延续很多年,故而,早先丧失了警觉性和进取心,譬如,上述的蜀道城乡集团等,他们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有太多的国资因素的依赖,又有多少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和勇气呢?

你会相信吗?

OK,其他的就不去多扯了,有空可以私下里交流。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在时代和趋势的巨大压力下,产业中的每一个个体,皆难言轻松和惬意,再也找不到以前的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了。

个别喜欢装逼的明星类XX或企业等,都不断被时代大潮拍死在沙滩上了。

飓风来临之时,呼啸而过,哪管你是不是有相关资源的支撑、是不是什么所谓的官二代或富二代等,在国际性趋势的大寒风肆虐之下,很多人或其主体等,在严重的霜雪之中都快速现出了原形,譬如,上述的蜀道城乡集团等,自己不行,再怎么去腾挪,其空间都非常有限了。

具体而言,蜀道城乡集团的这个事件,其弊端已经从企业侵袭到个人了,其中的辛酸,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

对此,有个别业内朋友认为:

“在这份指导意见中,我们看到了对管理人员待岗的具体规定。待岗人员必须是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在编在岗管理人员。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前提,但背后却隐藏着对员工的不公。他们曾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待岗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员工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经济上的紧缩,更有心理上的重压。他们的生活将如何维持?他们的家庭将如何支撑?”

这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慢慢去体会一二,在此,就不去罗里吧嗦了,此略。

天地轮转之中,万物皆为刍狗——没有永远的繁荣,也没有永远的不繁荣,各类主体的境遇,皆是趋势和时代压力或动力下的有效表现、和客观见证。

如此而已。

以上,一个蜀道城乡事件的案例,说明了一些问题,但也不仅仅局限于事情的表面。

你觉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