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特朗普更好独斗,拜登热衷群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特朗普时期对华脱钩政策

2024年的一场竞选演讲中,特朗普宣称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或更高的关税,并对所有原产地商品征收10%的全面关税。

2016年首次竞选总统时,特朗普诬称“美国制造业正在被掏空,工人正在失业,因为中国”,他向选民保证,他将利用自己的谈判技巧为美国工人争取更公平的待遇。

特朗普打击对华贸易投资

特朗普4年任期,提出“四步计划”使中国贸易“让步”:①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②在知识产权和强制技术转让问题上与中国对峙;③敦促中国取消出口补贴并改善劳工和环境标准;④降低美国企业税率以吸引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

特朗普在随后发动了对华贸易战,宣布对超过5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并且开始打击中国企业华为、TikTok以及微信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拜登时期对华脱钩政策

拜登政府上台前后对特朗普的政策作出一些抨击,拜登指责特朗普的关税损害了美国农民、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特朗普过于狭隘地关注贸易逆差,缺乏国内竞争力,而且过于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但拜登上台后基本沿袭了特朗普的政策,不过,拜登政府认为,更有效的方法是争取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以应对中国令人担忧的具体行动,并在国内投资于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源泉。

拜登强调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和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过去三年中,拜登政府通过七国集团、美日印澳四边组织、美英澳AUKUS联盟、美欧贸易技术理事会、美日韩三边合作、印太经济框架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华总体竞争协调。

尤其在半导体等尖端领域拜登还在不断组建“小圈子”,例如与荷兰和日本协调半导体及其生产的出口管制要求;建立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组成的芯片联盟(Chip4)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特朗普与拜登时期对华供应链制裁

1.特朗普时期对华供应链制裁

在特朗普的任期之中特朗普发动了“全球经济史上最大的贸易战”,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根据301条款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以迫使中国改变其“不公平贸易行为”。2018年7月6日,美国又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

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时期,根据其发布的行政命令也将不少的中国企业纳入“实体名单”,其中包括美国国防部实体清单,对中兴和华为进行制裁,以及诬蔑中国新疆人权问题和其他实体清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拜登时期对华供应链制裁

在拜登政府时期,拜登虽然对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不满,但是拜登采取了更加有计划的措施。

而对于中国的制裁,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国防部、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在拜登执政期间又加入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实体清单,这使得FCC成为最新一家维护此类名单的监管机构。

此外拜登政府在制定技术出口管制、禁止进口强迫劳动生产的商品以及建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以补充现有的对内投资审查机制等方面比特朗普政府走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特朗普与拜登政府推出产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方面,特朗普与拜登政府,都想推进制造业回流至美国,强化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核心枢纽地位。

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征收关税直接减少了来自中国的进口,但导致来自全球价值链中与中国相邻的经济体的进口大幅增加,例如越南、墨西哥、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

对中国征收关税转移了贸易流,但并未导致用国产产品进行大规模进口替代。特朗普时期,对美国基础建设进行大范围的投资。

而在拜登政府时期,拜登喊出口号“在国内投资、与盟友结盟、与中国负责任地竞争”。

此外,拜登政府还重新定义了美国与中国的经济竞争。拜登不再仅仅关注贸易逆差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而是寻求利用与中国的竞争来激发国内对美国竞争力的更多投资。

拜登政府曾向国会和美国人民表明,美国需要对美国创新进行代际投资,才能在竞争中胜过中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美国已在清洁能源技术、基础设施、半导体和先进制造业方面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

编辑:古一 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