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2年,岳飞被宋高宗赐死,临死前,岳飞含泪,仰天长啸:“天理昭昭,天理昭昭!”

在他死后,临安上下弥漫着悲伤的氛围,百姓对于岳飞的死,很是悲痛。

要知道岳飞立功无数,而且当年还是被宋高宗钦点,将中兴的大事交给他,可是仅仅4年,宋高宗就改变了想法,亲手杀了这位名将。

这是为什么?岳飞死后,他的妻儿又是被如何处置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勇有谋

岳飞从小在家人熏陶下立志为国效力。尽管母亲文化水平一般,但她忠于王朝,也将这份忠心传授给儿子。

母亲常讲述祖国在战争中遭受屈辱的故事,希望岳飞长大后能为国家出力。这给了他报国的志向。

岳飞自幼就热爱练武艺。到了从军年龄,他毫不犹豫地参军应征。当时北宋正面临国势下滑。在抗金战争中,宋军战斗力和纪律存在问题,给北宋造成不利影响。

南宋建立后,这样的状况并未改变。岳飞看在眼里,深感难堪。他决定亲自训练一支精锐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经长期选拔,招募了体格强壮的士兵。然后,岳飞亲自指导他们军事练习。

通过岳飞用心传授,这批士兵逐渐成为力量雄厚、纪律紧密的队伍。他们定名为岳家军。

岳飞意识到,只有精兵强将,才能扭转南北宋战局并重建国力。

成立岳家军后,岳飞带领他们参与多次抗金战役。在战场上,岳家军显示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

面对金兵的骑兵合围战术,岳家军以大刀为武,直扑马腿,迅速打破对手优势。随后乘胜追击, 取胜于金兵。

多次战斗中,金军不断遭遇重创。南宋终于能一雪前耻,收复失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高宗高度赏识岳飞指挥部队立下的战功。朝廷诏文褒奖岳飞和岳家军,对抗金的未来寄予厚望。

战乱年代,百姓们亦见证岳家军多次击败入侵之敌。他们对这支军队产生深深景仰。

正在这时机敏之际,岳飞一再胜战,将会扭转战局于国家有利。但是,就在局势向好之时,却出现了变故.

朝中,宦官秦桧担忧岳飞势头太盛,将来或不轻易听从朝议。他于是向宋高宗重伤岳飞。秦桧谎称岳飞违反节制,私自擅自扩军,进攻金军想藉此扩大实力。等于准备叛变。

宋高宗素来畏首畏尾,这次闻言大惊失色。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宋高宗听信谗言,下令调回岳飞。于是十二面金牌传令召回岳飞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岳飞在狱中被控以叛国罪名,随后毫无公正审判即被处死。这次案件轰动朝野,众人只能惋惜生前英豪壮志未竟。

岳飞身死后的数百年,后人多次定论此案属“大冤”,南宋政权也因此留下“残害忠良”的恶名。

权臣秦桧除了诬陷陷害之外,实为此案的最大罪魁祸首。他见岳飞英名漸盛,意图铲除这个潜在对手才借口构陷之。整个事件使无数忠良于是世,也使南宋战局一蹶不振。

生性刚烈

但也有人觉得,岳飞的死其实也与他的性格有关,有史料记载,岳飞性格直率不阿,在政治上常有独立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岳飞在战场指挥作战时出错,但他不服从上级王彦的安排,执意按自己想法行事,甚至带兵私自离去,这让朝廷很是没面子。

另有一次,宋廷命将军宗泽总揽兵权。宗泽请教岳飞阵法,岳飞一语中的地批评其图式,表现得过于直接。这个行为也易使人不悦。

此外,有一天宋高宗问及三位历史名人,岳飞称赞诸葛亮,指责曹操。这话语暗示秦桧,让他大为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岳飞性格中可能带有些许固执和张狂,在政治上难容于人,这无形中累积了他的恶劣处境。

其实,名器不可长用,政坛如此。岳飞未能在地方上多加审时度势,也决定他最后的命运。

除了秦桧的嫉妒陷害,岳飞之死还与宋高宗本人立场有关。当时宋高宗年纪尚轻,朝政经验不足。且他本人并非嫡长子,登基后地位不稳。

于是,他对岳飞直言敢谏的个性格外畏惧和介意。特别是一次,岳飞直指曹操“篡逆”,令宋高宗感到不悦。

与此同时,秦桧等阉党利用宋高宗这一弱点,不断将岳飞指摘为不臣之辈。宋高宗无法分辨是非,只得任由他们栽赃陷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南宋国势初兴之时,若有能臣忠实进谏,对宋高宗的威信也是一个潜在威胁。岳飞一味遵循职责,未能体察君主心理和政治环境变化,错失求生机会,最终走向颠覆。

而宋高宗亦因此事为后世责备。

其实当年岳飞,真有实力谋反,岳飞勇冠三军,每战必胜,威名远扬,势力日益崛起。宋高宗担心若岳飞顺利消灭金兵,有可能救回两位北伐还俘的前任皇帝。

一旦两位皇帝返国,宋高宗这个“临时”的统治者就会失去正统的名分。到时再难以合法继续担任皇帝职位。

此外,宋高宗也畏惧岳飞此后武力如日中天,难以控制。万一岳飞意欲另立帝制,对其政权将是致命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朝中权臣秦桧正图谋扩大势力。见岳飞英名赫赫,必将成为最大障碍。

于是,秦桧趁机诱导宋高宗,使他也想除去岳飞这个潜在威胁。两人合谋陷害,达成共识。而在这一事件中,宋高宗更像是秦桧利用的工具。他为巩固自身政局,也将岳飞视为眼中钉。

秦桧极力讨伐岳飞,除了自身权势考量,更为实现另一目的。岳飞战功赫赫,在朝野声名渐显,如若彻底消灭金兵,必将成为第一将军。这对秦桧的地位是直接威胁。

更要紧的是,一旦岳飞消灭金国,两位被俘皇帝复位也并非无可能。届时宋高宗地位难保,秦桧权力就更不用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宋高宗本人对复辟前朝也存畏惧。金兵战败后,江南民变势必四起,宋高宗在位正当性将受质疑。

故秦桧借宋高宗之口,指责岳飞图谋不轨,旨在夺权。宋高宗年少轻天,无法识破计谋,为秦桧所引导。

随后秦桧又亲自作证陷害岳飞,成功将之定为叛贼,送入死牢。

岳飞惨死狱中,其家人也难逃一劫。岳飞长子岳云最先遭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儿惨遭毒手

岳云年轻强壮,性格坚毅,狱卒恐其成长成险,随即入狱。长期囚禁中,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生不如死。

次子岳雷也被捕入监。幸而审讯后认定他无罪,瞻前顾后释放了他。但岳雷不愿离去,宁愿与父兄同在,终日守候。

不久,岳飞与岳云并被处死。按令将岳雷流放惠州,无奈途中罹难,生死未卜。岳飞余下三子与之妻,更遭重击。他们被迫离家,被流放,无所依靠。后来只能暂住当地寺庙,饥一顿饱一顿,度日如年。岳氏家族从此水深火热,生死未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最不幸的,莫过于岳飞两位贤女。一家游离四海间,相依为命,苦苦追查父亲冤情,但最终遭逢死路

两姐妹当初无辜逃脱,但生活陷入困境。身无分文,食无著居,只能辗转各地。岳孝娥悲痛父亲遇害,又忧心母亲下落。于是,四处寻访流落近讯,亦为父亲翻案而奔走。

但当时权贵滔天,百姓畏强,无人敢出头。岳孝娥渐感走投无路。一次,在寻访的过程中,岳孝娥与李娃不慎失散。李娃踪迹全无,岳孝娥崩溃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冲动之下,岳孝娥决定用生命与父亲的冤情同在。于是投井殉情而终。可惜当时社会尚未成熟,正义无法伸张。岳孝娥英魂复晓,唯有遗憾留在人世。

纵观岳飞的一生,忠于国家,以身许国。岳飞生前为宋朝尽忠竭力,不幸遭陷害殒命。而死后,帝国更替,岳氏家族亡命天涯,再难复还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忠烈之名,虽然能延续千古,但当时之世未尽理解其忠心。正义尚难伸张,命运让人惋惜。

不过宋高宗禅位于宋孝宗后,新君即刻发出诏书,为昔日抗敌名将岳飞平反冤案,恢复清名。更下令寻找其遗骨,以玉戒为物证。

就在这时,一个曾在监狱当差的隗顺,终于鼓起勇气说明当年的真相。在岳飞被害后,他将尸身暗中带出,远远埋葬在杭州西山水畔。以免骨骸受辱,还放入戒指于下,以期后人寻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年来,他守口如瓶,只告知儿子。终于,皇上追究真相,隗顺的秘密才大白于天下。遂依着线索寻得遗骨,迁至湖边安葬,以慰英灵。

数十年后,岳武穆逝世的事迹尽人皆知。宁宗追封其为王,以彰其忠诚奉国。岳飞生前是义士,死后亦被民众爱戴为正义象征。这才让其名誉得以昭雪,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