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生产生活越发便利……时值盛夏,一幅幅“村美、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天祝县炭山岭镇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炭山岭镇关朵村,蓝天、绿树、村庄相映成趣,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柏油路通向家家户户,一栋栋整洁的房舍错落有致,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去年以来,关朵村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将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40户居住在生态及地质灾害区的群众进行集中收缩安置。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常态化打理房前屋后、巷道、室内室外环境卫生,自觉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天祝县炭山岭镇关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赵志山:关朵村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基础优先、稳步发展”的思路,将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步修建围墙、大门、供排水和强弱电工程,实现了搬迁群众拎包入住;规划建设集中养殖点1处,新建养殖暖棚25座,产业发展同步跟进,尽心打造宜居宜业的居住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十多岁的刁抓西是关朵村的“老住户”了,去年,他们一家人也搬到了新修建的房子里。走进刁抓西的家,各类家具一应俱全,摆放整齐,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刁抓西和老伴在家里带着孙子,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一家人其乐融融。说起村上发生的变化,刁抓西一脸的满足。

天祝县炭山岭镇关朵村村民 刁抓西:我们这是去年搬下来的,去年把(住)土木结构(房屋)的散户全部集中到这儿了,有四十多户,九月份就住下了。政府的好处,我们这修得好,修得整齐,每家都是八十几平米,地板砖全铺好了,连灯都装好了,卫生间什么的都修好了,街道都打上了,铺上了油,又干净又卫生,人也集中了,人心情也好了。

如今,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原本“灰头土脸”的院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醒目的文化氛围墙,不仅美化了乡村,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成为有效教育引导群众的露天大讲堂。

乡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百姓富了是“根子”上的实惠。走进炭山岭镇上岗岭村荚豆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架豆地里郁郁葱葱,一株株荚豆苗长势喜人。

天祝县炭山岭镇上岗岭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文业:2024年,我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高原夏菜1200亩,中药材500亩,通过这种渠道,使农牧民群众有了地租收入,闲暇时间还有务工收入,还有村集体分红收入。

今年以来,天祝县炭山岭镇坚持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抓手,围绕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为目标,在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充分吸引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托其适宜荚豆、贡菜等生长的地理环境及区位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通过土地流转、撂荒地整治等方式,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发展种植高原夏菜、荚豆等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整合耕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祝县炭山岭镇副镇长 赵生军:炭山岭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部署要求,聚焦兴产业,促增收、夯基础,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保障粮食安全。2024年种植粮食作物4200亩,超任务140%。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高原夏菜1950亩,中药材2200亩、马铃薯850亩。深入推进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牧互补模式,培育白牦牛育肥示范点10个,肉羊示范点15个,牲畜饲养量达10.2万头只以上,预计实现农业产值6500万元。

全媒体记者:央金拉姆周昳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