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线、饵丝、卷粉等湿米制品

是云南传统的地方特色小吃

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湿米制品

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容易腐败变质

所以夏天食用湿米制品

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选购湿米制品时,要选择资质齐全的生产经营商家,购买时注意销售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并通过看标签、外观,闻味道等方式来判断湿米制品的品质。

标签:查看湿米制品的容器、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和生产经营者等信息。

外观:选购无霉变、无渗水、外形均匀、色泽一致的产品;米线、卷粉和花色米线(卷粉)应有弹性,断条少。

味道:选购具有纯正的米香味,无酸败味、霉变味及其他异味的产品。

储存:一般情况下,散装即食湿米制品常温下保质期为24小时,冷藏条件下为72小时。如储藏不当,会导致水分丢失、老化变硬和断条,影响食用口感,甚至出现被微生物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发食物中毒等情况。

那么云南常见的湿米制品有哪些?

一起来看

湿米制品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加水浸泡、制浆、压条或挤压等加工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块状、片状等不同形状的食品。根据2023年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米线、卷粉、饵丝(块)》规定,湿米制品包括米线、卷粉、饵丝(块)及花色湿米制品;米线包括酸浆米线、干浆米线和水米线,花色湿米制品包括花色米线、花色卷粉、花色饵丝(块)。

科普小知识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是变质湿米制品、发酵玉米面制品(酸汤子等)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米酵菌酸对热稳定,经100℃煮沸及高压烹饪也不能被破坏。米酵菌酸可损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休克等肝脑肾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目前,米酵菌酸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较高,其症状表现及预后与摄入染毒食物的量有关,摄入越多者预后越差。

来源: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孟连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边凯艳

责编|董俊华

编审|岩三卡

投稿邮箱:ynmltv@126.com

七彩云客户端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

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7.凝聚民族团结力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8.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02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宣传标语

6.创建国家卫生县,人人有责,人人受益

7.美好生活靠我们创造,创卫目标靠大家实现

8.举全县之力,争创国家卫生县

9.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县

10.您为创卫增光添彩,城市因您魅力无限

03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标语

6.手牵手创建城市文明,心连心打造魅力孟连。

7.走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8.花缘芳香而美丽,人因文明有魅力。

9.城市因你我而文明,生活因你我而精彩。

10.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04

“除四害”宣传标语

6.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7.消灭四害,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8.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四害孳生条件

9.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05

经普工作宣传标语

5.依法普查 服务发展

6.经济普查惠万家 如实填报促发展

7.如实填报普查资料 真实反映经济全貌

8.把脉经济摸家底 普查成果共受益

06

耕地保护宣传标语

6.农村建房要规范,耕地资源不可占

7.守住耕地命根子,我们才有好日子

8.青山清水亲自然,保耕保地保良田

9.耕地就是金不换,留给子孙好吃饭

10.耕地是生存之本,保护是利国之道

11.抓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筑牢粮食安全“长城”

07

《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标语

7.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预防和惩治黑恶犯罪。

8.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黑恶必除,除恶必尽。

9.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

10.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全民参与扫黑除恶。

11.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铲除黑恶,构建和谐。

12.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净环境,保稳定,保平安。

08

非法集资宣传标语

1、远离非法集资,共度祥和新春

2、树立正确投资理念,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3、自觉抵制高利诱惑, 理性选择投资渠道

4、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

5、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6、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