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首描写战争的《雁门太守行》向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中的精品,但是谁能想到,作者李贺不仅没有参加过战事,更是连战场都没见过。

也就是说,李贺写诗,靠的就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而他也是一个少有的悲情诗人,别人都是坑爹,但他却是“被爹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使得他报国无门,余生郁郁寡欢,在27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

李贺790年出生于河南府,字长吉,从李贺的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家人对他的期许。

希望他健康长寿,吉祥如意,但是李贺的人生却和他的字完全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自幼就体弱多病,身材纤瘦,或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老天觉得对李贺有所亏欠,于是在头脑上弥补了他。

李贺小的时候就十分的聪慧,七岁的时候就会作诗,是个远近闻名的神童。

李贺在七岁的时候,恰好碰到韩愈和皇甫湜登门造访,听说李贺是个神童,两人就起了爱才之心,出了个题目考验李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既是为了看看李贺神童的名号是不是真的,也有帮李贺扬名的心思

没想到李贺在听完题目之后直接提笔作诗,让韩愈和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就此扬名。

李贺的出身也极为不凡,他的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叔叔,因此李贺经常在自己的诗中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出身不凡,但是因为李贺这一支早已没落的原因,李贺的家境并不好,他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县令。

在李贺的姐姐嫁人之后,他的家境愈发贫寒,因此李贺一直寄希望于通过科举重振门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贺为了学习,经常会骑着一头瘦驴出门找灵感,驴身上挂着个大口袋,每当自己有了灵感之后,就马上写下来放进口袋。

等到傍晚回家之后,再把口袋里写下的灵感逐一整理汇总。

而李贺的母亲看到李贺如此刻苦,十分的心疼李贺,于是说出了那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也就是成语呕心沥血的来历。

而李贺的刻苦也没有白费,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的诗词就已经传遍了京城。

在这个时候李贺已经准备好参加科举,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父亲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父母去世之后必须守丧,这个时间以三年为期限,也就是说李贺三年都不能参加科举。

于是一直到810年,李贺才参加科举,而在这次科举中,李贺也是一举高中,只等年底去往长安参加进士科就可以做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这个时候,嫉妒李贺的人出现了,他们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的名字中带有“晋”,这个字同进士的“进”,所以说李贺应该避父讳,不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对于这个牵强附会的理由,李贺也是极为无奈,就连韩愈听说之后,也为李贺摇旗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愈还写下了《讳辩》为李贺解释,在文中韩愈愤怒的写下了“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这句话的意思也十分的简单,就是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父亲的名字如果是仁,那儿子就不能当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韩愈的反驳掷地有声,但李贺还是被挡在了进士考场的门外,而且还是终身禁止参加进士考试。

无奈之下的李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并且写下了不少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句。

但是人总是要生活的,在第二年,李贺就重新回到了长安,通过自己的才华,得人举荐,最后当了个从九品的小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贺在长安做官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光芒万丈的少年天才,变成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落魄小官。

虽然身边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但这样的朋友终究还是少数,毕竟人都是趋炎附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李贺年少成名,大家都知道他必然高中,于是争相过来和李贺当朋友。

但是如今的李贺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官员,是整个官员体系中最低等的存在,那还有谁会过来和李贺攀关系呢。

做官三年,李贺终于看清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于是在814年,李贺毅然辞官回到了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苦闷的情绪下,李贺本就不太好的身体也就每况日下。

在回家的途中,李贺孱弱的身体,外加一身才华不得施展的

苦闷,让他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诗中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出,立刻火遍了当时的文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文人在聚会的时候都喜欢把“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当作上联,但是整个唐朝都没人对出一个可以服众的下联。

回家之后的李贺因为报国无门,一直在家里赋闲,但是立志要光耀门楣的李贺还想做出自己的最后的努力,既然文不成,那就从武方面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贺写下了那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于是在814年的秋季,李贺经友人介绍,来到了昭义军节度使的府中做起了幕僚

但是让李贺没有想到的是,他身处的唐朝早已不是过去的盛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唐朝因为朝廷软弱,藩镇跋扈的原因,导致李贺所在的昭义军一直都遭受排挤。

在之后一场讨伐叛军的战争中,因为主帅没能成功,心灰意冷之下直接向朝廷告病回到了洛阳休养,就连李贺的友人也从这里抽身回到了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剩下李贺无路可走,无奈之下只能拖着孱弱的身子再次回到了家乡。

自己重振门楣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就此破灭,失落之下的李贺回到家乡之后的李贺,仅仅是整理了一些自己的诗稿,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当时的他只有27岁。

虽然李贺一生写下了不少的诗句,但因为大多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情绪,加上李贺词藻诡丽的写作风格,因此他没有一首诗被收进唐诗三百首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因为李贺瘦弱的体型外加诡异的诗风,最后他被后人冠以了“诗鬼”的名号。

或许是这人间太苦,李贺这样的天才在27岁就英年早逝,只留下了自己诗篇,证明自己确实来过这人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