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基于真实人物改编,请理性阅读,与君分享旨在弘扬正义,宣扬革命先烈的大无畏,前1/2免费阅读。

朝鲜战场公认有三大战役不能被忘记,它们就是以惨烈闻名于世的长津湖战役、铁原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其实还有一场战役也不该被忘记,它就是华川阻击战,被誉为志愿军巅峰之作的两大阻击战之一,素来有“西有铁原,东有华川”一说。

1951年5月,为了尽快把美国人赶到谈判桌上,我军以战促和,主动发起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经过第一、二阶段的作战,虽然取得重大战果,截至5月21日。志愿军已经歼敌4.6万余人,但羸弱的后勤线无法及时提供补给,让作战部队弹尽粮绝,人困马乏。

5月21日,志愿军司令部下令部队全线北撤,后退到三八线休整。志愿军准备结束战斗,可美军司令官李奇微不答应,你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李奇微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双方几番交锋后,李奇微发现正面交锋硬桥硬马打不过志愿军,于是此人利用前面交战的大数据分析,发明了“磁性战术和周末攻势”。具体方法是不与志愿军过多的正面交战,利用美军部队的高度机械化,精准控制撤退距离40里,这正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的极限。

李奇微的战术是让志愿军追不上、打不到,待7天后志愿军随身携带的补给弹尽粮绝时,美军就伺机开始反攻。

此刻,发现志愿军异动的李奇微立刻下令美军转守为攻,就地反击,以装甲部队开路,组成大批先遣队,三箭齐发。在西线,美1军死死咬住了志愿军64、65军;在东线,美10军向志愿军9兵团展开猛烈反攻。

其中尤以中线突进的美第9军,招式最为恶毒,用的是“断子绝孙腿”。美9军利用机械化部队的高机动性企图打穿志愿军第63军和第3兵团,抢占春川和华川。美军一旦占领华川,就能切断志愿军东西战场的联系,实现对志愿军的东、西方向的分割和合围,实现对东线或西线志愿军的围歼。

面对美军的战略意图,志愿军留下第63军拖后阻击,这一战术没有任何问题,却不料实施过程中因为兵团长“疯子将军”王近山认为打了这么久的仗,下面的人应该知道。殊不知,第63军的180师因故更换了指挥官,新上任的师长没有实战经验,结果造成180师被美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这一变故让中线挺进的美9军几乎没受到任何阻拦,便长驱直入,其中属美9军的先锋部队第17团跑得最快,速度快得连狗都撵不上,于5月27日早上就抢先抵达华川附近。

华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后撤的枢纽之地,两军交汇之处,这一切注定华川将历史留名,中美双方必有一方名垂千古,而第一方则是陪衬。李奇微估算了所有进程和数字,人员、武器、距离……却少算了一样——中国人五千年的传承“孔曰取义,孟曰成仁”。

正是志愿军的责任与勇气,改写了华川阻击战的历史,让美军成为了这一战的陪衬。

此刻在华川的东线战场,志愿军第9兵团和美10军已经进行了多日激战,美军有飞机大炮和坦克,志愿军第9兵团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应是抗住美军的进攻,白天防守,晚上追着美军打,打得美军寸步难行,信心全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第9兵团一番苦战后,打得美军忌惮不已后,快速撤离阵地,与尾随的美军拉开距离,一切看上去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美军中线挺进过来的美第9军先锋部队第17团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一切,不仅切断了第9兵团的退路,而且如果任由他们继续向金川的志愿军腹地推进,整个东西中线志愿军的撤退路线都将被切断、合围,涉及数十万人将有性命之危。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严令志愿军第9兵团必须打退美军17团占领华川,然而美军第10兵团此刻重整旗鼓追了上来,对志愿军形成两面夹击。面对美军武装到牙齿,一波又一波的海陆空立体攻势,志愿军第9兵团再英勇作战,舍生取义,无奈双拳难敌四手,虽然不至于落败,但也被美军死死围困,危在旦夕。

因为此时美第9军的大部队正快速向金川志愿军腹地推进。

危在旦夕,彭德怀急忙调兵遣将,结果地图和部署拿过来一看,干瞪眼了。在华川附近没有志愿军部队。彭德怀仰天长啸,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啊。

就在志愿军总部揪心,战局危矣的时候,实际上当时华川附近真的有一支志愿军部队。一方面当时没有现在的战场动态系统监控,无法做到实时掌控全局;另一方面,面对美军的电磁干扰和信号追踪的狂轰乱炸,志愿军电台能保持畅通已是万幸。这造成志愿军的电台经常要保持静默,情况犹如2000年代的小灵通,坐在风雨中,十打九不通。

这支意料之外的志愿军部队是第20军58师,58师是解放战争时期华野王牌部队中的头等主力,曾在长津湖战役中痛击美陆战1师,实力彪悍。

于是震惊世界的一幕出现了,在没有接到过任何命令的情况下,依靠敏锐的战斗嗅觉,顶着战场抗命甚至杀头的风险,这支前期作战已经弹尽粮绝的部队,不顾自身安危,主动担起了阻击任务。

58师为什么会如此出人意料,突然出现在华川呢?这是因为58师战斗力强悍的特性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因此撤退的时候跑得也比正常部队快多了,居然提前两天撤离到了华川附近。

58师之所以跑得快,真正的原因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而穿过华川进入指定位置就可以吃罐头,睡大觉,这么简单的生活需求激励着他们健步如飞。

然而撤退到华川后,部队立刻听到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副军长廖政国和师长黄朝天从炮弹声音判断这是美军的“范弗里特消耗”,因为榴弹炮的密集超乎想象,志愿军可没有这么厚实的家底。

范弗里特消耗实质是唯火力制胜论,意指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对敌实施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迅速高效歼灭敌有生力量,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美军成集团进攻。”黄朝天说,“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类,这是我们的后方啊,要出鬼!”。廖政国沉重地点头说:“有问题!”随即侦查员返回汇报:“距离华川地区不到8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大量敌人,估计不少于三个师,正在与我军某部作战”

此刻的58师按照命令继续后撤,明天就能安全抵达目的地,马放南山,酒足饭饱酣畅睡,而且这是按军令执行不用担负任何责任,但对于正在华川发生交火的志愿军部队而言,胜负就不好说了。

58师立刻使用电台联系总部,由于战场被美军电磁干扰,因此联系未果。经过短暂的犹豫后,黄朝天说:“解放战争那个时候,我军与国军打到后面都是一场乱仗,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因此从淮海战役开始,我们的作战指令就是哪里有枪声,部队就往哪里冲。”

廖政国毫不犹豫地说:“英雄所见略同!我们这一路很顺利,但其他部队没有这么好运,应该还没有撤下来。华川地势关键乃交通枢纽,必须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廖政国、黄朝天还有政委朱启祥简单商议后,毅然决定冒着抗命的危险,全师紧急集合,向华川急行军,抢在美军增援的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占领华川附近的两侧重要制高点,构建防御工事,进行阻击。

这样的决策需要什么样的决心和无畏啊。要知道此时的58师刚刚经历了前线的连续大战,全师减员20%,麾下3个团,除172团还较完整外,173团已经缩编为5个步兵连,而174团虽有6个步兵连,但每连也已经缩减成2个排,整个58师只剩下7000多人。

枪支弹药方面虽然谈不上弹尽粮绝,但所剩无多,最骇人的是几乎没有任何重武器,机枪子弹只有编制的一半,迫击炮和火箭筒的弹量更是只剩下三分之一。而美军从后方穿插过来的美9军有三个整编师的兵力,超过3万的人马,配有坦克大炮,火力猛、兵力充足,双方兵力差距三倍之多,火力更相差超过40倍。

更重要一点,没有命令的擅自行动,打赢了还好说,打输了那可能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面对个人得失面前,志愿军58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将在为军令有所不为

58师在抢时间,美军第9军也在日夜兼程。58师硬生生用双腿跑赢了美军地机械化部队,抢在对方到达之前,抵达了预想的前沿阵地。时间有限,所有战士们先抢修前沿阵地上的防御工事,至于后方的纵深防御如坑道和战壕这些,因为时间来不及,只能是等会儿边打边挖了。

美军穿插作战的习惯性战术是采用坦克掩护步兵进行第一波的试探性进攻,攻不下来,才会停下来架设大炮,用猛烈的炮火支援,狂轰滥炸后再重复坦克和步兵的组合进攻。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快速通过。

58师利用美军一成不变的战术,决定出奇制胜,给美军一个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晚上,美军的先头部队到达华川受到阻击后,很快侦察兵发现了我方的存在,但由于夜晚无法观察细微,美军以为是志愿军小股部队,非常托大,用坦克打了一轮炮击后,派了两个连就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

待美军靠近阵地,58师一声令下,两翼潜伏的一个营战士跃出防御工事,从侧面发动冲锋,切断联系,快速包围了美军的两个连,干净利落地全歼对手。

美军发现是硬茬子,开始采用屡试不爽的老套路,架起榴弹炮狂轰,美式榴弹炮威力巨大,58师仓促之间修建的阵地被毁坏大半。

华川地区地势平坦,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制高点,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炮击后,美军抓住这一点全部出动坦克,整整60辆,步兵一个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