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川军出川抗日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积极主动申请出川抗日,得到批准后率部奔赴抗日战场,先后转战淞沪、广德、泗安等地与日军作战。然而在广德与敌人作战时,因为部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最后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殉国,他就是川军名将饶国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国华

饶国华是四川资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加入新军,成为一名伙夫。他就从伙夫做起,到1917年升任连长。这也是他在川军中担任的第一个比较高的职务了。后来他辗转来到刘湘的军中,凭借战功,逐渐得到刘湘的重用,职位也在不断的上升,到1935年10月,从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升任为第一师师长,后又改任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内战多年的川军也讲和了,一致对外,请求出川抗日,饶国华积极表态,他曾对好友鲁自诚、吴秋影等人说:“此次为国抗战,使我心中苦闷霍然冰释,御侮报国的愿望就要实现了。”9月,饶国华还乡,破例为母大办70寿筵,并遍扫祖墓。他对伍钧老先生说:“此行,为国抗战,不成功即成仁。学生如幸得马革裹尸还,学生之家属,尚望恩师照拂也。” 告诉蓝紫仙:“我这次为国而战,义无反顾。自古忠孝难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那时他们已有五个孩子,怀有身孕的蓝夫人忍泪止哭,点头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国华影视形象

九月二十一日,第二十一军奉令出川抗日,在邛崃县各界民众举行的隆重欢送大会上,饶国华将军豪壮地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肽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他们步行两千多里从四川来到抗日前线。然而当川军到达前方时,淞沪已经失陷,饶国华部被安排在广德防守日军。他亲自巡视前线,检查工事情况,鼓励官兵奋勇杀敌不负家乡父老重望。

11月23日,日军中岛师团开始猛扑广德,出动了27架飞机轮番轰炸,步兵在重炮、机枪掩护下发动进攻,最终在30日攻陷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阵地,而后日军直奔广德,饶国华得知后率领第四三三旅奔赴广德前方约五里的界牌,阻击日军,他亲自到前线视察,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最终只剩下一个营的士兵,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国华

当时他已经受伤,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为此给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均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

战斗至黄昏,他又率领剩下的士兵们炸毁了广德飞机场,尔后,他又来到广德城东门外,嘱卫士铺好地毯,喝退左右,盘腿坐于地毯中间,并面对广德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说罢,向敌军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以死报国,时年4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后,饶国华将军的遗体被运回四川,沿途各界人民自发举行了公祭大会,12月12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饶国华英勇事迹,同时追赠其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准予国葬。资阳为他立祠,成都为他塑像。刘湘闻知噩耗,甚为痛惜,特拨款3万元抚其遗属。

1940年,成都市中山公园铸造了饶国华将军铜像座,树立了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字的“饶上将国华纪念碑”。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被民政部收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