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南宋是一个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朝代,那还多亏了赵构在当时的南京继承皇位,为当时的百姓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大门。你看,有些人顺顺利利继承了皇位。而有些人,要么是求而不得,要么是盼到胡子花白才终于迎来一道曙光。南宋的第三位皇帝赵惇便是这么一个继位不易的皇帝,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要从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赵眷以养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开始说起。当时赵惇还只是赵眷的第三个儿子,要知道,在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之下,原本皇位根本就没有赵惇什么事的。但是,宋孝宗的皇长子,也即当时的庄文太子赵愭不幸英年早逝。这下,皇位落到谁手上可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在的,这宋孝宗倒也是性情中人,他没有刻板地按照儿子的长幼顺序来决定皇位的继承。在皇长子去世之后,政治才能杰出的宋孝宗也是犯了难。但是他心中却已有计较:二儿子生性温和宽厚,并不适合风云变幻莫测的朝廷。而三儿子赵惇,倒是有几分自己当年的神采风范。于是,原本排位第三的赵惇坐上了太子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赵惇开始了他漫长的继位史。他的继位史延续了十八年,十八年是个什么概念呢?放到现在,那是一个人一去不返的青春,放在古代更是不容忽视的漫长的时光。待到坐上皇位之时,赵惇已经到了四十多岁的不惑之年了。要知道,古人的寿命可不像现在的人那么长,可巧了是,宋孝宗身体硬朗,竟然比儿子赵惇的身体还要好。赵惇终于觉得自己等不了了,于是含蓄地暗示宋孝宗:“父皇我胡须都白了,下人都给我送来了染须膏”。暗示自己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宋孝宗不以为意揶揄回复:“有白胡须显得你更加倚重,用不着染须膏。赵惇的暗示显然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宋孝宗的养父,也即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病逝之后,赵惇的继位之路似乎遇到了转机。宋孝宗的孝心是出了名的,所以他当然要选择为养父守孝三年。就是在这三年里,赵惇得以接手处理朝中大小事务。守孝结束后的宋孝宗看到了赵惇的能力,于是将皇位给了赵惇。自此,赵惇的漫长继位史也算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压抑了许久的赵惇本应当大展拳脚。谁知,当上皇后的李凤娘较之之前作为太子妃时更加嚣张跋扈。她因为不满宋孝宗之前拒绝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就使劲撺掇赵惇与其渐渐疏远,甚至离间他们父子俩。最后,宋光宗赵惇则因为这些行为被冠上不孝之名,仅仅坐上皇位五年,就被迫让位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