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乱世,在几百年的混战中,大国兼并小国,最后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韩赵魏楚燕齐秦七个国家,后世称之为战国七雄。同样在几百年的混战中也涌现出来了众多的名将,那么战国七雄各自的国家中又有谁堪称是第一名将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韩国的暴鸢

七国之中,韩国的地盘是最小的,实力也是最弱的,所以相对来说产生的名将也最少。其中暴鸢堪称是韩国第一名将了。

暴鸢参加过几场有名的战争,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战,暴鸢率部俘虏楚国将领唐昧。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由于韩、魏都不想自己的部队当主力,导致秦将白起抓住机会各个击破,暴鸢败走。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韩釐王派暴鸢率军支援魏国,暴鸢军遭秦军击败,于是撤军逃到开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

暴鸢虽然参加了一些对外作战,但是其战绩实在是有点乏善可陈,并没有特别拿的出手的,所以暴鸢也只能在韩国这样的国家称之为名将了。

2、赵国的廉颇

廉颇是赵国名将,与李牧、白起、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负荆请罪说的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参与五国联军伐齐,打败齐军,被封为上卿,但是因为蔺相如的位置在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然而蔺相如并不与廉颇计较官位的高低,屡次谦让推辞,最终使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一文一武之间将相和。

除此之外,廉颇还是赵国抵抗秦国的主将,长平之战,廉颇率领赵军与秦军对抗三年之久,可是赵孝成王中了秦军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最终使得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如果不是赵国换将,也不至于败的那么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廉颇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因功被封为信平君,官至假相国。赵悼襄王继位后,罢免了廉颇的兵权,以乐乘来代替他,廉颇不满,驱逐乐乘后投奔了魏国,但是不被重用。后来在秦军大兵压境时,赵悼襄王想要重新启用廉颇,但是在郭开的暗中操作下,赵悼襄王认为廉颇年老,不堪重用,因而没有把他召回国内。后来廉颇辗转来到楚国并在楚国抑郁而终。

其实赵国除了廉颇,李牧也是一代名将。李牧的前半段一直在北方抵御匈奴,使得匈奴十多年间不敢南下。廉颇被离间出走后,李牧更是成为赵国抵御秦国的唯一将领,可惜赵国也没有好好使用李牧,将其杀死,赵国不久也就灭亡了,这可真是“李牧死,赵国亡”。

3、魏国的吴起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早年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军队,后来到魏国,得到魏文侯的重用,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起

后来吴起遭到魏文侯的猜忌又到了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因变法吴起得罪了楚国内部的守旧贵族,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也被杀害。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吴起以外,魏国还有乐羊、庞涓、公叔痤、公孙衍等名将,他们在魏国的各个时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4、楚国的项燕

项燕是战国末期楚国的名将,公元前224年,秦王政派遣大将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项燕在城父率领楚军以示弱诱敌之计大败秦军,秦军几乎全军覆灭。杀七都尉,收复失地南郡。次年王翦率领60万秦军再次伐楚,项燕与王翦对峙一年多,最终楚军大败,项燕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燕

5、燕国的乐毅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魏将乐羊的后裔,先后在中山国、赵国、魏国生活。当时燕国地处偏远,国力弱小,燕昭王礼贤下士,招揽英才,乐毅就是在这个时候到燕国的,被燕昭王拜为亚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毅

乐毅到燕国后,也开始一心一意的辅佐燕昭王,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后,乐毅遭到了新即位的燕惠王的猜忌,无奈之下离开燕国投奔到赵国,最后死于赵国。

6、齐国的匡章

匡章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三朝,齐威王时期,匡章就开始为将,率军击退秦军的进攻。齐宣王时,齐国乘燕国内乱,派匡章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进攻燕国,五十日以内,直破燕都。齐宣王八年(前312年),在濮水之上抵御秦军,被打败。齐闵王即位后,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匡章率军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匡章

前296年,匡章率军大破巅峰时期的秦国,攻入函谷关(战国时期唯一入秦关的将领),秦昭王遂归韩河北及武遂、归魏河外及封陵以求和。

7、秦国的白起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国军队40余万人。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然而他功高震主,得罪了应侯范雎,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被赐死于杜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起

除了白起以外,王翦也可入选秦国顶级名将,王翦是战后后期秦国人,他与其子王贲灭掉了除韩国以外的其他五国,秦国统一后他又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小结:

从上述来看,七国有不少名将,但是可以称之为顶级武将的其实并不多。其中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恰巧的是他们四人之中两人属于秦国,两人属于赵国,而在战国后期唯有秦赵两国有一争天下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