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标题《朱晋:跨越山海只为群众有“医靠”》

在盐津县人民医院,有一位名叫朱晋的医生,他带领着一支专家团队,千里迢迢地从上海来到盐津,用他们的医术和爱心,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希望和健康。

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动人的乐章,奏响在这片土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众有“医靠”

“今天这台手术和之前的一些重大手术,都是在朱医生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的。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了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也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医生肖剑激动地说。在朱晋的悉心指导下,盐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肖剑成功地完成了一台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手术。

以前,像这样的患者要到上一级医院或是省外更好的医院才能得到治疗。现在,在盐津县人民医院就能解除患者的病痛,既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又缩短了治疗时间。患者及家属对此十分满意。

2022年7月,受中组部的派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队长朱晋带领医疗专家团队来到盐津县,开启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新征程。

“推动县域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增进广大群众的健康福祉,不仅是医疗队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深化沪滇协作和‘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医疗团队采取医护融合、学科融合、防治融合、县乡融合、沪滇融合等措施,大力推动人才培育、疾病诊治、慢病管理、县域发展、资源共享一体化,从而助推盐津县人民医院发展提质增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队长、盐津县人民医院院长朱晋说。

在医疗帮扶的过程中,朱晋和他的团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始终坚持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他们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有时候,为了一个疑难病症,他们会查阅大量资料,反复研究治疗方案;有时候,为了一个紧急手术,他们会不顾疲劳,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他们的付出,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他们用耐心和热情,温暖着每一个患者的心灵。在这里,他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患者的亲人,他们的真情帮扶,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仁心仁术

“朱医生医术好,服务态度也很好,我们来看病感到很温暖、很舒心。”患者刘仁敏这样说。

朱晋常说:“医者仁心,我们要用过硬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句话成了整个专家团队的座右铭。他们在工作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他们会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他们会仔细地为患者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会认真地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快救救我家宝宝。”2023年10月,盐津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出生不到18小时的新生儿。经初步诊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疗队儿科专家李玉峰判定患儿不仅存在黄疸,还存在败血症,而且颅内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

于是,朱晋带领专家团队迅速组织远程连线会诊,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强大的专家团队力量,为孩子制定了以新生儿换血术为主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经过沪滇两地儿科团队3个星期夜以继日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及时治疗,我的孩子就危险了。现在,孩子平安了,我们万分感谢。”新生儿的父亲王俊拉着朱晋的手激动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区域医疗服务新高地

经过专家团队的努力,盐津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开展的一系列新技术和新项目,填补了当地医疗领域的多项空白。他们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组团式”帮扶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盐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独立建科,开展了60余台次的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新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县内医院的空白。微创介入治疗术实现“零”的突破;4名骨科医生通过“师带徒”培养模式,现已能够独立开展骨科创伤常见手术;东西部协作儿科新进展学习班吸引了300余人线上线下学习,成为全省首个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外科新增近20项新技术,科室年手术量从帮扶前的14台增加到110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3项,确定重点帮扶科室4个,建立特色专科4个,补齐了县级医院神经外科、儿科、心内科、骨科等服务短板;11名医生到上海进行了短期培训,培训完成后,独自完成手术429台次,带教人数299人次,开展远程教学及院内讲座34次,业务培训488人次,教学查房288次。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朱晋和他的专家团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名言的真谛。他们的故事,是对医者精神的最好传承;他们的奉献,是对社会责任的最美担当。

“自上海医生来到盐津后,很多疑难杂症不出县就能得到治疗。一年多来,在中组部的协调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组建了包括心内科、儿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医生在内的‘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通过传播新理念、引进新设备、传授新技术等方式,帮助盐津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盐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倪罗南深有感触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3年8月,盐津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2023年全省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提质达标评审。在2022年至2023年度云南省二级医院绩效考核中,盐津县人民医院平均住院日排名全省第七位,低风险死亡率为全省二级医院中最低。在2022年至2023年度昭通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中,盐津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盐津人民的热情,也感受到了盐津人民对高水平、高素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队不仅需要帮扶盐津县人民医院,也应该成为连通上海和盐津的桥梁,把上海先进的医疗技术、经验、理念带给盐津的医护管理团队,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当地群众。”朱晋说。

来源 /昭通日 报 记者 杜恩亮 通讯员 黄成元 邱 琴 文/图

监制/ 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李建芹 编辑/严家佳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 “ 微昭通 ”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