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的诸位皇子中,有一位十分特殊,他有一个清朝独一无二的外号,名曰“常务副皇帝”,他就是清朝中期唯一被赐以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怡亲王胤祥,但其实,在他的兄弟中还有一位铁帽子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亲王踏雪寻梅图》局部

这个人就是老十六胤禄,他的知名度可远远比不上参与九王夺嫡的那些哥哥们,可是他却在四哥胤禛继承大统后被送上了一顶铁帽子,雍正帝还把他的女儿封为公主,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皇子是怎么得到了哥哥的格外青睐,而前面又说了,胤祥是清中期唯一一位新封的铁帽子王,那胤禄这个又是怎么来的呢?俗语云:“性格决定命运”,在他73年的人生中,似乎也能找寻到他如此幸运的密码。

从隐到显,庶妃生下三兄弟

胤禄的母亲王嫔出身汉军旗,父亲只是一个知县,母亲黄氏出生在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别看王嫔声名不显,她极有可能是康熙帝宠臣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祖母之兄)的亲戚。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六日苏州织造李煦具奏 ,王嫔娘娘之母黄氏...于七月十四日午时病故,年七十岁。理合奏闻。朱批:知道了。家书留下了,随便(后)再叫知道罢。—《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煦画像

王嫔的母亲黄夫人逝世时,就是由李煦上报的,可是李煦身为织造,并不负责此事,除非他与王嫔有关系,而康熙帝的朱批称李煦的呈报为“家书”,似乎更可印证这一点。河南学政汤右曾写诗赠给李煦,诗中在夸赞李家之余还透露了李家曾推举亲眷入宫,未知王嫔是否就是李煦的嫡母王夫人的亲眷。

王嫔入宫后是相当得宠的,这从康熙三十二年到康熙四十年,八年之内,她连续生育了三个儿子即可看出,这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十五胤禑、老十六胤禄和早逝的十八阿哥胤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密妃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帝下令大封六宫,胤禄的母亲王嫔被正式册封为密嫔,这个密和谥号“密”虽然是同字,但谥法与普通封号用字不同,康熙帝给王嫔的封号,意为“亲密”“细心”,而康熙一朝鲜少有妃嫔可以画像,但康熙帝竟然命人为密嫔作画,只可惜这幅画目前尚未寻得,有着这样一位颇为得宠的母亲,老十六虽然年纪尚轻,就被父亲委派管理内务府。

倍受偏爱,从天而降的铁帽子

第一子博果铎,袭,改号曰庄亲王。雍正元年,薨,年七十四,谥曰靖。—《清史稿▪诸王传》

老十六的高光时代还是在雍乾年间,雍正元年正月十一,雍正帝即位还不满两个月,朝廷中一位王爷去世了,这位王爷就是庄亲王博果铎,博果铎可不是一般的亲王,他的父亲硕塞乃是被授予了世袭罔替特权的承泽亲王,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硕塞27岁就去世了,6岁的儿子博果铎继承亲王爵位,改号为庄亲王,博果铎居亲王位68年,只生有三个女儿,如此,“庄亲王”这个爵位可就成了一块美滋滋的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清朝的规定,大宗绝嗣可从小宗择之而继,硕塞一脉除了嫡长子继承铁帽子王,嫡次子博翁果诺得封为惠郡王,如今大宗绝嗣,当从小宗惠郡王一脉挑选子嗣承袭,而惠郡王一脉确实有四人有资格继承大宗,分别是博翁果诺次子伊泰子明赫、博翁果诺第五子福苍、福苍长子球琳和次子塔扎普,不管是把福苍过继给博果铎为嗣子,还是把明赫三人之一过继给博果铎当嗣孙,都是合理合法的。

无子,宗人府题请以圣祖子承袭,世宗请于皇太后,以圣祖第十六子允禄为之后,袭爵。—《清史稿▪诸王传》

可是当时负责宗室事务的宗人府向雍正帝请示,说庄亲王一系与皇帝关系甚近,可以从皇帝诸弟中选择一人继嗣,雍正帝同意了此事,并去和皇太后乌雅氏商议,最终决定由老十六允禄过继给博果铎。宗人府常年负责此事,岂会不知该如何处置?而其却有如此动作,极有可能是出于雍正帝的授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帝

雍正帝想要以弟承袭这个铁帽子王的动因有二:

  • 其一乃是惠郡王的自作孽,博翁果诺当年就是因犯罪而革去郡王爵,其子孙虽然仍然承袭了一些低阶爵位,但已不得重用;
  • 其二乃是雍正帝想要对这些开国铁帽子王进行打压,而正好碰到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

那么,另一个问题也就出来了,雍正帝的弟弟有那么多,为何偏偏选中了老十六允禄呢?

  • 首先,在当时,雍正帝比较年长的几个兄弟都已经被康熙帝封爵,而在雍正帝刚刚即位时,也封了几个亲王、郡王,基本上都已经有了归属,自然要从十四以后的无爵皇弟中遴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王朝》中的乌雅氏

  • 其次,雍正帝在此事上还征询了母亲的意见,此时的乌雅氏母以子贵,已经是皇太后了,乌雅氏作为太后自然是要选择平日与自己亲近的皇妃之子,以密嫔的聪慧,她自然懂得如何与未来的皇太后相处关系的(当时最有希望继统的两位皇子都是乌雅氏的儿子);
  • 其三,密嫔尚有两子在世,这是雍正帝其他皇弟的生母所不具备的优势。

综合以上三点,范围就被锁定在了密嫔所生的两位皇子上了,而老十六能够超越哥哥得到这块天大的肥肉,更多还是源于雍正帝的“能力控”。雍正帝对兄弟的能力高低十分看重,即便是政敌老八允禩,他也毫不隐晦的明发上谕称他的能力强到与自己“能力相当”,能力是雍正帝衡量兄弟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允禄著袭封庄亲王。其惠郡王博翁果诺之孙球琳著封为多罗贝勒,将惠郡王原有佐领属下人等俱著给予。—《清世宗实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博物院出品的雍正帝表情包

故而,雍正帝最终选了十六弟允禄继嗣庄亲王,但对于没能袭爵的惠郡王后代他也给补偿。此事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那就是宗室中有人议论雍正帝特别宠爱老十六,所以才把这么大的肥肉送给他。雍正帝传谕说“我宠我弟直接封亲王不就行了,何必借着继嗣庄亲王一事加恩呢?”其实雍正帝这话可是有些口是心非,这铁帽子王和普通亲王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不是偏爱又是什么呢?不仅如此,他还把允禄的长女接进宫抚养,后来嫁给了科尔沁郡王,封和硕端柔公主,这样的偏爱,几乎就是仅次于老十三了。

73年人生,允禄的幸运不是没有原因

允禄精数学,通乐律,承圣祖指授,与修数理精蕴。—《清史稿▪诸王传》

允禄能得到雍正帝的格外厚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仅就允禄和他的同母兄长允禑来说,允禄的才能更为突出。和很多中国古代的皇族和士大夫阶层不同,允禄很喜欢数学和音律,这在以四书五经作为教材的明清是极少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焦晃饰演的老年康熙帝

或许就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他也得到了比哥哥允禑更多的爱,不仅越过哥哥在康熙后期执掌内务府,更是在哥哥没有任何爵位的时候就得以承继庄亲王,而允禑直到雍正四年才被封为贝勒,又过了四年才被封为郡王,而到了雍正九年,允禑年纪轻轻就离世了,这对兄弟一母同胞却经历迥异,既有天命所定,也有后天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