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布讣告: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1日22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铁成曾成功塑造了周恩来总理的艺术形象,代表作品有:儿童剧《报童》;话剧《转折》;电影《大河奔流》《李四光》《西安事变》《中国革命之歌》《周恩来》等,曾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等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铁成饰演的周恩来

舞台上首演周总理

台下一片哭泣声

王铁成第一次饰演周恩来,是在1977年的话剧《转折》中。当时,周总理去世一周年,社会各界仍沉浸在怀念总理的情绪中。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演员,却始终没有找到适合扮演周总理的人选。这时,中国儿艺的化妆师推荐了王铁成。

“一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从接到任务到上场演出,只有17天准备时间,而剧组几乎没有任何周恩来的影音资料可供参考。王铁成在排练厅里对着镜子直发愁,两三天没出过屋门。“这事被老百姓知道了,有人主动给剧院送来了一盘总理在工体讲话的录音带,还有人送来了照片。”王铁成还专门去了新闻电影制片厂,看周总理的影像资料。

演出那天,王铁成一出场,全场观众集体鼓掌,掌声长达一分钟。话剧《转折》是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周总理的形象,这也成为王铁成人生的重大转折。41岁的他,从此走上了特型演员的道路。

为演好晚年周总理

九个月不知粮食味

1978年,王铁成应著名导演谢铁骊的邀请,在电影《大河奔流》中第一次塑造了大银幕上的周恩来形象。之后,他又陆续在《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金陵之夜》等影片中饰演了周恩来。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当属丁荫楠执导的电影《周恩来》。这部影片在1991年上映后,收获了2.7亿票房,感动了万千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王铁成在电影《大河奔流》中塑造周恩来形象

丁荫楠回忆,自己是在一个电视剧剧组与王铁成相识的。“当时他化着妆,蹲在地上吃炸酱面。我越看越奇怪,怎么吃面的时候还能这么像总理?”他当即向王铁成发出了邀请,“您一直演年轻的总理,想不想尝试一次,演晚年的总理?但是需要瘦20斤。”王铁成马上回答:“没问题,我去减肥,你去弄剧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周恩来》海报

“形为先,神韵超乎其表。”这是王铁成对自己表演的要求。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仔细研究总理带有江苏淮安方言的口音,就连走路的步伐和姿态都反复揣摩。

为了在外形上接近晚年周总理,年过半百的王铁成拼命减肥,每天只吃西红柿、黄瓜,九个月不知粮食味儿。

按照约定,当丁荫楠完成剧本再次见到王铁成时,他果然已经瘦了20斤。丁荫楠把他的定妆照送到广电部,“领导看了说太像了,现在可以拍了。”

车祸后打上绷带

演活了重病的周总理

天有不测风云。在王铁成随剧组在湖南拍戏的途中,一场意外的车祸让他断了六根肋骨。

后来,剧组把他送到北京305医院治疗。“导演说,周总理就是在305医院逝世的。‘你去了以后,摸一摸他是在哪个病房逝世的,争取在那里拍。’”带着导演布置的“卧底”任务,王铁成在医院躺了整整三个礼拜。在病痛的折磨下,他的体重又骤降了几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身上还绑着塑料绷带的情况下,王铁成火速进组,拍摄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最后一次主持国庆招待会的重头戏。

为了念好周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的祝酒词,王铁成把录音拿来,听一段、念一段、录一段,结果念了50多遍还不满意。

这场戏从早上七点拍到晚上十一点,王铁成十几个小时水米未进。他忍受着疼痛和饥渴,演活了周总理重病缠身、极度憔悴的神态。

电影终于杀青。丁荫楠却发现,在一个中景镜头里,王铁成还是有些胖,决定补拍。为此,王铁成不顾危险,连吃了两天利尿剂。“补拍完一看,减大发了,还是用原来的吧。”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到较劲的创作精神,电影《周恩来》获得了广泛认可,王铁成也成为观众心目中“最神似周总理”的特型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观众为王铁成的表演鼓掌( 摄影 汪凯戈)

王铁成口述

我是1977年第一次在舞台上扮演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当时,大家一提周恩来这仨字就会特别怀念,忍不住就哭,这算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1978年,我拍了新中国第一部出现周总理和毛主席的电影《大河奔流》,镜头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铁成饰演周总理

在我一开始演周恩来没多久,就接到了邓颖超同志写的一封信,大意是,“你演的戏取得了成功,很好。听说现在全国78个单位的人都在向你学习,也希望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直到今天,我心里都是暖暖的。

最使我感到幸福的,还是我四次见到邓颖超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见她是在1979年文代会闭幕式期间,中间有个休息日,说让我们全国这几个演总理的去中南海总理家,我们当时都很兴奋。

见到邓颖超同志,我们说邓妈妈您好。邓颖超同志笑着说,“不要这么称呼”,后来我快言快语,说因为您比我的母亲年纪还大,应该这么称呼您。她就说“那好吧”,就感觉她非常的亲切。

我从中南海回来后,爱人问我说总理家什么样。

我一回忆,说了十个字——“多一样没有,少一样不行”。总理家东西不多,但不影响生活。那时候快到冬天了,他们是把报纸裁成了条,拿那个糊窗户缝儿。肯定没多讲究,就比较朴素吧。

有人问我,你演了几十年的周恩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一下,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因为只有心里面是最无私的,生活才会是最愉快的。只有尽量去帮助别人,你心里也才会是最愉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总理就是这样一个人。

坦白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无穷无尽的东西。这样一个百年不遇的中国人,可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仅会改变你为人处世的一些想法和态度,还会让你变得豁达,感受到快乐。

达到这种境界的基础就是没有私欲,一心为了国家,为了党,为了人民。

来源:央视网综合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电影报道、北京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